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贻琛
儒学历史视野中的文化名城:济南
文·王贻琛
若言城市的历史是其历史积淀的底蕴,则文化传统就是她的灵魂。济南作为享誉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尤其如此。然而,欲明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则需要学术视野中的探索与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其中儒家因一体承当着礼乐文化的正统而成为支撑中华文明的主干,以其家国天下、舍我其谁的淑世情怀,修治齐平、积极入世之姿态而成为周代以后的社会显学。三家之中,济南与儒学之联系最为密切。本文拟从儒学视角,依据历史线索,依附于具体场景,探寻济南作为名城的历史文化精髓所在。
历史上真正确立今日中国文化规模的时代是汉朝,是以西方学界一般称中国文化为汉学。支撑汉代学术的主干,其大体不外乎源于周代的鲁学与齐学。鲁学者,即源于尧舜,绍述于周公姬旦,大成于孔子的儒家之学;齐学者,其源头可溯至辅弼周文、武王开创周代八百年基业的齐国开国者吕望(姜尚),其学术大致以道家黄老一派为主,其后间杂以管仲法家经世致用之学,后又兼及阴阳、五行、刑名、方术等诸家之学,其学术高峰以田氏齐国的稷下学宫为代表。作为当时天下学者人人景仰的学术中心,史上前无古人,至今仍然后无来者的“百家争鸣”即主要依附于是。齐鲁大地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坐拥作为中华文化主干的两大来源;济南作为置于鲁国、齐国交汇处的关键性都邑,自然对鲁学、齐学兼采并取。伴随着汉代齐、鲁两学价值的凸显,济南亦自此而逐渐成长为齐鲁大地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人文礼乐的宏观视阈中,若从人生实践角度来看,儒家所高标仁、义、礼、智、信之理念,又可以纳入“孝”和“忠”两种行为。孝者,效也;忠者,心之中道也,二者其终极的哲理根基,在于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对于天道的效仿与追随,是以儒家主张追随天道乾刚之象以自强,效仿地道坤柔之象以顺应。《易》中有爻,爻即效也,效天地乃至道德本体也。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信念与“民胞物与”理念一脉相承,是挺立自我,一体承当起对乾天之父、坤地之母的大孝。是以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经》)由此宏观之视野返归个体本心,即以亲亲为本,以孝敬父母为始,以孝修身,推己及人,以致于兼济天下。
济南之历史底蕴,实系开显于 “孝”的理念,其与儒家始祖之一的虞舜息息相关。《中庸》“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说标明尧、舜作为儒家之有史可考的源头。济南之闻名恰恰与舜相关。《史记·五帝本纪》有“舜耕历山……作什器於寿丘”的记载,历山即为今天的千佛山,寿丘即为现在曲阜城东的寿丘,相传亦为黄帝的诞生之地。济南自古即与儒家圣人结下不解之缘。
史上历来对舜的高尚美德大加赞誉。《尚书·舜典》称:“德自舜明”。《论语·卫灵公》中,孔子亦对舜高度评价:“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者?恭己南面而已矣。”《五帝本纪》言:“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历来是被儒家所推崇的圣王。
济南因舜而扬名,但“名人效应”也带来历史上的属地纷争,据统计,从古至今名为“历山”之山在全国有二十七处之多。历史上从文化考证角度论证这一问题的代表人物当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巩曾任齐州(北宋时济南地名)知州,在任内期间以政绩而深孚民望,并在趵突泉畔主持修建泺源堂和历山堂,并撰写了千古美文《齐州二堂记》。文中他引经据典,对于历山即齐州历山的结论做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辨析。他的理由概有两个方面:
首先,他引东汉大儒郑康成,晋儒皇甫谧之论,认为《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所载地名中,雷泽、河滨皆在济阴(济水南岸),负夏卫地,寿丘在鲁东门之北,陶之所即定陶西南陶丘亭为是。其次,曾氏以为,耕稼陶渔,皆舜年轻时所为,则其地不宜相远。又《孟子》载舜为东夷人,历山在齐。所以历山不在他处,必为齐州泺源堂南之历山。舜所耕处之故地,其城故名历城,当没有疑问。另,元代于钦在其所撰的著名方志《齐乘》中也做了引用并赞同曾氏之论。康熙年间编纂、雍正年间完成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其《山川典》第二十三卷《历山部汇考一》开头便讲“按孟子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耕处应与始生之地相去不远,自当以在山东者为是,今济南府历城县以山得名相沿甚久,似尤为可信。故以此山为正,而凡他处历山亦各分考附载于此山之后。”这一观点得到了清代官方的正式认可。
