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煦 图:凯臣动漫
程砚秋(1904~1958),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满族人,最早的官名是承麟(lín),后来,他的恩师罗惇曧(róng)先生把他的“承”改为汉姓“程”。
程砚秋最初的艺名是菊侬,1918年改为艳秋,字玉霜,后改御霜,取意于“艳于秋者厥(jué)为菊”,后改艺名为程砚秋,取意“砚田勤耕秋为收”。程砚秋是京剧的“四大名旦”之一,也是京剧青衣程派创始人 。
程砚秋一边练着跷功,一边和陈彤云先生学了3出戏:《打樱桃》《打杠子》和《铁弓缘》。这时候,荣先生又教程砚秋演了一出《虹霓关》的打武把子(京剧中表演武术动作的人)。打武把子最讲究姿势的美,在练习的时候,要求全身松弛,膀子抬起,并且拿着刀枪的两只手的手腕与肘子必须灵活才能好看。程砚秋在练习的时候,起初两只膀子总是抬不起来,为此,他挨了荣先生不少的打。
在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程砚秋把一般的基本功差不多都掌握了,花旦戏也学了些基础。这时,荣先生虽然对他的功课还满意,但对他的嗓子有没有希望还不能确定,于是又专门请来陈啸云先生教他唱一出《彩楼配》。那时候学戏不过是口传心授,先生怎么念,学生就跟着怎么念,先生怎么唱,学生就跟着怎么唱。日子不多,程砚秋学完一段唱段后,先生又给他上胡琴吊嗓子。经过这一次试验,陈先生认为程砚秋的嗓子太有希望了:唱花旦太可惜,改学青衣吧。于是,程砚秋就开始学青衣戏,先学《彩楼配》,后来又学了《宇宙锋》,后来陆续学到《别宫祭江》《祭塔》等戏。
学唱青衣戏就要学习青衣的身段。先生教的时候,只会指出一些基本动作,比如练习步法时,就告诉学生,手要捂着肚子,用脚后跟压着脚尖走,但要走出韵味来,关键还得学生自己领悟。因此,程砚秋每日在练习走步法的时候,为了寻找青衣的感觉,还要在两腿间夹着笤帚(tiáozhǒu)在院子里走上几百次圆场,走路的时候还不许笤帚掉下来。当时的师傅告诉程砚秋,练熟了自然就有姿势了,将来上台演出才能表现出青衣的稳重大方,才能使人感觉到美。当时程砚秋并不明白这些道理,反而感觉一个大家闺秀的角色总是捂着肚子,走出来走进去的,怎么可能算得上美呢?因为他认为,演旦角必须把人物“端庄秀丽、刚健婀娜”的姿态表现出来,师傅教的那种姿态显然不是这种美。
为了呈现角色的端庄之态,程砚秋开始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这种身段的根源,但是生活中的步伐哪能随意搬上舞台呢?这个问题一时间没能得到解决。但一次偶遇,让程砚秋豁然开朗。那天,他在前门大街上看见两个人在抬轿子,步子走得稳极了,这种步伐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就追上去,注意看抬轿人的步伐。就这样,一直跟了几里地,看见人家走得又平又稳又准,脚步丝毫不乱,好看极了。他将这个发现告诉了王瑶卿先生,王先生却告诉他,练这种平稳的碎步可不容易了,过去,北京抬轿子要练就平稳的碎步,必须拿一碗水顶在头上,练到走起路来,水不洒才算成功。程砚秋听到后,为了学习这种步法,就照这样方法去练习,最初总练不好,反而是练得腰酸腿疼得厉害,但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灰心,坚持不间断地练习,慢慢地就找到了门道。除此之外,他还自我摸索,终于发现了一个窍门,那就是要走这样的碎步,必须两肩松下来,把腰挺直,这样走起路来才能又美又稳又灵活。从此,程砚秋上台不再像以前那样,捂着肚子,死死板板地走着。后来,他在新排的《梨花记》这出戏里表现一个大家闺秀的出场时,第一次用上了这个步伐,走起路来又端庄、又严肃、又大方、又清丽,很受观众的称赞。
自从程砚秋改学青衣戏之后,练跷功的功课总算是停止了,但是加上了喊嗓子的功课,每天天不亮就要到陶然亭去喊嗓子,回来之后还要练基本功:下腰、撕腿、抢背、小翻虎跳等,一整个上午不停歇地练习。有一天,程砚秋练完早晨的功课,荣先生请赵砚奎先生拉胡琴给他调《宇宙锋》的唱腔,但是赵先生是按老方法拉,程砚秋没有听说过,怎么也张不开嘴唱。因为这件事,荣先生狠狠地打了程砚秋一顿板子。程砚秋因为刚练完撕腿,血还没缓过来,忽然挨打了,血全聚在腿腕上,腿疼了好多日子。直到后来,他的腿上还留着伤疤呢。旧戏班学戏的方法就是如此苛刻,不仅练功不系统化,而且稍有不慎就会挨打,可见一位名角背后的艰辛与无奈。
由于不断地演出,程砚秋的舞台经验也在逐步累积,但他并不就此满足,他认为多看别人的演出对丰富自己的艺术生涯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那些名家的表演。因此,每当他没戏时,他都会留在舞台一旁,观摩学习同台演员的表演,而且还最爱看梅兰芳先生的戏。那时候,梅先生正在上演古装戏,程砚秋差不多天天从丹桂园下戏后就赶到吉祥戏院去看梅先生的戏曲,《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戏就是在这样的赶场中看完的。虽然每次赶场时匆忙而辛苦,却从中让他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