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珊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否定中建构的美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胡雪珊*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元代之中,元曲和戏曲逐渐的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喜爱。其中马致远就是元曲和戏曲的著名作家,对着这两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与天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是元曲的奠基人。马致远的一生创造出许多的知名作品。例如他所创作的《天净沙·秋思》已经被选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当中,足可以看出其诗中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且这首诗也使他获得了“秋思之祖”的美誉。他所写作的《东篱乐府》曾被贾仲明称赞道:“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马致远不仅在元曲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他对散曲的创作也十分之多。例如,《江天暮雪》、《潇湘夜雨》、《烟寺晚钟》、,《寿阳曲》这些著名为世人所不断流传的散曲佳作也都是其所创造出来的。因此,被人称作“曲状元”。王世贞在《曲藻》中对马致远所创造出的诗词《双调.夜行船.秋思》给予了很高程度的评价:“是单句中佳作,只此数条,他传奇不能及”元代著名文学家周敦颐的后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也称赞过其“万中无一”,可见马致远在当时元曲创作中所占有的极高的地位名誉和艺术贡献。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批判否定;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所创造出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即使是在当代也被许多的元曲研究者给予十分高的评价,认为这首词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和境界。虽然元曲研究者给予了其在艺术上的地位,然而对其诗词中所表达出的内容、思想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异议。有些异议这对它的评论是:“这首诗作者所流露出的中心思想就是表明人生苦短,人世间的事情变化莫测,不能估计和预测,人生境况必定有喜有悲,因而表达出对人生毫不在意、消极无为的心态”。本篇的作者却认为马致远并不是在表达那种消极无为的人生观,而是他以不同的角度去对这首词进行了描写,他以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否定,从而想使读者以这首诗为警醒的航标,使得那些在生活中无所事事,有着这样消极人生观的人民打响警钟,从而重新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新的定位,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这首诗不但不具有消极梦想的作用,恰恰相反,他以对传统价值观批判的角度对读者的人生起到推进的作用。
纵观古今,较为传统的诗词创作中总是不缺乏对思考秋天这样的创作形式。因为在对秋天进行思考的同时,人们也会想到这没落萧索、万物衰败,秋风萧瑟一切都呈现出一种枯萎的氛围正是由那生机勃勃、万物苏醒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朝气的春天一步步转变而来的。这时候,人们就往往有一种将事物进行同化的心理状态,人们这时候就不再单纯的对秋天进行思考,而是对自己的豆蔻年华逐渐的变成了不惑之年的那种对世事无常,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的那种感慨之情。这也正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古代诗人选择了秋思这个题材,因为它所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对自然当中四季更迭的变化的思考,更有表达出对人生境况的深切思索之意。例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悲凉气氛的描写来衬托出羁旅漂泊人对家乡那种深切的思念之感。而《双调·夜行船·秋思》这首诗描写的就不再是秋天萧瑟的景象,而是对作者自身人生变化无常的慨叹与自嘲。这首诗是马致远晚年之时的创作,在马致远年轻之时。他十分注重对名利的追求,可是当时正值元朝的统治者实行高度政治压迫政策,导致马致远的才华一直都不能够被统治者发现并得以重用,再加上当时的社会黑暗,政策腐败,官官相护。使得马致远穷困潦倒的同时看透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这时也正是他人生发展阶段的中后期,也就被同化于四季当中的秋天。在人生的晚年,马致远不再去追求名利上的得与失,而是转向通过自己所度过的半生,来探究自己未来时光中所应该禅悟的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人生的真谛、对未来人生路途的理想和追求。所以,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中的“秋思”就被重新赋予了一层全新的含义,那就是对自已以往人生经历所做出的人生价值思考。
