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荣
(绍兴市水利局,浙江 绍兴 312000)
论海侵对浙东江河文明发展的影响
邱志荣
(绍兴市水利局,浙江 绍兴312000)
摘要:自然界的海侵对浙东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海侵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变化和对该区域文明发展有着决定兴衰的作用.其中,浙东地区有关的舜、禹文化传说与卷转虫海侵有着直接必然的关联,同时,海侵还进使浙东地区民众形成和强化了水患意识,产生了一系列由海侵而发的治水活动.通过总结浙东江河水利史的发展过程,认为人类文明的活动形态、系统构成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和承传作用.
关键词:海侵;浙东;江河;文明进程
0引言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江河文明包括自然环境,人们的认知、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明成果.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1].传统文献资料对浙东江河水利文明记载始于大禹治水时期,而现代历史地理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把这一研究延伸到了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的三次海侵之时.由此,我们对当时浙东的自然环境演变、江河文明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飞跃.
1海侵导致浙东海岸线的变迁
浙东原本“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支津交渠”[2]之地.水环境的变迁、人们的治水活动对这里的文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传统单一依赖文献资料为主研究的方法,对浙东江河变迁的研究从史前开端,这就是地理学科按时代分类的所谓“古地理学”,特别是从第四纪晚更新世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自然界经历了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三次地理环境苍海桑田的剧烈变迁.[3]其星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10万年以前,海退则在7万年以前,这次海侵就全球来说留存下来的地貌标志已经很少了.
假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4万多年以前,海退则始于距今约2.5万年以前.这次海退是全球性的,中国东部海岸后退约600 km,东海中的最后一道贝壳堤位于东海大陆架-155 m,C14测年为14 780±700年前.到了2.3万年前,东海岸后退到-136 m的位置上,即在今舟山群岛以东约360 km的海域中,不仅今舟山群岛全处内陆,形成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以东一条东北西南的弧形丘陵带,在这丘陵带以东还有大片内陆.钱塘江河口约在今河口300公里外,现在的杭州湾及宁绍平原支流不受潮汐的影响.
后一次卷转虫海侵从全新世之初就开始掀起,距今1.2万年前后,海岸到达现水深-110 m的位置上.距今1.1万年前后,上升到-60 m的位置.在距今8 000年前,海面上升到-5 m的位置,舟山丘陵早已和大陆分离成为群岛.而到7 000~6 000年这次海侵到达最高峰,东海海域内侵到了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这里成为一片浅海.20世纪70年代,在宁绍平原的宁波、余姚、绍兴、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嘉善一带城区开挖人防工程时,在地表10~12 m之间,普遍的存在着一层海洋牡蛎贝类化石层,就是海进的最好例证.[4]
海侵在距今6 000年到达高峰以后,海面稳定一个时期,随后发生海退.这其中海进海退或又几度发生.大约在距今4 000年前后,海岸线已推进到了今萧山——柯桥——绍兴——上虞——余姚——句章——镇海一线.这一时期各河口与港湾的基本特征是:“由于海面略有下降或趋向稳定,陆源泥沙供应相对丰富,河水沙洲开始发育并次第出露成陆,溺谷、海湾和泻湖被充填,河床向自由河曲转化,局部地段海岸线推进较快,其轮廓趋平直化,但大部分缺乏泥沙来源的基岩海岸仍然保持着海侵海岸的特点,并无明显的变化.”[5]
《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认为:
五六千年前(钱塘江)的河口段原在今富春江的近口段,杭州湾湾顶在杭州—富阳间.[6]
此外,《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还认为:
太湖平原西侧“河口湾”封闭的的时间,则各家说法差异甚大,从距6 000年前至距今4000~2500年前“河口湾”封闭后,钱塘江河口的喇叭状雏形边高形成.
