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朝霞
(河南省西平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900)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教育人员需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进行建设。教育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其本质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认知程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功能价值体现都有着较深影响。从历史定位和运行特征两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具体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占据的历史位置。人类是万物之灵,人类社会也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人类社会想要一直有序的、规范的运行,甚至发生跨越性的发展,思想政治道德的弘扬与传承是基础条件之一,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体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道德传承与弘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道德的“载体”。学科、专业的互粉并不重要,在某种国度提出的也并不重要。与人类劳动相伴而生的就是人的意识,以及“传承”与“延续”,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类社会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意识的本质特性、存放方式都与“传承”、“延续”有着非常紧密联系,仅仅将意识封闭在脑海中是不能将其具有的价值良好呈现出来的。意识的产生就是大自然的自我意识,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需求。意识的标志在于表达交流越来越为复杂、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产生,可以将语言比作是思维的“外衣”。恩格斯针对语言产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语言是在人类劳动中并且与劳动一种产生的。劳动会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加强,相互支持、合作的情境越来越多,社会成员也意识到了协同合作的优势。从中也可以看出意识一经发生就必须要进行陈述,也就是对其进行“传承”与“延续”,也是进入到一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曾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一些学术研究人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从生产阶级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及时在人类最初的原始社会中同样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国内与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本文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存在了,在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良好发展[1]。
以往很多学术研究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其中包括了单主体、双主体等等。但是这些观点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就是并没有考虑到文化自觉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社会、国家、政党)是怎样进行呈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发者与教育的落实者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域,不能清楚的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主体”的认知并不是简单的区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而是需要针对教育者、被教育者、以及教育源发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可以细致化的分为两类,分别为教育实施者和教育受益者。因为教育实施者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它扮演着“媒介”的角色。也正是因为教育实施者承担的“媒介”作用,加强了教育源发者与教育受益者之间的联系,这一性质与其它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科学认知教育其本质就是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并且帮助人类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增值教育是以科学认知为基础的,重点与核心在于对价值体系进行传播。
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的呈现方式到底是怎样的?依据列宁提出的有关群众、阶级、正当、领袖关系理论的基本精神,以及社会、国家、群众、阶级都是由领袖所引导的,所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为“领袖集团”,也就是中枢领导群体,这一群体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体。但是需要注重以下内容:第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所属群体的代表,也是政党、社会集团的代表。第二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在“传播媒介”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参与到国家、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教育原则制定中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像是一个从新进行创造的过程,教育落实人员在教育实践中会总结和积累经验致使新的思想产生,并且将思想观念向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进行反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2]。
无论是社会、国家还是社会群体都存在一定的组织化。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分析,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组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化也在向着高层次领域发展。这一点的证实,可以将现代政党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化程度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化程度进行综合比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成效与受众组织化程度有着非常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受众组织化程度越高,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也就越为良好。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具备社会行的,是一种国家性的活动。实质代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具有“官方”色彩,同时也要求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是从上至下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发者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策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守的众多原则。在经过思想政治实施者对组织化受众进行传播,这一过程是从上至下的,“上”、“下”思想相互影响、意识相互渗透。民间的邪教观念思想传播,并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之内。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上至下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必定是主流思想与主流文化,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成为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有效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充分融合。广义层面上分析教育,认为教育并不只是局限于学校中,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彰显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德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成立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可以依据相关标注,对教育受益者和教育实施者的思想水平进行评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其思想水平都需要在相应的“底线”共识基础上,只有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成立。第二是必须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与受益者,不然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很难取得良好呈现。第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正方向的,教育目的就是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结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和运行特征进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有新的内容融入。
[1]赵娜娜.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时代性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5-17
[2]姚芳.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J].科技信息.2014(1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