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查施特劳斯<死亡与净化>的精神意蕴

2016-02-03 13:52翟艾吟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施特劳斯病魔意蕴

翟艾吟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浅析理查施特劳斯<死亡与净化>的精神意蕴

翟艾吟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交响诗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调对诗意与哲理的表现,其形式不拘一格,根据奏鸣曲式自由发挥,按文学、故事、传说等构思成乐曲。在交响诗领域中《死亡与净化》所占的地位毋庸置疑,这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杰出之作,对交响诗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死亡与净化》形式特殊,不同于以往其他交响诗,运用了更多创新手法,不完全是故事性的,也不完全是图解式,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作为一首无标题音乐来听,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诠释生命灵魂。本文将针对理查施特劳斯《死亡与净化》的精神意蕴展开研究。

交响诗;精神意蕴;《死亡与净化》;理查施特劳斯

引言

交响诗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除了将音乐展现给听众外,更向听众传达了诗意观念,为观众呈现了一种想象的意境画面,堪称“管弦乐的诗”。交响诗作品内容具有丰富的精神意蕴,具有音乐叙事功能。而理查施特劳斯在创作中更加注重表现意义,运用了更多音乐技术手段来达到音乐效果,他的音乐表现中贯彻、对比、构建手法运用频繁,创作以主题材料散化为核心动机,这些主题材料常被赋予独特人物性格面貌,具有特殊表情含义。理查施特劳斯创作的《死亡与净化》就在通过主题材料散化以及不同手法,表现戏剧性矛盾,制造情感高潮,传达创作意图和精神意蕴,表现生命真谛,其精神意蕴值得研究。《死亡与净化》创作于1888年,完成于1889年,是理查施特劳斯在交响诗领域中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死亡与净化》对理查施特劳斯个人有着深刻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理查施特劳斯以一种独特、鲜明的形象样式作为作品开端,使精神意蕴能够表达的更强烈,整部作品非常注重音程、和弦或节奏的结合,音乐情境氛围的塑造非常成功,而且主题内部形态具有关联性,采取了多种不同意蕴主题的并置,通过音乐向人们诠释生命的含义与真谛。

这部作品运用了多种技巧展现情感,表现力强,技巧丰富,使思想情感得到升华和体现,《死亡与净化》中精神意蕴微观和宏观上都有考虑,微观上试图将每个声部作为个体,塑造每一个声部,挖掘乐器表现力,表情细腻情绪。宏观上叠置了多个主题动机,通过巧妙复调创作技巧,使其交织在了一起,不仅强化了强化情感[5],同时也强化《死亡与净化》表现出的精神意蕴,以强烈乐感打动听众心灵,使其感受作品的精神思想。此外,为对听众的思绪进行诱导,使其感受作品精神主题,《死亡与净化》主题在序奏中就依次呈现过,这样的呈现手法使作品精神主题更具层次性。这种巧妙手法不仅是进行核心音程的简单组合,而是在音乐表现上和精神意蕴传达上,利用了主题象征作用[4]。此外,《死亡与净化》还通过“轴式对称化”手法来体现精神情感落差。《死亡与净化》的开头通过中提琴、定音鼓展现“死亡命运动机”,其节奏变化犹如病人不规则的脉动,利用强弱的节奏营造可怕的死寂气氛,给听众带来一种紧张感,像人们预示着病人生命即将结束,身体状况并不乐观,随时可能逝去。而随后长笛的加入,则缓和了气氛,仿佛是一剂良药,这段旋律代表着快乐的少年时期,美好的回忆貌似给予了求生的动力,表现病人对于生的渴望,产生了与病魔抗争的念头。

之后长笛与单簧管的搭配演奏展现着病人与病魔斗争的心理变化。竖琴衬托着双簧管奏出第二个象征着少年时代的主题表现出病人对自己金色童年的回忆,昔日的欢乐使他脸上现出苍白无力的笑容,让病人得到了些许的心理安慰,再次强化表现出他对生的渴望。回忆的美好使得再次燃起生的希望,但他已在病魔的折磨下筋疲力竭。而在此时通过低音提琴与低音木管的完美结合,利用低音给人们营造沉重气氛,预示着病魔的再次袭来,病魔向生命发起了新的挑战,生与死在激烈的竞赛,低音弦乐与低音管共同将音乐推向展开部。展开部的速度比呈式部要快,长笛向听众展示死亡的节奏。而低音乐器组,例如巴松管,低音提琴奏出相同的旋律动机,展现了与病魔做斗争的场面。