杭州湾喇叭口奠定后,钱塘江涌潮开始形成,对两岸地貌起了很大的改造作用.涌潮横溢,泥沙加积两岸,使沿江地面比内地高,西部比东部高.同时涌潮不断改变岸线位置.因沿江地面比内地高从而使平原低洼处发育湖泊,也使河流改向.南岸姚江平原上,河姆渡至罗江一线以西的地表流水,由向北入杭州湾而转向东流入甬江.根据姚江切穿河姆渡第一文化层的现象,改道年代距今不到5000年.绍兴一带出会稽山的溪流,也同样不能北入钱塘江,而折向东流,汇成西小江,在曹娥江口入杭州湾.[7]
据上,可以对今浙东姚江、西小江的形成和走向的历史演变有所了解.
“河口湾”,是“河流的河口段因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被海水侵入而形成的喇叭形海湾.[8]”是否在钱塘江喇叭口形成时,河口湾即是今日的杭州湾岸线,笔者认为,既然原来的钱塘江河口在富阳一带,此河口的延伸也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海进海退对浦阳江下游河口也产生影响变化,这可以从萧山湘湖地区的自然环境推测分析.在假轮虫海侵的海退鼎盛时期,湘湖之地远离海岸线,钱塘江河道流贯其西缘,浦阳江下游河道会在这一地区散漫沿着自西而东的半爿山、回龙山—冠山—城山、老虎洞山—西山、石岩山、杨岐山—木根山—越王峥等的山麓地带最后汇入钱塘江,并且在这里的低洼之地会有一些自然湖泊,是跨湖桥等先民的生息之地.以跨湖桥地区的山川形势,可以认为当时的与之外沟通的主要水道为渔浦出海口、湘湖出海口、和临浦出海口,其中临浦出海口即后来的西小江,又是主要的连通萧绍平原的水道.
而卷转虫海侵的全盛期(距今约7000~6000年)宁绍平原成为一片浅海,湘湖之地也就成为海域,当地大部分山体成为海中岛屿,海退后又成为一片沼泽之地.之后,在这一地区又形成了诸多湖泊,如临浦、湘湖和渔浦等.郦道元称:“西陵湖,亦谓之西城湖.湖西有湖城山,东有夏架山,湖水上承妖臯溪,而下注浙江.[2]”这一时期的浦阳江主要沿着湘湖一带散漫入海,钱清江是在渔浦通往山会平原的一条河道,主要出口并不仅在后来的绍兴平原以北的三江口.
另外一个佐证资料来自《浙江省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该工程位于曹娥江河口,钱塘江南岸规划堤防控制线上,距绍兴城市直线距离约29 km,距上虞城市直线距离约27 km.自卷转虫海退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这里一直处在河口海湾之中.地质勘探土(岩)层的数据显示:顶板高程(黄海,下同)-24.8~-21.4 m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厚度10.6~21.9 m;顶板高程-44~-33.1 m为粉质粘土、粉土互层,厚度7.0~20.9 m;顶板高程-55.1~-42.1 m为淤泥质粘土,厚度0.5~10.6 m;顶板高程-61.6 m~-50.22 m为粉砂,厚度1.4~10.2 m;顶板高程-67.3~-56.0 m为中粗砂,厚度8.0~15.5 m;顶板高程-66.3 m为含砾中粗砂,厚度7.3 m;顶板高程-68.71~-71.5 m为粉质粘土,厚度4.5~11.0 m;顶板高程-73.6~-82.5 m为粉细砂,厚度2.7~11.7 m;顶板高程-85.3~-85.2 m为含砾中粗砂,厚度3.85~17.4 m;基岩面高程-102~-89.15 m为砂岩、砂砾岩.
以上土(岩)层结构的变化便是当时海侵海退,一直到现代这一河口形成地质、地貌不同层级泥沙的很好证明.
