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手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信息的传播方式。如今,手机已经不仅是一种传统的通信工具,还成为了继广播、报纸、网络、电视之后的“第五媒体”。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5月底,中国大陆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2.56亿人,这意味着90.8%的中国大陆人都在使用手机。随着校园WIFI的普及,依托手机媒介而产生的微信、各类电子新闻平台也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信息获取与沟通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手机这种新媒体也给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手机携带方便,从传播源的角度而言,信息传播不再只是官方媒体机构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都可以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手机带来了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的声音,使得”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权威的声音告知对或错的传统方式已经终结,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讯息中,做出对事物做出判断。笔者发现,这种自媒体的影响力是非常惊人的。比如2015年4月《人民日报》一位年轻编辑在社内培训时谈到,微博女王姚晨拥有1955万的粉丝,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是《人民日报》发行量的近7倍。
现在的智能手机都配置了高清晰的摄像头,无论你在哪里,只要有通讯信号,手指只需要轻轻一按,消息就可以传遍世界,这种传播的形式不仅可以是文字、声音,还可以是图片、视频。
所有的手机用户都可以对信息进行搜索、剪辑,最后通过网络在手机上发布。其他的用户也可以有能力、有可能看到这些信息,并参与回应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评论。受众能够强烈地体会到参与其中的感觉。从而充分调动了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腾讯手机新闻,每天我们能够看到参与评论的人们数以百万,其中不乏青年学生。
作为自由平台的网络,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发表任何言论的,当然前提是不能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手机是新媒体的代表,近年来兴起的微信、微博等新的传播方式,让人人都可以变成信息的主动发布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获得更多的粉丝的参与。因此,这些个性化内容中也不乏“很黄很暴力”,虚假的,甚至危害公共安全,攻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对青年学生影响尤其显著。
95后的在校大学生是随着新媒体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综合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校园提供了免费的WIFI,学生人手一部手机,随时随地都在手机上网。刷微博,发朋友圈,看新闻,几乎成为他们每天必做的事情。
大学生喜欢在新闻平台或者微信朋友圈关注一些花边新闻、反面的或是“内幕”的消息等链接。这种现象,使得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有相当大的市场。特别是一些网络大V制造的谣言,由于关注度高,不明真相的学生很容易信以为真。
95后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长大,从小接受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他们从来不畏惧权威。过去的学生有不懂的事情一般都是请教老师,本身教师也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但是现在,学生们有疑问一般先在百度上搜索答案,“度娘”解答不了的才来问老师。或者老师解答了的问题,他们还要到“度娘”那里去考证。
95后大学生个性独立,由于手机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他们受到了各种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多元的特点也随之显现。然而在拟态环境中,学生很难去判断事件的真相。关于拟态环境,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最早谈到。所谓拟态环境,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地再现,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比如微博,新闻联播,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难怪有学生说:刷一天微博带来的郁闷要看两个月的新闻联播才能平复。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渗透无孔不入,大学生时代特点尤为鲜明的今天,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新媒体对学生“三观”的冲击大
新媒体的全球化,使西方各种观点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三观”,无疑会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带来冲击。大学生是比较乐于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群,同时也是网络用户分布广泛的人群。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还不深广,没有经历太多的磨砺,因而更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比如有些大学生以为可以在网络等新媒体上伸缩自如地张扬自我,肆无忌惮地挑战社会权威,甚至是不文明的谩骂,和不负责任的发布虚假信息等有失道德的行为。另外,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开启了完全个性化的时代,任何人都能担当“记者”的角色,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布信息和发表评论,这使得使信息源头更广而难以控制。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一些大学生以为可以摆脱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和控制,导致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没有管束的状态下得到宣泄,而新媒体存在的一些漏洞又会给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2.灌输式的教学行不通
如果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方式还停留在单向的老师说教、学生聆听方式,即老师站在台上讲课,学生坐在台下听讲,“填鸭式”的教学的话,那么效果是很差的。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再畏惧权威,那么老师灌输式的教育,他们很可能就拒绝接受。我们更提倡的是,课堂中加入更多的讨论,让学生起来讲,把话语权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抒发自己观点的平台。思政课教师在其中要肩负的作用就是正确的加以引导。
3.一味地正面强加式的宣传行不通
新媒体下的各类信息传播,学生了解的信息量是很大很及时的,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课堂教育还是一味地推行正面灌输,忽略甚至回避热点的、突出的负面社会新闻,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和是非上的澄清,那么学生很容易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产生质疑,降低思政课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必须认清的是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是不需要也不应该回避的。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老师给予澄清和分析,会让更多的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对他们在拟态环境中做出正确判断有莫大的帮助。
4. 纯粹知识性地积累行不通
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很多大学生反映教授该课程的一些老师在讲课时只是讲述枯燥乏味的理论,在考察环节,仍然沿用传统应试教育的范式,学生靠死记硬背才能拿到高分,考完以后一问三不知,更不会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这种单纯知识累积的模式难以触及心灵和精神层面,是不符合德育工作的要求的。
5. 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严重
前段时间,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一班级管理进行了创新,在进教室上课前让同学们上交手机,目的是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不做“低头族”。这一做法在全国引起广泛的讨论。很多学生坦言,自己患上手机“依赖症”,克制力很差。笔者观察发现,部分同学会选择在思政课课堂上用手机在课堂上刷微博或看微信朋友圈或者和其他同学通过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聊天,甚至还有大学生在课堂里用手机在线玩游戏、购物等等。这极大干扰了思政课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思政课的课堂效果是极其不利的。
1.缩短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差距
思政课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新媒体,转变教育观念。一方面,微博、QQ、微信等信息交流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很多老师也在人际交往中使用频繁,如果合理利用这些交流方式来进行师生沟通,很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资源来增加学生课外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好的视频和有学术价值或者具有正能量的链接放在微信群里和学生分享。比如,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讲的《中国人,你要自信》这个视频,很多学生在群里看到点开看了以后,觉得受益匪浅。又如,周小平写的《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也分享给学生看一看,引导他们去思考。学生在课堂外也可以受到老师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教师很容易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比如学生发的微信朋友圈和发的微博,教师通过加关注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更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只有了解了学生们在想什么,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才能够让思政教学的开展事半功倍。当然,学生们也喜欢并且习惯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思政教师,特别是年龄稍大的思政教师,如果能够更多地掌握网络术语,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2.新媒体为思政教学拓宽了平台
在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快捷和丰富的信息。现在的大学生比过去的学生更多的关心时政新闻,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种社会现象,有的学生还会在新闻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笔者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学生手机中自己安装了腾讯新闻客服端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98%。只是大家关注的新闻面有所差异。笔者认为,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要闻,可以在每周的教学中开辟一个专题“时政新闻我知道”的竞答活动。以抢答的形势来进行,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发微信的方式,随时传递校园的正能量。比如,在《思修》课讲爱国主义的时候,笔者曾经给学生做过一个课堂活动,是“歌唱祖国”。很多学生以寝室为单位,上来唱爱国歌曲。大家气氛非常热烈,有同学当时就在拍照。课后有学生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题为:热血沸腾的一堂政治课。在微信朋友圈中,除了看到他们分享心情,分享美食和娱乐,还能分享上课的情况,特别是思政课,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1]李璇湘潮.《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下半月),2011(07)
[2]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学术论坛,2011(07)
[3]杨纯婷.《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
[4]苗忠刘瑞.《大学生媒介运用状况研究》.知识经济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