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华(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0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化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影响
胡英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俄罗斯音乐文化进入哈尔滨路径的介绍和分析俄罗斯民族的音乐特征,进一步阐述了20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化是如何对哈尔滨音乐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文化;哈尔滨音乐文化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联社会生根发芽,60年代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到了80年代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鼎盛时期。这股文化思潮统摄苏联社会相当长一段时间,以至于成为苏联文化的标志。
中国社会的左翼无产阶级音乐文化在20世纪20、30年代初露锋芒,在无产阶级音乐文化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与苏联音乐文化的联系日趋紧密,在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文化开始了全方位的合作和交流。在音乐文化的相互借鉴中,苏联现实主义思想和审美观念逐渐渗透到中国音乐文化的肌理之中,由此,20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化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创作和选择路径上也起非同凡响的影响作用。
中国和苏联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大国,并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渊源,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俄罗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在20世纪主要从哈尔滨开始并逐渐过渡到天津、上海、汉口,然后是重庆,其后再沿着这条路线折返回天津、上海和东北地区。在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与苏联两国建交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的音乐文化也开始着频繁的沟通和交流。中国和俄罗斯的音乐文化交往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的互动方面。俄罗斯音乐文化对哈尔滨的推动作用就是20世纪初两所音乐专业院校的成立,即“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和“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先进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洗涤,“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先后在北京成立。随之而来的是20年代末期“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和“国立音乐学院”组建成功,这些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俄罗斯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真挚、宽广、情感深沉的审美偏好。俄罗斯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器乐领域中的室内乐、歌剧演唱和交响乐的创作都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情怀和真诚的人文关怀。柴可夫斯基深情地旋律歌唱令人为之动容,他创作的交响乐《悲怆》可谓世界各大著名乐团常演不衰的经典曲目;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创作的《长夜的寂静里》中能强烈地感受到俄罗斯民族的古典韵味和鲜明的民族曲调特征,旋律优雅、乐句之间巧妙呼应,使得整部作品清新顺畅、极具审美价值。而普罗科菲耶夫的悲凉、凄婉和深刻的思想蕴含则从另外一个层面表达了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悲剧色彩和多舛的历史宿命。普罗科菲耶夫所处的时代是俄罗斯政治局面极其动荡的时期,作曲家敏感的心灵深深忧虑民族的前途和对广大人民苦难命运表现出深刻的同情都体现在其篇幅庞大的交响作品中,所以其作品旋律幽暗、织体交错,作品晦涩难懂。这些优秀的作曲家所创作的经典作品构成了俄罗斯音乐文化的丰富的内涵。
概言之,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悲剧情结的民族,特殊的历史遭遇使这个民族打上了深深的悲剧烙印。这一特征我们在柴可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能够感同身受。然而悲剧的命运并没有改变这个民族人民刚毅、果敢的性格和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天鹅湖》和《我的祖国》将俄罗斯人民坚毅不屈的民族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对俄罗斯整个民族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由于地缘的关系,俄罗斯的移民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生活产生非同小可的促进作用和积极健康的引导。从19世纪中叶开始俄罗斯的移民就开始有步骤地涌入哈尔滨,而数量巨大的移民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约有18万多的人口在这一时期移民至哈尔滨。20世纪30年代是俄罗斯音乐文化在哈尔滨最为活跃的阶段,音乐教育的纵深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俄罗斯音乐表演团体逐渐转变为专业性质的音乐院校,这些专业的音乐院校成为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阵地。
20世纪俄罗斯融入哈尔滨的侨民对哈尔滨的音乐文化有着很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原哈尔滨歌剧院刘克纪副院长从年幼起受到俄罗斯侨民的音乐熏陶就热爱音乐,受到良好的俄罗斯音乐体系的音乐启蒙。在童年时期就屡次夺得优秀声乐独唱奖项,随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录取。1963年从音乐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哈尔滨歌剧院。刘克纪凭借深厚的唱功,在大型歌剧《江姐》《向东方》《焦裕禄》中担任重要的演唱角色。此外,他对俄语的熟练程度也非常专业,曾多次为音乐专业的俄罗斯学者来哈尔滨讲学提供翻译工作。至今,仍担任着哈尔滨音乐家协会主席和哈尔滨市文联副主席等工作,为哈尔滨的音乐文化事业发挥余热。迄今为止,活跃在哈尔滨声乐教育界和演唱界的教育家和歌唱家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俄罗斯音乐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声乐教育家周仲南先生是哈尔滨歌剧院的艺术顾问,193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当时名称是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音乐学院深造钢琴专业,后跟从俄罗斯男高音歌唱家苏世林研习声乐演唱的技能技巧,1943年有机会与当时著名的歌唱家高芝兰、沈湘等一同合作演出世界著名歌剧《茶花女》,藉此开启了声乐演唱道路。1963开始在哈尔滨歌剧院担任声乐教师职务,同时还兼任音乐演唱会和歌剧的声乐指挥工作。在声乐教育工作和演唱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心血,科学地将俄罗斯演唱技法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专业歌唱演员,为哈尔滨声乐演唱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哈尔滨这座文化名城的记忆中既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又有着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文化的影子,其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特征与俄罗斯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因此,使哈尔滨这座音乐名城愈发光彩闪耀。
参考文献
[1]孟若华,张国城.哈尔滨文化名人[M].哈尔滨艺术研究所,1993.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胡英华,哈尔滨师范大学声乐歌剧系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