又《钱塘江志》认为,钱塘江河口“距今五六千年以来,海面变化不大,河口两岸平原地貌和岸线的变化,主要是江流、潮浪对泥沙冲蚀淤积的结果.[9]
2海侵对浙东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
海侵产生的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无疑对钱塘江流域、浙东地区文明进程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1对聚落及农业发展的影响
假轮虫海退,对于宁绍平原等东部各地原始部落的繁衍发展有很大影响.“现在的宁绍平原,从钱塘江南岸到宁波以东沿海,面积约为8 000 km2.当时由于海岸线在今东海岸以东600 km,因此范围比今天要大的多”[10].在这片负山面海的宽广平原上,南有山林之饶,北有海洋之利,越族的祖先正是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到了全新世之初的卷转虫海侵,这里的自然环境遭到了渐进性的破坏,环境开始变得恶坏,越部族生存的土地面积大量缩减,一日两度咸潮,从钱塘江和其他支流倒灌入平原内陆纵深之地,土壤迅速盐渍化,缺少淡水资源人们生活困难,水稻等作物也难以生长.此前生活繁衍于平原上的越族人民纷纷迁移:
第一批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丘陵区的越人,以后成为句吴的一族,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者;
第二批到了南部的会稽山麓和四明山麓,河姆渡就是越人在南迁过程中的一批,他们在山地困苦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了几千年的迁徙农业和狩猎业的生活;
第三批利用平原上的许多孤丘,特别是今三北半岛南缘和南沙半岛南缘的连绵丘陵而安土重迁;
第四批运用长期积累的漂海技术,用简易的木筏或独木舟漂洋过海,足迹可能到达台湾、琉球、南部日本等地.
《越绝书》卷八中所称的“内越”指的就是移入会稽、四明山的一支;“外越”则指离开宁绍平原而漂洋过海的一支.
越族人民在这一时期的迁移过程,也是当时先进的文明发展受阻或倒退的过程.
卷转虫海侵高峰过后越部族又开始有居民从会稽山内地逐年北移,加快在一些咸潮影响较小的山麓冲积扇地带建设小型山塘水库,蓄淡灌溉,进行不断扩大的垦殖.此外,山会平原上有高度在20~100 m左右的山丘数百座,其聚落发展和生产范围都不断向平原的山丘扩大.但海侵过后的山会平原仍多为湖泊沼泽和咸潮出没之地,淡水资源的缺乏,不利于人们在平原生产、生活,因之越部族的中心活动区域仍主要是迁徙农业和狩猎业,即《吴越春秋》卷六所称:“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
从海退结束到平原较大规模开发(约前2000~前500年),有一个漫长发展过程,也就是说越族主体是为“人民山居”,[11]在会稽山地其时长达3000多年.地理环境有一个渐变和改造的过程,生产力和国力也有不断发展的历史演变.在这期间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族文明的发展比此前缓慢了,但决非停滞状态,如在航海、军事上还是先进的,否则难以解释记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后(前663)前后的齐越海战中越国的实力,以及到越王允常及句践时敢于在河湖交错发达之地和经济实力强盛的吴国争霸的事实.[12]
越王句践即位于公元前五世纪初(前496年).随着部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多,以及北部平原开发面积的扩大,“句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13]”据清毛奇龄考证,其地在今平水镇附近的平阳.这里地处会稽山北,地势广阔平坦,群山环抱,既利生产种植,又易守难攻.越部族的生产活动中心,已从南部山区,进入了山北的一系列山麓冲积扇地段.“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13]”便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越族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主要交通工具应是舟楫.
至于越王句践称之谓“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浚流,沈而复起,因復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时,动作若惊骇,声音若雷霆,波涛援而起,船失不能救,未知命之所维.念楼船之苦,涕泣不可止.”[13]描述的是当时滨海之地波澜壮阔、气势浩大的水环境.
2.2考古发掘遗址的证明
在现代考古发现的宁绍平原的古遗址中,存在着大量海侵留下的自然环境状况与人类活动的遗迹、印证.
2.2.1小黄山遗址
位于绍兴市嵊州甘霖镇上灶村的小黄村,属曹娥江上游长乐江宽广的河谷平原地带.这里依山傍水,距今年代大约10 000~8 000年,当时的原始先民过着以采集、狩猎为主的定居生活,并且从发现的稻属植物硅酸体看,表明其时已开始栽培或利用了水稻了.[14]水稻生产必须有良好的水利灌溉条件,说明这里的河网水系在当时十分发达,史前的农业文明已经显示.
