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玮洁
黑龙江省方正县文化馆,黑龙江 方正 150800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唱法的结合运用
邢玮洁
黑龙江省方正县文化馆,黑龙江方正150800
声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我们演唱的方法也在不断改变。现阶段除戏曲以外,我国的演唱主要有三类:美声、民族、以及通俗。这三种唱法有共同点,同时又具有相似处,如何将三者有效结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三种唱法的融合,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具有参考价值。
美声;民族;通俗;结合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三种唱法,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将这三种唱法结合在一起,其效果远比单独演唱效果要好的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无法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因为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音乐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单一唱法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不做出改变,长此以往将会抑制声乐艺术的发展。一方面,声乐演唱总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但是每个观众都是特殊的个体,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就必须推广能带给不同人音乐享受的演唱方式。所以,三大唱法的结合是必须,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著名歌唱家吴碧霞,其主攻民声和美声,通过中西合壁的方式来阐述音乐的魅力。她不仅可以民俗唱法演唱中国歌曲,同时还可以用美声唱法演唱外国作品。所以三大唱法是顺应市场潮流的表现。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激烈,我们只有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声乐教学方面亦是如此。三大唱法的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演唱者努力的方向。现在普通大学培养的音乐生,不但有演唱家,但更多的是做一些音乐普及的工作。所以他们必须熟悉每一种类型的演唱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音乐的普及与推广工作。
第一,美声与通俗唱法的结合。首先是气息的融合,气息的歌唱的基础和前提,无论哪种唱法,良好的气息是演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通俗唱法是通过美声唱法演变而来的,二者在呼吸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通俗唱法中仍然保留着美声唱法的痕迹,并且至今仍在使用。通俗唱法中的“气声”的运用,离不开气息的支持,这样才能展现出高质量的声音,才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所以美声和通俗演唱方法的结合是非常有益处的。这类演唱家有很多,如:安德烈波切利。平安的演唱方式也具有这种特点,其这种美声与通俗相结合的唱法给导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美声和通俗唱法的融汇贯通,其秘诀是科学的呼吸方法。其次,真假声结合。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通俗唱法,其在演唱的过程中都需要真假声的结合。如何灵活自如地转换真假声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发声练习,其实这两种唱法的发声练习方式都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都要求声音集中。美声的真假音演唱方式,通俗唱法也经常使用,尤其是高音区部分。通俗唱法的歌手演唱过程中一般需要借助电声设备,这并不意味着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只需嘶吼即可,其仍然需要注意声音的共鸣。与之相同的是,通俗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借助“共鸣”。例如:信乐团演唱的《死了都要爱》、《离歌》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第二,美声与民族唱法的融合。实践证明,美声与民族唱法融合以后,其演唱效果要比传统的民族唱法效果要好的多。这两种唱法的融合使得演唱者的音域更加宽广,音乐更加柔美。美声与民族唱法融合需要借助国外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唱法更上一层楼。声乐的发展离不开“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声乐中从来没有唱法之分,只有风格的区分。因为无论各种演唱方式,其在审美上具有一定的共识。
第三,民俗与通俗唱法的融合。声乐技巧的训练使民俗与通俗唱法走到一起,两种唱法的融合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民族与通俗唱法的融入并不少见,例如:谭晶的《妻子》、汤灿的《祝福祖国》、以及祖海的《在那东山顶上》等,这些歌曲演唱的过程中都在民族唱法上,增加了现代通俗的元素。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讲述演唱技巧的问题,同时还要详细解释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尤其要注意相同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演唱实践中,做到灵活转化与融合。
第四,气息、发声、以及咬字吐字的运用。首先,气息的运用。三大唱法在气息的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无论哪种唱法其都离不开气息,因为只有气息才能为演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得到足够的气息离不开科学的呼吸方式,经过实践证明,胸腹式呼吸是最为科学的呼吸方式之一。胸腹式呼吸方法力求以最少的气息,获得最丰满的演唱,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其次,发声方法。无论真声还是假声都是通过人声表达出来的。演唱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真假声。那么如何才能灵活转换真假声呢?这就需要演唱者勤于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融汇贯通的境界。最后,咬字、吐字的运用。无论哪种唱法,其基础和前提都是语言。歌词内容就是演唱者将平时说话、朗诵的音域夸大。做好基础单纯元音的练习,这是解决咬字和吐字问题的关键。
音乐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音乐的形式反映现实,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不论哪种唱法,只要演唱者可以精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与内涵,那么这就是最好的演唱方式。三大唱法采用科学的发声训练方式,并通过人体将其表达出来。作为音乐爱好者与学习者,我们仍然需要积极探索,发现适合的演唱方式。
[1]但夏,李崴.试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联系与区别[J].科技信息,2014(10):157.
[2]周彬.试论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结合运用[J].音论乐坊,2015(5):2223.
J616
A
1006-0049-(2016)17-02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