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6-02-03 17:11
北方音乐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师歌唱声乐

张 艳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高师声乐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

张 艳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对于声乐课程而言,其实高师音乐专业当中的一门必修课,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现阶段,对于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从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和拓展已经成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稳步推动高师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从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现状为着手点,对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之后重点论述了高师声乐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具体改革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高师;声乐;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改革

前言

对于高师声乐教学而言,实际上是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而开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式样,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关键在于使得教学目的和任务能够切实满足培养目标的层次和规格的实际要求。在我国教育领域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现阶段,对于高师声乐课程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实现对不同条件下的教学对象和不同规格的培养层次的满足。从我国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其在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等各个环节当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高师声乐课程教学在整体性和操作性方面还较为不足,缺乏一定的实践成果,因此要对高师声乐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改革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切实提高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的质效。

一、高师声乐教学的内涵

对于高师声乐教学而言,其实是高等师范院校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实际作用,其同时也是贯穿相关音乐知识学习的纽带,要求高师声乐教学能够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方向而开展,使得学生真正的了解到“学”与“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高师声乐教育是以培养适用于现今中小学音乐教学和基层音乐教育工作的音乐教师为目标,声乐演唱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讲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和课程结构,因此,高师声乐教学在此基础之上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相关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最终培养出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与音乐表演专业教育不同的是,高师声乐教学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原则,将对中外不同风格、类型和形式的声乐作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演唱作为基本,通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进而培养出“既能登讲台,又能登舞台”的专业人才。

二、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我国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其长期以来所沿用的是专业音乐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结构和方法手段等方面对其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教学目标和方向不明确,无法为新时期的音乐基础教育而服务,这是我国众多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高师声乐教学都是沿用专业院校专业化的声乐教学模式,对于其实际具有的示范性作用常常采取忽视的态度,在课时安排、授课方法和内容选择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使得教学实际与教学培养目标相分离,导致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学生对于声乐知识的学习较为单一。

(二)课程设置不规范

课程设置的不规范是高师声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另一显著问题。从声乐课程的安排上来看,很多高等师范院校中都只是安排了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课程,在随后的两年中并没有设置相关的辅助性课程,使得声乐教学的持续性不强;从每节声乐课程的时间分配上来看,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使得声乐教师常常无法能够正常的完成授课内容,对于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再加之声乐课程规划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匮乏,进而使得学生失去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模式形式化浓重

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所采用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健康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这种单一且固定的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对于师范生、非师范生以及专业生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出一对一专业授课的优势,无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声音条件和乐感来进行针对性的声乐训练,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实现良好的沟通交流,培养目标和方向仍然以个别的表演专业的学生为主,导致教学模式的形式化色彩过于浓重。

(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在学校无法较好的掌握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后也无法真正的胜任音乐教育的工作,在演唱技巧的运用、对歌曲曲目的掌握和了解等方面都十分欠缺,在校期间没有通过合理的声乐学习,对于其从业后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继续深入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导致学生缺乏组织教学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普遍存在着“会唱不会教”或“不会唱也不会教”的问题。

三、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师的重要阵地,其声乐课程教学的质量不仅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和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对高师声乐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到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满足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其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知识技能基础的学习,二是大众普遍受益的基础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迅猛发展的现阶段,基础音乐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注重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教育,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要将服务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基石,重视声乐教学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把握声乐课程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支撑作用,对其培养目标实现科学定位、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合理构建教学内容和适度运用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扩大高师毕业生就业的机会

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在社会中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并借助良好的就业来促进师范院校自身的长期发展。现阶段,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关键问题,高等示范院校积极开展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构建与应用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得到扩大,能够使得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找到工作,为周边地区输送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从而提升了院校自身的知名度。

(三)为高师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的现阶段,对于基础音乐教学内容从更为科学合理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确定,使得音乐新课程的价值定位实现新的设置,从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师声乐教学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实用性,因此要对高师声乐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予以高度的重视。正确认识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视声乐教学的实际作用,积极寻求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一方面能够拓展音乐系的长期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对于高师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高师声乐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改革实践

声乐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调整与拓展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了解高师声乐教学内涵和现状,把握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之上,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着手: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

对于高师声乐课程的设置而言,需要将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出发点,并尽可能的给予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声乐是通过人声对音乐作品进行诠释的艺术形式,并通过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来控制声音的动听和优美,因此要让学生了解歌唱心理,并学会对歌唱心理的调控。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应重点开设声乐生理学和歌唱心理学等课程,使得学生对于自身的生理结构和各个生理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全面且系统的认知。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声乐学生基本上都处于初级水平,很多器乐和舞蹈等专业的学生对于声乐知识的掌握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应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包括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歌唱艺术处理、伴奏艺术和声部类型的划分等,同时还要开设歌唱语音语言学课程,对学生的吐字和咬字等技巧进行专项训练。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声乐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还应该开设声乐欣赏、声乐表演、声乐教学法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在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增设中小学课外歌唱活动训练辅导及组织、中小学生嗓音特点及保护、童声及变声期少年儿童声音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小学优质音乐课歌唱教学案例欣赏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拓展

1.强化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高师声乐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拓展,尽可能的强化课程结构的综合特性,可以将声乐课程划分为基础理论课、基本技能课、审美与表现课、教学与实践课这四个分结构。其中的声乐基础理论课程中包括了歌唱发声方法和嗓音保健等相关课程;而声乐基本技能课程中则主要涵盖声乐独唱、声乐表演和声乐重唱这三门内容;声乐审美和表现课程中则是以《声乐作品赏析》为基础,将中外声乐艺术发展史、声乐作品分析与创作、声乐美学这些内容都纳入其中;而声乐教学与实践课程则是围绕声乐教学、声乐艺术心理活动训练和中小学课外歌唱活动的组织等而开展的课程。