2.2.2跨湖桥文化遗址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村的湘湖之滨,地面高程约4.2~4.8 m.距今年代大约8 000~7 000年.2002年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期挖掘,此次发掘最大的收获当属发现了一条独木舟.舟成梭形,其舟体和前端头部保存良好,舟体后端已残缺.舟体尚存长度560 cm、残宽53 cm;舟身厚3~4 cm,舟舱深仅15 cm,船身纵向加工过的痕迹明显,采用整根马尾松凿挖而成.据测定距今年代为8 000~7 000年,堪称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而又最长的独木舟出土文物[15].
此独木舟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8 000~7 000年以前的宁绍平原,曾是河湖交织之地,舟楫应是当时越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此时越人用舟的技术已较为成熟,当然,其开创用舟楫的历史应远早于此年代.
在跨湖桥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有石器、木器、陶器、骨器、玉器、编织物等器物;有鹿、猪、牛、獾、鹰、鳄等动物遗骨;有毛桃、酸梅、杏、菱角、芡实、麻栎果等植物遗存,还有人工栽培的稻谷等.在遗址所发现的石器中的锛一般被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用处是挖制独木舟,也有认为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16].跨湖桥遗址是浙江境内、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已知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2.2.3河姆渡文化遗址
地处余姚市罗江一片地势低洼之地.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 500~5 000年,第二文化层约为5 800~5 500年,第三文化层约为6 400~5 900年,第四文化层在7 000~6 500年之间.[21]根据考证,7 000年前的河姆渡地理地貌应属丘陵山地与沼泽平原交接地带,此遗址应是第三次海侵高峰时,越人流散过程中南辙的最后一处居住点.遗址附近不但有着大片淡水的湖塘、沼泽平原,而且距离河口海岸边也并不太远.其主要的文化遗存有:
稻谷与农灌.在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有大量的栽培稻谷遗址出土,其数量之大,保存之完好,不仅堪称全国第一,就是在世界史前遗址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最早的海塘.《浙江通史》认为[17]:距今6 555~5 850年间的皇天畈海进开始以后,由于海水的不断上涨,致使“河姆渡人”居住的村落和田地逐渐为海水吞没,之后又渐次为海侵时的沉积物所覆盖,从而构成第四文化层.在皇天畈海进逼近村落之初,河姆渡人不甘心离开自己的家园,使用大小石块和泥土进行回填筑堤建坝,借以抵御海水的侵袭,保护自己的家园,因此而造成一些遗物和回填的石块与海水沉积物相渗混的现象,形成第三文化层.
造船及航运技能.在河姆渡第四文化层中1973年第一期考古中发现了一件似是木浆船的木器.1977年第二期考古中又发现6支木船浆.[17]在第九文化层中发现了独木舟遗骸.此外还发现了以当时独木舟为模型的陶舟.可见舟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要求.
凿井汲水.水井的发明使用,是随着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期考古发掘中不但发现了一口木结构的水井遗迹,并且其桩木、圆木筑井方法,已具有高超的木工制作技术.
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发掘中发现有多处木构建筑遗迹,尤以第四层保存最为完好和内容丰富.诸如柱洞、柱础、圆柱、方柱、圆木、桩木、地龙骨、横梁、木板之类.干栏建筑结构既适应自然环境,又是劳动和人们智慧创造的产物,亦为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标志.
鸟图腾崇拜.《越绝书》卷八:“大越滨海之民,独以鸟田.”河姆渡文化是越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河姆渡先民崇拜鸟是其原始崇拜的一个显明的特征.遗址出土的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蝶形器,堪称其精美的艺术作品和鸟图腾代表.河姆渡人之所以以鸟为图腾崇拜,从生活环境的角度而言或与海侵和大洪水有关,因为当人们在自然造成的水患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之时.人们会看到只有那搏击长空的雄鹰,迎着朝阳,自由飞翔,俯视那茫茫的洪海,显示出了超越自然力控制的力量.
