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丽娜(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浅议小提琴的空弦练习
柯丽娜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小提琴的学习是长期、艰苦、反复且枯燥的。空弦练习是小提琴右手运弓练习的基础。本文分别从持弓分析和运弓轨迹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空弦练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练习方法。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空弦练习;持弓
小提琴的学习是非常漫长、艰苦的。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员或教师,需要经过数万小时的艰苦训练。这个训练过程可能贯穿学龄前→少儿→青年→成年阶段。小提琴的学习阶段,也会从最初的纯技术性训练→音乐模仿阶段→自我艺术修养提升阶段,最后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观,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和具有独立风格特色的演奏。
无论是刚学琴几个月的琴童,还是在乐团中任职的演奏员,或者是已经成名于国际的演奏家,都离不开最最基础的空弦练习。空弦练习是右手练习的基础,也是发音的基础。空弦练习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包含了在小提琴演奏中整个右手的最基本转换过程,它可以完全抛开左手的音准问题、换把问题,以及繁杂的乐谱识读,将所有的注意力专注于右手。
在空弦练习之前,先用右手规范地持弓,并将弓根放置于某一根弦的指板与琴码之间(其余4个接触点的练习,暂不在本节讨论范围内。初学阶段可以以A弦或者D弦为练习的起始,此时的手臂高度相对自然)。注意在弓根处,小拇指的力量平衡作用(不同的琴弦平面,由于琴弓角度的不同,小拇指平衡的力量也是不同的,G弦演奏时,平衡力量最大)。食指的压力放松(由于弓根处弓子自身力量较大,加之手臂自然的力量较大,食指一般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压力,特殊力度演奏除外),拇指、中指、无名指放松地轻握琴弓。手腕向琴码方向偏转,以保持琴弓与琴码平行。切忌拱起右手手腕,提起弓子(特殊力度要求除外),弓子的重量,应由小拇指平衡。弓杆的过分侧倾,会导致部分弓毛接触琴弦,此现象也尽量避免。
运弓需要平行于琴码,垂直于琴弦。此时的弓弦之间的摩擦最为充分。(法比学派的8字运弓方式,暂不在本节讨论范围内)此时需要右手的大臂向后、向下运动。在这段弓子中,右手的大臂对于方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弓子运行到中弓,小拇指的平衡作用逐渐失去,食指的压力补充作用更加明显。
中弓的运弓主要是小臂的参与,也是大臂运动和小臂运动的衔接阶段,并且是小提琴演奏中最常用的一段弓子。自然跳弓技巧的演奏,主要在中弓部位。宽广分工的演奏,也主要集中在中弓和上半弓。如果在弓根→中弓阶段,大臂没有充分地放松,食指压力没有很好地补充,很容易造成这一段弓子产生抖动,还可能引起声音变弱、音色不统一的现象。
弓尖和弓根是初学者比较难于掌握的部分,尤其是对于右手手臂较短的儿童,或者琴弓尺寸选择不当的演奏者。由于弓尖部分弓杆很细,并且离持弓的右手越来越远,力量也越来越弱,食指的压力补充,更加重要。与此同时,弓尖处容易弓杆偏向身体,所以需要右手的大臂向身体前方推送琴弓。很多演奏者在此时,也会因为右手伸展的原因,导致右手持弓不稳,手指严重变形,几次往返运弓以后,持弓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些都是需要在运弓中不断注意并调整的。
以上主要介绍了在空弦练习中的手臂运动轨迹,以及手指力量的变化。除此之外,耳朵的参与不可忽视。由于空弦练习中不涉及音准的问题,所以,音色的关注度尤为重要,一弓从头到尾的演奏当中,如无特殊力度变化要求,应尽量统一音色。如果发现音色不统一,应立即停止,调整运弓的轨迹方向,力度变化。练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演奏能力不同,也添加其他练习,例如:空弦双音练习、单音换弦练习、双音换弦练习、单音双音之间的换弦练习、不同弓速和不同接触点的练习、不同压力和不同接触点的练习、不同弓速和不同压力的练习、不同的弓杆侧倾角度练习、不同强弱标记练习、渐强渐弱练习,等等
但无论何种练习,均离不开耳朵的参与。需要仔细地听辨音色,找到自己的乐器最好的发音和共鸣状态。并记住这些练习中好的肌肉感觉,不断重复,最终形成肌肉记忆。所有这些,无一不需要常年的体会,不断地改善,不断地调整,慢慢地体会才能做到。当然,这一过程是比较枯燥的,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终会有所收获。
练琴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机械的重复收效甚微,还有可能不断地重复错误,形成根深蒂固的错误,需要花几倍的时间来改正。空弦练习看似简单,但是也需要大脑、耳朵的全方位参与,对于不同程度的演奏者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唐薇.浅析初学小提琴右手运弓与空弦练习.黄河之声,1994 (11):32-33.
[2]江博.小提琴空弦练习的重要性及方法.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9):35.
作者简介:柯丽娜,女,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小提琴演奏及教学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效工程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3040625)与2013年度广东海洋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JG201315)与2013年度校级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