2.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高师声乐课程体系的拓展还体现在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层面之上。为了对以往的授课形式实现有效的补充,教师可以围绕声乐教学中的各项内容来不定期的开设公开课和专题讲座等,或者是定期举行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和讨论会等,不仅可以采取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方式,还可以采取教学示范和经验交流的方式;对于主题内容的设置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而确定。另外,高校还应该定期举办音乐会,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艺术水准较高的声乐独唱或合唱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领悟到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知道学生自己组织声乐音乐会,使得其能够将实际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三)教学内容的完善

1.教学内容在作品上的扩展

完善教学内容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而教学内容的完善首先是在作品上进行扩展。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加入我国古代和西方早期的优秀作品,以此来丰富和充实声乐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极的添加现阶段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其实现全面且系统的把握;此外,在注重中外古典艺术歌曲和咏叹调的同时,还应该对我国创作歌曲和民歌改编曲等予以高度的关注,尽可能保证声乐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2.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

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的完善还应该注重对学生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对于声乐课程而言,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于高师毕业生而言,其完成声乐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伴奏能力,也可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是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要增加钢琴伴奏课程,主要体现在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的自弹自唱这两个方面。

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中为了完善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设创新型的课程。对于嗓音保健基础理论与发声训练而言,其建立在艺术嗓音医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之上,将声乐、医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将高深的歌唱技巧转变成为学生能够较为容易接受的嗓音技术,并在嗓音矫治训练中实现较好的应用。在此课程当中,学生能够在声乐演唱中懂得如何对自己的嗓音进行保护,并增强喉部肌肉群的弹性和张力,从而对于声乐技能训练中的共性技术问题予以解决,同时还使得声乐教学更加符合高师声乐教学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1.多种授课方式有机并存

(1)个别课

个别课,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师给一个学生进行针对性授课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歌唱程度、理解能力等,对其进行相适合的发声指导和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技巧,从而激发出学生潜在的歌唱天赋。个别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点,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将自身对歌唱艺术的理解和体验都能够较好的传授给学生。

(2)小组课

小组课,是一个教师给一组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在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现阶段,对于提高学生基础声乐素质、技术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小组课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对教学资源实现了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从中折射出示范性和艺术性二者有机结合的实际特点,在声乐教学组织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大课

大课,是在一定的时间当中,一位教师对多个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教学形式。通常情况下,高师声乐课程的教学,声乐理论是以大课的形式所呈现,声乐技能的训练则常常以小组教学的方式,因此,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坚持多种授课方式并存的原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建立声乐艺术资料数据库

在科学技术水平实现显著提高的现阶段,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条件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支撑。在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充分的借助现代科技,采用多媒体课件、微格教室和声乐教学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已经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不同类型的文件,从而建立起声乐艺术资料数据库,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提升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3.“声乐教学法”的引入

“声乐教学法”,实际上是对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和研究的教学手段。引入“声乐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得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准确的掌握声乐课程中最为基本和最具有共性特点的知识馁额欧诺个,对于声乐初级阶段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已经具有一定声乐演唱能力的学生而言,引入“声乐教学法”能够使得其实际的演唱水平逐渐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声乐教学法”的引入通常是针对一年级的新生而言的。

(五)考核评价的创新

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还应该重视对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尽可能的构建出科学合理、符合声乐学科特征和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考核评价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不仅仅是作为选拔或淘汰学生的手段。

一方面,要增加对声乐基础理论的考核,主要包括歌唱咬字与十三辙、歌唱发音的基本原理、歌唱心理、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嗓音的保护、声乐教学法、歌曲艺术处理以及声乐表演基础等方面,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年级所实际开设的课程而在四个学年中进行考察。

另一方面,要增加自弹自唱的考试内容。对于高师毕业生而言,其通常所从事的是中小学的音乐普及教育,要求其具备在音乐课堂内外辅导中自弹自唱的能力,这是保证音乐基础教学成效的前提基础。自弹自唱考试主要针对的是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考试的曲目而言,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从小学一——三年级的音乐课本教材中选取1-2首歌曲;而四年级的学生则要在小学四——六年级的音乐教材中选择歌曲。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通常需要教学过程当中的多个环节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协同与配合,同时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试验,使得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高师声乐教育的本质目的和社会价值。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是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围绕高师声乐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共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对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声乐教学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师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方面当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亟待解决。

积极促进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仅是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而且还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得到了扩大。

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应着眼于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基础理论课、声乐基本技能课、声乐审美与表现课、声乐教学与实践课这四分结构。

[1]龙亚君.高师声乐教学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06):70-74.

[2]高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蔡远鸿.在辩证中实践在务实中求索——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2,(04):83-86.

[4]高艳.新课改下的多元化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06-109.

[5]周世斌.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与分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6]郑永江.从“教学做合一”论高师声乐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1,(05):190-192.

[7]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覃生平.探析高师声乐课程如何运用交互式教学[N].四川科技报,2010,(08)-13B03.

[8]夏美君.关于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34-137.

[9]胡雪.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0]刘会娟.高师声乐教学课程设置改革微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0.

[11]蒲倩.高师声乐教学基础阶段新模式改革的尝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发现杂志社,2007:3.

[12]李晓霞.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研究综述——基于新课标的实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1-144.

张艳(1985—),江西宜春,硕士,讲师,单位:南昌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年)规划项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师声乐核心课程设置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JY53)。

猜你喜欢
高师歌唱声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声乐教学法与声乐文献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从高师视唱练耳学科角度出发探讨“内心听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