2.2.4良渚文化
位于余姚区良渚、平遥两镇地域内,总面积42 km2良渚文化虽在钱塘江北岸,但如前所述,其地与海侵越人迁徙有关.并且,在7 000年的卷转虫海侵时期,这里是一个前海湾.遗址区以莫角山为中心有135处遗址点以上,包括古城、墓葬、祭坛、村落、防御工程、礼制地、水利设施、码头、航运设施、作坊等类型,其体量和内容,彰显了良渚文化在史前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地位.良渚文化以独特的文化状况和高度、品位的水平,在中国文明起源多元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海侵与其关联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研究:
(1)塘山古坝的功能是什么?位于遗址群的西北部.古坝是利用几处自然山丘,由人工连接的土堤,“从年代上看,试掘的两处堆积成于良渚时期”[18].其功能“说防洪是塘山的主要功能或基本功能更具说服力”[17].笔者现场考证认为说是水利堤防应是定位正确,但其阻挡的不仅只是南部大遮山南麓之来水,而主要是阻挡早期的海潮和以北的良渚港古河道洪水,并且其内的低洼之地还会有蓄水功能.如此,卷转虫海侵时早期的良渚人生活之地主要在大遮山南麓.
(2)城墙的作用是什么?此古城城墙呈“一个正方向圆角长方形的整体,南北纵长1 800~1 900 m,东西宽1 500~1 700 m,总面积290万m2.”“是当时所知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城址”[17].令许多学者不解的是为何这条城墙底部宽度大多在40~60 m,最宽处到100多米?从水利的角度分析,此城墙有着防洪挡潮的作用,如此,其要求宽大坚固也是可想而知.是城墙也是防洪大堤.
(3)地处低洼、河道多出之地为何还要打井?笔者认为,良渚其地地势卑下,古代海潮可直薄其地,河水是咸的,打井取水为生活和农业灌溉是为必须.
3海侵催生的浙东舜禹文化
3.1舜禹在越的传说与影响
舜的传说在越地有深厚影响.不但有文献记载,还有众多传说中的遗址、遗迹,并且影响这里的道德民风.其记载和传说可以从百官、上虞、姚丘、谷来、舜江、小舜江、舜井等地名以及绍兴舜王庙、上虞大舜庙等间民间祭祀活动中体现出来.关于大禹传说,也有会稽、涂山村、型塘、禹溪村、大禹陵、大禹庙等地名及祭祀场所与之有关,并且在历史还有帝御祭、皇帝遣使祭、地方公祭、民祭等多种活动,进而在建国后形成国家级祭祀.
就海侵和越地产生的虞舜文化关系而言,至少可论及以下几方面:
(1)这一地区舜、禹故迹(尤其是禹迹)与治水活动常常是连在一起的.
(2)禹之影响要大于舜.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先生认为:“故尧、舜、禹的传说,禹先起,尧、舜后起,是无疑的”.越地也是先有大禹治水传说,再有舜在越的传说.这在地域分布上也可得到印证,在传说中,禹的活动中心更多在会稽山绍兴平原腹地一带,大禹陵的位置在城东南6 km处而更显重要.而舜的活动中心多在曹娥江以东一带.相对而言,绍兴传说大禹是生于四川,而死埋葬于绍兴会稽山尚能自圆其说.而民间传说中舜是上虞人的说法是相对缺少来龙去脉,是一个不完备的传说.[20]正是因为这些都是传说人物,所以不仅越中,其它之地也到处都可以存在,例如四川、甘肃、陕西、安徽甚至湖南等,都说禹是他们那边人物.因为权威史书如《史记》中也说了禹的治水事迹,所以凡有洪水的地方,都会有禹的传说.
(3)这里的出现的舜、禹地名与海侵有关.《浙江通史·先秦卷》统计出绍兴、上虞、余姚三地的传说中的禹、舜故迹有27处之多,并且这些故迹中,绝大部分位于会稽山南部地区的山麓地带.这些山麓地带也是宁绍平原卷转虫海侵之后最早成陆的地方.[21-24]
3.2关于禹是海侵产生的神话之说
大禹治水的年代与约4000年左右卷转虫海侵海退结束在同一时期.关于大禹是否来越治水,并留下工程实绩?尚无确实的资料,但至少以下几点可以明确:
(1)4 000年前宁绍平原是海侵过后的一片浅海或沼泽之地,在当时这里的生产力和特定的地理条件下,人类不可能有能力较大范围地改造这一自然环境.
