徐领筠
(无棣县棣丰街道中心小学,山东 无棣 25190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最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实施。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将来才能活用。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指掌握基础,而是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手法。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的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地影响。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传承古今文化的同时也有了时代的产物,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是有独特的作用的。我们并不是要小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画出什么不朽之作,但要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了,也许很多老师自己小时候的那种老师讲,学生一动不动地听的学习方式还残留在他们的脑海里,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用在学生的身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独特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展现自己的优点。尤其是在美术课上,更能体现这一点,因为在画面中就能表现出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应该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和他们如朋友一般,才会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一种力量,更充满了创造力。时代在飞速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于创新。我们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安静”,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创新的摇篮。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拥有独特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而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更充分说明了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美术课上,是二年级的一节绘画课《故事画》,多数孩子都能用画笔表现一个小小的故事,有的是画的自己经历过的,有的是画的听过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孩子在画面中给太阳公公戴上了一副蓝色的大眼镜,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画?他说,暑假跟着爸爸妈妈去旅游太热了,太阳公公戴上蓝色的眼镜,射出来的光一定很凉爽。多么可爱的想法,他们小小脑瓜里这种无拘无束的想法我们怎能忍心去束缚呢?
生动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金钥匙,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基础上,加强思维的发散性训练。如在一年级教学《有趣的半圆形》时,用半圆形这个基本形状启发学生产生联想。比如倒着的时候会联想到雨伞、小动物的头、汽车、降落伞、宇宙飞船等等,半圆形正着的时候会联想到动物的身体、小丑演员、西瓜、小女孩的裙子等等,斜着的时候就会联想到月亮、台灯、帽子等等。这样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和认识事物规律特点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孩子们都能后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这种发现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不止于此,面对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我经常陷入困惑与思考中,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弊端。比如在绘画课的课堂上,如果教师给学生出示范画,学生就会照着你的范画几乎一模一样的临摹出来,学生放不开手脚,没有创新,这就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我努力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能力。比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根据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想象。通过学生的作品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稚气,充满了幻想,活泼自然,虽然形象欠佳,但是确是用眼睛、用自己的内心观察着世界、感受着生活。分享着作品的喜悦的同时,孩子们也找到了自信,有了足够的自信心,就有了创新的动力。
美术课堂离不开创新,美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我相信,只要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孩子们就会更加热衷于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的创造欲望在美术课堂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为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