一、《夜行船》道出人生岁月蹉跎
《夜行船》中首句“百岁光阴一梦蝶”这句话的出处来自于庄子梦蝶,有一天庄子在梦中梦到了蝴蝶,做到十分真实,从而在它醒来之后而无法区分到底是蝴蝶做梦梦见了庄子,还是庄子做梦梦见了蝴蝶。以这句话来寓意人生就如黄粱一梦,变化莫测。并用“重回首,往事蹉跎”这一句来生动形象的表明出马致远对自己在这不惑之年对人生真谛的参悟与思考领会。下一句“往事蹉跎”这句话很好的为接下来作者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否定的手法奠定了基调,同时也流露出马致远作者对自己过去的那种人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鞭挞否定。紧接着以“今日春来,明朝花谢”这句形成了鲜明的映衬对比的作用。这句话正是体现出作者对春日中娇嫩花朵的喜爱,来使人想象到秋天百花凋零的悲凉气氛,进一步在写出秋天萧瑟的同时,表达出岁月蹉跎之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面对着虚幻缥缈、时间飞逝的人生。人们只有两种对待生活的方式,一种是抓紧时间,勤奋努力,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另一种就是虚度光阴,整天无所事事,对任何事情都有着悲观的心态。如果拥有着后一种的心态就会像马致远所描写的那样“急罚盏,夜阑灯灭”。虽然时光美好,但是有人终是不懂得珍惜春光美好,反而去虚度光阴,整日无所事事,即便在夜间也要行酒作乐,但夜光也会阑珊,烛光也终将熄灭。人生虚度到这种程度终将会导致灯尽油枯。作者想借此说明他对这种堕落人生观的批判否定。
二、《乔木查》写出功名虚幻
这一部分紧接着对上部分词曲当中那些对自己的人生绝不虚度,而是一直在努力,想要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观念是由儒家思想当中传播出来的,儒家思想的主张与道家思想的主张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道家主张的就是“无为”的思想,而儒家的思想就是力求在社会上有所作为,随着儒家思想的大肆传播,这种思想使得许多人的价值观因此改变。而这种思想又给有志之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举例世上建功立业最为成功的就是各代皇帝。刘邦描写的《阿房宫赋》中写道对于金银珠宝亦是“弃之逦迤,亦不甚兮”,说明当时秦宫的辉煌程度,但结局又是什么呢?还不是“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当然如果不是古代帝王如此的执意于丰功伟绩的建设,又从哪里来的“不恁么渔樵没话说”。意思就是指古代以来各个封建帝王所营造盛世繁华的景象,只不过是那些渔夫们茶余饭后拿来说笑的闲话罢了,这一深刻的揭示说明了马致远对这种追求建功立业的作为进行了批判否定,历史上有许多人追求金钱权利,想使得自己名垂千史,永远的被记载史册。可是结果就是“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即使是在墓碑上的字迹也开始模糊不堪,变成断壁残垣的形状。谁又能够辨认出它是吉祥尊贵、守护一方的龙呢?还是那阴险狡诈充满罪恶气息的蛇呢?这里龙指的就是那些对历史有真正贡献的伟大英雄,而蛇的寓意指的就是那些阿谀奉承、奸诈阴险之人。对许多人建功伟业的理想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否定。
三、《庆宣和》言出胜败无意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不可避免的认为那些英雄勇士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意义和光环,无论是在朝廷之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他们都得到了极大的称誉和赞美,可谓是人生的赢家。可就算是这样赢得的所有人的称赞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最终还不不是要进入到坟墓当中去,什么名誉、金钱、地位都带不走。随着朝代的更替、自然环境的变幻莫测、地质形态发生位移改变。这些英雄的坟墓最终会成为动物之间栖身之所。“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以这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表达出这种真实冷清的意境。我们不禁思考就连英雄最终也会达到如此的境地,那么时代的更迭更不必言说到达什么样的境地了。马致远这句“鼎足三分半腰里折,知他是魏耶?晋耶?”则对朝代的更迭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实力相当,割据一方。之后魏军凭借着较为强大军事和经济力量将蜀、吴两国先后进行了剿灭,但是魏军统一了蜀、吴之后没有多久,就被晋国的司马昭所灭。谁也很难说出谁到底是最后的赢家,只能慨叹道魏军辛辛苦苦将蜀、吴两国剿灭,最终却被晋军成功攻克。仿佛对于晋来说就验证了那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各国之间的胜败没有丝毫意义可言。
四、《落梅风》慨叹贫富无形