(2)考古发现的钱塘江流域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尤其是良渚文化无法与同一时期传说的大禹治水产生融合与互证.
(3)有记载越部族开发山会平原,兴修水利是从约2 500年前的越王句践开始,此前会稽山以北地区,除一些山丘和高燥之地有部分越人居住或活动,越族活动中心在会稽丘陵.
(4)促成宁绍平原由浅海变为咸潮直薄的沼泽之地,并逐渐具备开发条件的根本原因是第四纪的自然循环,即气候由暖变冷,形成海平面下降出现海退所致.此为自然界的演变,非人类活动.
(5)由于卷转虫海侵的发生,世界上凡是遭遇海侵之地,都会流传一些与大洪水有关的神话故事,诸如我国广西产生了“盘古开天地”传说,《旧约·圣经·创世纪》有著名挪亚造方舟的故事.
4结论
(1)海侵不但对浙东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而且对这里史前的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决定兴衰的作用.
(2)浙东产生的舜、禹文化传说与卷转虫海侵有直接必然的关联;并且对浙东文明,尤其是大禹治水传说对这里人们的水患意识和治水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进一步深入研究浙东江河水利史的发展过程,对探索人类文明的活动形态、系统构成、演变发展、承传关系等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游.稽山行: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C].北京:中国书店,1986:908.
[2]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九《沔水注》[M].易洪川,李伟,译.重庆出版社,2008.
[3]陈桥驿.越族的发与流散[C]//陈桥驿.吴越文化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9:40-46.
[4]陈桥驿.越文化研究四题[C]//车越桥.越文化实勘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5.
[5]金普森,陈剩勇.浙江通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31.
[6]韩曾萃,戴泽蘅,李光炳,等.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
[7]韩曾萃,戴泽蘅,李光炳,等.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5-26.
[8]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087.
[9]戴泽蘅.钱塘江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65.
[10]陈桥驿.吴越文化和中日两国的史前交流[J].浙江学刊,1990(4):96-99.
[11]李劼.吴越春秋[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12]邱志荣,陈鹏儿.浙东运河史[M].上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13-114.
[13]袁康,吴平.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5.
[14]张恒,王海明,杨卫.浙江嵊州小王山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5-09-30(1).
[15]徐峰,王倩,李忠.中国第一舟完整再现[N].杭州日报,2002-11-26(3).
[16]林华东.越人向台湾及太平洋岛屿的文化拓展[J].浙江社会科学,1994(5)101-106,95.
[17]林华东.史前卷[C]//金普森,陈剩勇.浙江通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8]赵晔.良渚文明的圣地[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
[19]沈建中.大禹陵志[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5.
[20]邱志荣.上善之水[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19.
[21]金普森,陈剩勇.浙江通史[M].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48-49.
[22]陈桥驿.关于禹的传说及历来的争论[J/OL].2015-05-04[2015-10-1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04/12/5873525_467849080.shtml.
[23]陈桥驿.吴越文化和中日两国的史前交流[J].浙江学刊,1990(4):94-97.
[24]陈桥驿.关于禹的传说及历来的争论[J].浙江学刊,1995(4):6-9.
Influence of Transgression on River Civilization in East Zhejiang
QIU Zhi-rong
(Shaoxing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The natural transgress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ast Zhejiang, mainly including its effe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civilization. The legend in East Zhejiang about Shun and Yu has inevitable associated with Ammonia transg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gression contributes to strengthen the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flood prevention, therefore, to sum up a series of measures against transgression. The summarizing of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in East Zhejiang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ystem composition, which has obvious corresponding relation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transgression; East Zhejiang; river; civilization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36X(2016)02-0001-06
作者简介:邱志荣(1957-),男,浙江绍兴人,调研员,研究方向:水利史、水文化及风景园林.
收稿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