在再现部中,代表少年时期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再一次奏响,在病魔摧残下,疲惫的病人陷于谵妄,开始回顾这一生,童年的天真无邪,少年的游戏,成人的战斗,还有浪漫的爱恋,表现一个饱受病魔折磨的人在弥留之际回顾往昔奋斗的历程。他渴望生,却无法生存下去,回忆是美好的,而现实终归是残酷的,无情的现实将病人从回忆打破,使他失去了生机,双眼从此进去永恒的黑夜。每一次两个主题的相互交织与碰撞,似乎都展示了病人与病魔苦苦挣扎的状态,但病人进入黑暗并不代表着结束,此时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为人们诠释一种新的生命理念——“净化”,这一主题在各声部中交织出现,预示着病人从痛苦中解放,脱离了病痛的肉体,安详的接受“死亡”,享受“净化”,感受生命真谛,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毫无疑问《死亡与净化》是一部历史巨作,作品大致分为了四大段,每一段都表达了不同的心理状态,暗示了作曲家的思想。作品中第一段预示着死亡的靠近,展现着病人与病魔抗争而精疲力竭的精神状态,回顾童年的美好时光。第二段中表现着他被病魔所折磨,而没有放弃,展现着病人对“生”的渴望[5]。第三段中,病人由于长久的与病魔抗争,已经开始逐渐陷于谵妄之中,不断的回顾往昔岁月和人生经历,感叹过往的种种。在病魔的痛苦折磨下,他开始茫然,找不到生的方向,虽然有生的欲望,但一切都是枉然,最终他合上了双眼。在第四段中,他的灵魂得到救赎与净化。这部作品深受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影响,但也和他在1882年患肺炎的经历密不可分。深受病痛折磨的他,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生命产生了感悟,《死亡与净化》就是这种精神思想的体现。初期他害怕死亡,而后期已对死亡有了全新的诠释,完全释怀了对死亡的恐惧。理查施特劳斯已经将这部作品上升到了哲学,乃至宗教高度,显然他想表现的“净化”并非肉体的净化,而是灵魂的净化,渴望灵魂的救赎。他用音乐手法表现人性,探讨生命,追寻人类的究极问题,毫无疑问“生命”和“灵魂”是他想通过《死亡与净化》表达的精神意蕴。死亡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可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也是一种“净化”,使所有痛苦都消除,使灵魂得到救赎。《死亡与净化》的表现手法非常巧妙,使艺术与哲学结合了起来,使人们对生命内涵有了一个新的诠释。因此,《死亡与净化》带来的震撼不仅是艺术震撼,更多的是心灵震撼。《死亡与净化》告诉人们不论怎么挣扎人注定要死亡,生命是有限的,但灵魂是无限的,理查施特劳斯渴望的不是肉体的生,而是灵魂的“生”,即灵魂“净化”。他渴望的是生命价值的实现,而不是没有意义的活。显然理查施特劳斯对“生”与“净化”的领悟已经到达了另一个高度,所以他才能通过《死亡与净化》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

理查施特劳斯一生都在进行音乐创作,他对音乐剧发展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通过《死亡与净化》追寻生命的意义,传达他自身对生命与灵魂的感悟。《死亡与净化》这部作品给交响诗领域带来的震撼毋庸置疑,《死亡与净化》的精神意蕴值得后世探究。

[1]李立新,赵丽芙.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死亡与净化》的创作思想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1):119-124.

[2]李志搏.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的主题发展及其音乐叙事[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5,19(14):132-136.

[3]王慧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方音乐伦理的精力意蕴[J].海南科学技术学院,2014,16(07):119-123.

[4]田丽芳.理查德·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曲》的和声研究[J].江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5]王可.意志哲学与理查施特劳斯的音诗,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05).

[6]钱雪莲.死之升华在音乐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以三首交响诗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06).

猜你喜欢
施特劳斯病魔意蕴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向往春天
同心战病魔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施特劳斯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不想做个追随者
不想做个追随者
病魔无情 师生有爱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