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元
唐朝燕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文/赵元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这片宽广茂盛的土地上,培育出了绚烂的音乐之花。唐朝是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王朝,统治者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关注,促使民族音乐在唐朝繁荣发展。特别是燕乐的发展,作为集合多种演绎形式的音乐,它集中体现了唐朝时代音乐文化上的建树。燕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时刻影响着现代民族音乐的格调和式样,燕乐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中国,而且还对全世界音乐文化的传承都起到了一定性的作用。
唐朝燕乐;民族音乐;影响
燕乐是我国古代宫廷在举行聚会时,为宾客提供娱乐性欣赏的一种歌舞音乐,又称为“宴乐”。燕乐在演绎形式上主要包括声乐和器乐的演奏、舞蹈以及民间艺术表演等。燕乐所使用的大多都是弹弦乐器、管弦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唐朝先进的文化、繁盛的经济以及开明的政治措施为燕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唐朝的音乐机构主要由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太常寺负责,工作职能是发掘有艺术造诣的音乐人才,对其进行考查审核。由于参加音乐机构得到培养的民众众多,因此当时随处可见通晓音乐乐理和演奏的艺人。唐朝的王侯将相、达官显宦们的家中也都配备有供欣赏娱乐的乐舞伎。我们所熟知的王维和李白,因为擅长写词作曲,也曾在此音乐文化传播的影响下,创作出了不少经典名作。从《教坊记》所记载的325首名曲中可以明显看出燕乐在唐朝的兴盛发展。在燕乐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进一步为器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燕乐中所使用的一些管弦乐乐器也沿用至今,对后世极具重要作用。
燕乐的发展离不开唐朝政治制度的开明。唐朝对外采用较为开放的政策,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渠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量吸收外来音乐,中外音乐文化进行双边交流。再加上当时“丝绸之路”对西域的影响,我国与西方欧洲各国、邻国日本、朝鲜也有了更为密切的往来,从而为燕乐的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
《隋书·董纯传》一书中就描述了当时繁荣的景象:“诸夷大献方无物,突厥启民以下,皆国主亲来朝贺。乃于天津街盛陈百戏,白海内凡有奇伎,无不总萃”。唐代擅长器乐演奏的外国艺人在宫廷或者街头也时常可见。唐代诗人李贺在其诗作《龙夜吟》中称:“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诗王白居易在《骠国乐》中写道:“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这些都极大地反映出外国音乐在唐朝演绎带来的盛况。
从“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唐代一直都保持着政治稳定,国泰民安的态势,一度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论是诗歌、音乐,还是绘画、书法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中,颜真卿“颜体”书法的创造,吴道子绘画的传播、《霓裳羽衣曲》等音乐舞蹈对后世影响巨大。各种民族文化的交融使社会经济得以蓬勃发展,也促使唐代在稳固边疆,保卫领土等战役中战胜敌国。从客观层面来说,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铺设了条件。因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致使不少外国使节来到中国进行音乐文化上的学习交流,中国对其也表示高度欢迎,对来访的使臣极为尊重和关照。长安城作为当时唐朝的首都,汇聚了各国音乐文化。在多种音乐文化长时间交融的作用下,引申出许多全新形式的唐朝音乐,与罗马帝国以及一些北非国家相比,毫不逊色。那时的唐朝,全国上下都兴起了热爱音乐之潮。达官贵人在举行宴会时必须要有歌舞相伴;民间设有高水平的音乐机构大量培养音乐人才;民间传唱的“曲子”、“变文”(一种讲唱文学)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小成绩。因为各民族音乐的交融和音乐形式的多样化,让唐朝燕乐的发展呈现稳步提升的状态。
燕乐承袭了乐府音乐的伟大成就,且在融合更多外来音乐之后,在以音乐为喜好的统治者倡导下,取得了很大发展。隋炀帝杨广喜爱奢华,曾集齐六朝流落在各地擅长器乐的人士,为其表演;唐太宗李世民也组织过大规模的音乐表演,过百人演奏的《破阵乐》就是歌颂其在武功上的功绩;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宫中亲自教导民众进行燕乐的练习,进一步催生了燕乐在其带领下向大规模、高水平方向迈进,多数名曲在此时期诞生。
我国宋朝杂剧的艺术形式与唐代燕乐中的“百戏”旗鼓相当,在宋朝杂剧作品中也大量沿用了燕乐中的音乐成分。《城六幺》歌舞大曲就是出自于唐朝,宋朝《莺莺六幺》、《崔护六幺》等杂剧就是在前者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根据史册记录证实,百戏始祖——南戏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来源于唐朝燕乐,比如《八声甘州》、《梁州令》、《大圣乐》等南戏都是从燕乐中提取一个基调。著名戏曲《琵琶记》中《出破》、《歇拍》等南戏基调则是提取了燕乐中的一段不同基调一起使用。另外,元杂剧中所运用的基调大多是燕乐早期用过的名字,例如,《伊州遍》、《六幺变》、《催拍子》等。从元代周德清撰写的曲韵专著《中原音韵》以及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所牵涉出的几百个杂剧基调中,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唐朝燕乐的影子。
宋元时期歌舞音乐的样式在继承并发扬唐朝燕乐歌舞大曲时,经过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而成。宋代歌舞音乐的样式主要可分为四种:缠达、单曲、大曲和曲破。由于燕乐是结合了多种元素的乐曲,宋元歌舞音乐在选用时不会照搬照套而只是选其中的精华且可以合计使用的部分,这种选曲方式称为“摘遍”,相当于现在生活的复制。由于燕乐音乐结构样式的强大,其中一首乐曲多达几十段,对比宋元歌舞乐曲与唐朝燕乐,也不难从保留的歌词中发现,宋元歌舞乐曲精简了不少。我们现代所学出自汉乐府的杂剧《采莲》只有简短的八小段,对比燕乐结构样式上的庞大,宋元歌舞乐曲在选曲样式上做出了缩减[3]。不能否定的是,宋元歌舞乐曲是以唐朝燕乐结构为本进行改编并得以发展的。宋元时期的多数词牌都是引鉴于唐朝燕乐中的音乐片段。宋元时期的词牌多为利用燕乐中的音乐片段而成,且单独使用促成了其音乐形成单独的基调。