济南的历史底蕴实是基于舜的精神而逐渐积淀的。舜的精神的核心即为“孝道”。相传,他出生在父顽母嚣,胞弟放荡狂傲的家庭,然而他以孝心顺行而齐家,最终感动父母胞弟,感化天下人心,赢得百姓之赞誉,又由此而最终以德治国理政,以德化民,使人民和睦向善友爱互助,深得人心,天下都愿归之,最终令天下得以大治,舜显然是一位仁民爱物圣王,又是孝亲的典范,这正是儒家思想所要推崇,因此舜在《孟子》中竟然被提及九十七次之多。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中庸》)。舜以孝行感动天下,济南百姓亦得舜盛德之感化。儒学后学中继其志,述其事,绍其行者代有其人。相传孔子其弟子仲由(字子路)、曾参(字子舆)等人皆以孝行著称,然而最为突出的却是济南人闵损(字子骞)。今天在历城区闵子骞路的百花公园内存有闵子骞墓。宋代熙宁七年(1074年)济南太守李肃之曾为其立碑建祠堂,明代天顺四年(1460年)重刻苏辙撰文碑,立于墓前。闵子骞路亦是政府为弘扬孝行美德而命名的。
闵子骞,为鲁闵公之后代,因以闵为氏,历史上又一位孝悌典范。作为孔门十哲之一,最为人所称道当是他的孝行。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撰)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中说:“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锦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手无法握住缰绳。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这也是“鞭打芦花”典故的由来。
孔子是这样称赞闵子骞的:“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孝悌自古以来都为儒家所看重,《论语·学而》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在儒家看来是一种本根的德行,“孝”是孔子所创立得“仁学”思想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德得以实行的根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说君子能够实行孝这一根本,那么“仁”的根基也就得以确立起来了。
在儒家传统中,与孝并列的美德即是忠。儒家主张推己及人,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主张,就是这一理念的典型。孝面对的是亲人,忠面对的是国家和君王,忠即是放大的孝。在济南,忠道的典型代表及其历史遗迹即为大明湖内的铁公祠。铁公祠位于大明湖北岸,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铁公祠有名不但因为其西门内两侧闻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楹联,更是因为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铁铉。《明史·铁铉传》载:“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
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兴兵南下,河北、山东各部守军望风而逃,建文帝派遣李景隆大军被朱棣大败于济南城下。作为督粮官的铁铉危急时刻聚拢部分残兵,固守济南,燕王军队三月不克,只好引军撤退。建文四年朱棣再次挥兵南下,绕道济南攻破南京,夺得帝位,铁铉受酷刑惨遭杀害。“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1]又据《明史演义》载:“燕王强令一顾,终不可得,乃命人将他耳鼻割下,爇肉令熟,纳入铉口,并问肉味甘否?自古无此刑法。”演义之说虽非正史,但更能代表民间对其人其事的价值判断。
铁铉之忠烈,天地可鉴。黄道周敬赞铁玄是“芳名千古,虽死亦生”[2]的英雄。铁铉忠君之行是传统忠道思想在具体历史境域下的具体展现。其背后文化的根基正是儒家倡导的宗法制度及其礼乐文化。即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本三纲五常之礼,各安其分位,各尽本分责任,上下相安,达致社会的和谐。