相信即便是在现实社会,许多人的追求依旧与传统的价值观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对金钱与权力上的追求,这是从古至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他们的一生当中都在为这些金钱、权力、名誉所进行不断的奋斗。马致远对于这种追求名利的价值观念,一生都在追求名利富贵的人进行了无情的训斥:“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我们对这句话进行大概含义上的分析,指的就是你的富贵贫穷是由天来注定的,假使有一天你变得十分富有请不要过于贪求未来的美好情景,因为世事间变化无常,上一秒你还可能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下一秒你就可能变成在街头摇尾怜求的乞丐。钱财即便有多少在寿终之后也无处安放。即便是带到坟墓当中去,到最后也可能会落入贼人之手。人生就像天气一样,上一刻还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下一刻就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还有那些:“看钱奴硬将心似铁,辜负了锦堂风月”这简直就是物质上的丰富,精神上的极度匮乏,他不但将上天给予他的礼物视而不见,对于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实现更是一种无稽之谈。
五、《风入松》看破人间生死
人如世间万物般终将慢慢老去,在这首词的开头,马致远就将人比作天上的骄阳“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来说明人的一生短暂,就如太阳落入西山之时总是格外的快些。用此来比喻他自己,现在他已经年过半百,就如太阳从中午最明曜的时候渐渐变成夕阳,其速度之快,让人慨叹不已。仿佛马致远是以太阳过午来表达出他在年过半百之时,没有好好享受到像太阳午时那般明曜的喜悦,这时候就突然太阳垂暮。“年怕中秋月怕半,一天怕的晌午饭”以这句写出人生岁月匆匆,人世间生死无常之感。紧接着他用更为细致生动的描写写出了他对时间飞逝的感慨。“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以这样悲伤的口吻叙述了人间生死变化万千,即便你现在依旧在床上安眠,也不保你与你的鞋子是最后的相见。接下来用自然的生物来对生死之事进行描述“你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说明鸠鸟不但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笨拙,反之他才是真正聪明的鸟,正因为其了解世事无常,所以才不经常去护理自己的鸟巢,因为它也懂得到最后不一定是给谁做了嫁衣呢?
六、《离庭宴歇》赞叹自身清高
作者以这世间旁观者的态度写出了在这纷扰的人世间人们一生都在追求名利,不由得忍不住训斥那些人“争名利何年是彻”。用这句话写出其心痛之感。接着又用“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登高节”来开谈人生当中有几个登高节来度过呢。来说明此时他年事已高,对自己未来生活状态的假设与向往。以“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写出它不与平常的文人墨客一样,说明其清高,孤洁的傲然身姿。
七、总结
我们用马致远写出的这五首词当中就清晰可见其对生活的态度,不像其他人一样单纯的只写出对人生的追求与赞美,而马致远却以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否定,用一种独特的角度来为我们论述了他对人生观的看法与观点,用一种消极的描写方式来对比写出人生当中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观念,生活理想。给我们警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龙沛.席勒的“理想王国”与陶潜的“桃花源”.85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冰心七十年文选》第564页.
[3]《海涅抒情诗选集》第158页.
[4]石艳艳.沉沦与自赎——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悲秋主题解读[J].作家,2009,16:118-119.
[5]赵晓红.豪放洒脱,雄放遒劲——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2,03:22-25.
[6]刘婷.论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的审美文化意蕴[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39-40.
[7]吕蕴鸽.万花丛中马神仙 秋思情深堪肠断——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赏析[J].金秋,2013,16:42-43.
[8]张成恩.一首隐逸者的颂歌——读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J].写作,2003,06:41-42.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151-02
*作者简介:胡雪珊(1993-),女,汉族,辽宁盘锦人,渤海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