燕乐中运用的乐舞和一些舞蹈动作,也被沿用到了我国传统戏曲中。其中经典的霓裳羽衣舞、胡旋舞以及天魔舞等,在戏曲中使用其舞蹈动作精华部分,能有效提升戏曲渲染效果。在戏剧中通过增添舞蹈的形式,极其凸显了舞蹈艺术的魅力。将其舞蹈作为一种表演形式,能极大满足戏曲的剧情需要。燕乐中所表现的舞蹈身段也为后代戏曲中所使用。
开放的政治制度对唐朝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唐朝的音乐文化融合了多国各方面的音乐文化,而且在从中增加了我国各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这种独有的特点伴随燕乐的发展显得更为特别。《隋制九部乐》和《十部乐》是燕乐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在音乐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各部分音乐名称的构成上,都极富有少数民族特色。民族音乐特色使其两部作品在朝野中尤为流行,而后被民间艺人鼎力推荐并广泛传播到社会的各阶层。燕乐中的多数舞蹈类别也都出自于少数民族舞蹈。歌舞音乐在燕乐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燕乐中使用的乐器,大多出自于少数民族之手。其中琵琶作为弹拨乐器之王,对唐朝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中就能看出其在唐朝的重要地位。由此可知,燕乐无论从歌舞的音乐还是乐器上都融合了众多少数民族音乐成分。
由于燕乐是集多民族音乐形式为一体的音乐,拥有极为多彩的音乐格调以及宏伟的音乐规模,是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不能缺少了燕乐的存在,因其在艺术特色上显现出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被视为我国古代音乐历史长河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艺术。燕乐在唐朝的繁荣发展表明我国古代对文化艺术的培养尤其重视,在当时的唐朝,兴办了许多专业的音乐机构,为国家培育、输送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艺人。他们在音乐方面具有精湛的技艺,且能从相当严苛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因此,多样化以及不分伯仲的音乐群体得以接踵而至,被历史所记录的著名燕乐艺人高达数百人。被列为四艺之首的古琴也在当时古琴家的手下广泛应用。唐代音乐家曹柔,把传统以文字记录演奏的文字谱,简化成只以简单符号记录的减字谱,为后世开创了琴曲制作整理技术。唐朝闻名遐迩的音乐艺人不单只是宫廷朝臣,在民间善于歌舞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精通各种才艺,其中较为出名的音乐艺人常受邀参加宫廷表演。唐朝的音乐艺人不单只具备一种技能,身为音乐的推广者,还拥有高超的技艺,他们在音乐方面做出的成就深得统治者和人们的热爱。在众多的民间音乐艺人中,精晓乐器弹奏、歌曲传唱、舞蹈表演的人上自朝廷,下至草野,其为燕乐的广泛传播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扬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唐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各国与中国文化艺术层面上的沟通,经过大量艺术文化上的沟通,燕乐融合了多民族音乐特色,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演奏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乐器进一步改良,从而提升乐器的演奏功能,其中就包括对一些打击乐器以及弹拨乐器的改良。另外,燕乐对音乐理论的概念以及识谱方式也效仿了部分民族音乐的精华。燕乐因其内容大量融合了多民族音乐,为其更好地发展民族音乐奠定坚实基础[4]。从中不难看出,燕乐的发展与民族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音乐具有传播快和领域广的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会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对各朝代统治者具有帮助安定巩固国家的作用。但这种传统理念在唐朝完全被推翻,音乐不再是用来治国安邦的手段,反而是用来弘扬艺术文化。燕乐能实现繁荣发展是时代所造就的成果。唐朝燕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唐代历朝在位者对音乐的高度关注是唐朝音乐得以风靡的主要缘由。
唐朝燕乐的兴盛归功于唐朝经济的繁荣、国家政治对文化的支持,以及统治者对音乐的喜好。唐朝燕乐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世界民族艺术文化中的瑰宝。燕乐对唐朝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的精华。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以及良好的政治制度,对燕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燕乐的流行不仅促进了唐朝进一步发展,而且时刻影响着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因燕乐结合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特点,在音乐领域研究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一个时期,在那个年代不仅是诗词发展的巅峰期,而且也是民族音乐的繁盛期。燕乐作为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演练和更新换代中,已经去其糟粕,余下的都是精华部分,因此它对我们后期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梁晓霞.唐代诗人与画家的诗画互动及其意义[J].山西档案,2012,(5).
[2]任莉.浅谈民间音乐档案的管理[J].山西档案,2015,(2)
[3]陈若琪.论唐朝宫廷音乐文化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4]邓集勋.唐朝音乐繁荣发展的成因考释[J].兰台世界,2015,(12).
K242;J607
A
1005-9652(2016)05-0144-03
(责任编辑:魏登云)
赵元(1979-),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及音乐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