儒家所强调的绍述继承,不仅在孝之德,忠之行,更在于对文化的传承。历史上的济南学人对拯救、保存传统文化发挥过关键作用,功不可没。秦火焚书对传统文化有毁灭性破坏作用,然而完成最终致命性破坏的却是项羽。始皇所焚对象为民间藏书,尚有大量政府藏书保存在阿房宫中,项羽火烧阿房宫致使官府民间之书,除卜筮、医药、农书等外,几乎断绝。至西汉文帝年间,除了济南人伏生以外,天下已经没有能够治《尚书》之学者。伏生为秦代《尚书》博士。《汉书·儒林传》载:“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朝廷欲征召之,奈何年已且百,于是太常卿派掌故晁错往受伏生。伏生已经口齿不清,由其女辅助口授晁错。由是而《尚书》之学得以继承下来。“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3]《尚书》之学迅速推广开来。
在传统文化不绝如缕,危若累卵之际,伏生以身家乃至亲族性命安危为代价,绍述《尚书》之学,为汉代经学的繁荣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功莫大焉。无独有偶,伏生之后近两千年,济南又出现一位以保存汉代学术而青史留名的名儒:马国翰。马国翰(1794-1857),历城劝夫庄(今历城区全福庄)人,道光十二年进士及第,前后两次在陕西境内任知县、知州,共计近二十年。因为政绩卓越而得到道光皇帝破例召见。眼见汉代学术散佚、丢失,马氏痛心疾首,年轻时即矢志于古籍的搜罗、甄别与辑佚,把一生积蓄基本用于对孤本、珍本文献的求购上,一生购求文献资料达到57500余卷之多。针对古人已经不存的书目,他从文献中搜集剔抉,甄别考证,去芜存菁,分类纂集,汇编成册,集成《玉函山房辑佚书》。该书分经学、史学、子学三个大类,辑佚书目594种,700余卷。马氏抢在西方列强入侵之前,传统文化尚未大规模破坏之际,对传统学术做了抢救性的整理。马氏所辑佚者,基本是史上有记载而当时已经不存于世的著作。马氏治学之绩,无人可替代,其贡献之大,不可估量,善莫大焉。
马氏旧居在全福立交桥西侧,2001年时已被拆除。
在济南还有一处颇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山:华不注山。该山以“鹊华烟雨”之美誉而成为齐鲁八景之一。元儒赵孟頫曾作《鹊华秋色图》。挟名家名作之影响,其名声更是与日俱隆。华不注山因春秋时期,齐晋两国爆发的“鞌之战”而闻名。《春秋左氏传》有“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4]之简洁、形象而具体之记载。华不注因作为古战场而扬名载史册。《左传》详细记载“鞌之战”亦有深意。孟子言“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下》)。春秋之时,王道式微,诸侯兼并争霸,战争蜂起,礼乐文化遭受深度破坏,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与孔子“仁”的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是相悖的,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因此儒家才要倡导礼乐文化,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制度得以维护,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分位上尽自己的分责,社会才能推展仁爱最终达到和谐。
综之,济南作为历史名城,其所承载文化传统的义涵已经远远超越了自身之范囿,其有限的地理场域却能全息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一贯默默的承载却在历史转捩之际亦能挺立自我,发出属于自己亦属于中国历史的大声,产生历时久远的历史回响。在当前一个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具理性日趋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物欲膨胀,人心颇显浮躁的时代里,如何理性考察诸如济南这样的典型历史名城的历史,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其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体认其历史合理性并构建与时俱新而又与历史一贯相承的新型文化,更有着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
[1]《点校本二十四史》:《明史》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4033页。
[2][明]黄道周 注断,[民国]王云五 主编,《广名将传》,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370页。
[3]《点校本二十四史》:《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3603页。
[4][周]左丘明 撰,[晋]杜预 注,《春秋左氏传》,载《十三经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1303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