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琴 蒋文昕/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1世纪以来,档案工作与集体记忆的关系被不断强化、深化和认同。“集体记忆”理论奠基人哈布瓦赫认为,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都必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才能得以保存。档案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要素,数字档案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和开发是构建档案资源的基本途径,在档案信息化特别是数字档案馆高速发展的今天,研究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和建设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数字档案馆建设也初见成效。以政府网站资源为例,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国会图书馆实施了网页归档计划,而英国国家档案馆也实施了政府网页档案馆(UK Government Web Archive)项目。无论数字资源库建设的牵头单位身份如何,资源库的资源收集范围都可能涵盖档案、图书和其他资料,如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牵头建设的“美国记忆”,由图书馆与档案馆联合牵头的蒙大拿州记忆工程、亚利桑那州记忆工程,由档案部门牵头的纽约皇后区记忆工程,都包含大量政府文件、历史档案、口述历史、照片、地图、剪报等多种资源。本文从社会记忆角度出发,分析并研究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历史和新媒体中心(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以下简称CHNM)项目,以期给国内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在美国社会文化史学者Roy Rosenzweig(1950—2007)的带领下,乔治梅森大学于1994年成立CHNM,致力于运用信息科技与数字化工具促进历史学研究、教学、数字典藏和社会推广的发展。在提供各种在线主题数据库的建置之外,CHNM更透过各种数字化工具的研发创新和开放使用,鼓励一般社会大众主动参与历史的保存与再现,进而实现历史知识与历史实践普及的理想。
在学术研究层面上,CHNM强调数字科技对于历史研究进展的真正帮助,不仅在于材料数量的累积,更重要的是透过数字工具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促进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另一方面能够纳入研究者之外的多元观点、尤其是背景各异的一般民众的观点,让这些多元观点能够与学术观点实现并陈和对话。同时,CHNM也关注数字科技对整体学术发展的影响,例如超文本(Hypertext Scholarship in American Studies)计划。在教育和社会推广层面上,CHNM特别重视社会大众历史思维的培养与普及,除了以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和相关训练推广活动鼓励各级教师应用数字资源于历史教学外,也积极通过在线免费资源和工具的开放使用激发一般民众对于历史研究的兴趣与投入。
CHNM执行的研究计划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历史议题的研究与数字工具应用、历史学在线教学资源的提供与应用和各种类型历史材料的数字典藏与在线展示。“历史议题的研究与数字工具”应用开发各种出版物和数位化工具,面向新一代的学者、图书馆档案馆员和博物馆专业人员。“历史学在线教学资源的提供与应用”免费提供访问的主要来源,建设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模块,并提供对批判性思维和技能的指导。“各种类型历史材料的数字典藏与在线展示”通过收集数字记录、对过往文件进行归档、展示历史展厅的途径,给全球观众带来真正的历史。
CHNM项目三个方面的计划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下面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核心计划,并对其进行分析。
该计划由CHNM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市立大学合作开展,并由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提供经费赞助,保存记录了与911事件有关的各类文本、影像和有声数据,并以在线主题展示的方式呈现相关议题的讨论。至2004年计划结束为止,共汇整超过15万件的第一手数据与相关文献,并全部移交美国国会图书馆,由后者负责长期保存与维护。此外此计划探讨了如何在21世纪被记录、保存和书写历史,并启发了后续的飓风数字记忆银行——一个收集和保存与飓风有关的故事的计划,力图从大众的视角记录2005年对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造成重大损害的卡翠纳风灾的情况,以及后续的社会重建状况。
此计划通过第一手静态与动态影像档案,如宣布柏林墙开放的新闻画面、对历史学者的多媒体访谈记录等,其中包括个人经验、历史诠释观点、主题教学计划和相关主题研究等类型材料的汇整,多元地呈现出这段重要的历史,一方面突显历史事件背后的多重脉络与力量交织作用,避免文字的线性描述,另一方面也强调民众记忆对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此计划是CHNM受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委托,与史丹佛大学、美国历史学会和美国国家历史中心等机构合作,将以五年时间、七百万美元的经费建立国家历史信息交换中心,进而推动各级义务教育(K-12)历史教学的改善创新;透过各种教学工具、数字化原始史料、交互式影音素材等在线资源的提供和在线分享讨论平台的运作,既提高用户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去主动探索,也突显出历史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
该计划由CHNM与the 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共同合作开发,除了得到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和the Samuel H. Kress Foundation等机构的经费赞助外,2008年11月也获得美国美仑基金会之美仑技术协作奖的奖金支持。Omeka的核心功能为在线出版平台,从长远角度来看,Omeka的应用将整合学术研究、文献档案收藏和博物馆等领域,并通过共通标准的建立推动以数字典藏资源为基础的跨领域主题研究。
CHNM每一个专题数据库的资源选择标准都取决于其本身的专题性。项目资源的选择标准能充分反映该专题的所有相关资源,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育推广,CHNM将普通民众的发声纳入资源选择范围,力图共同建设一个能真正代表普通人、展现多元观点、体现历史真相的数字档案馆。例如探索法国大革命数字档案馆的在线浏览资源时,提供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最重要的文件资料,包括12篇最为顶尖和珍贵的论文、338篇文章、250张图像、13张地图和13首歌曲等等,其中提供了与法国大革命相关的CD-ROM和书籍,也提供了用户发表个人看法、自行捐赠、提供资料的平台。
CHNM在成立之初,便设定其资源面向的对象不仅仅包括机关政党、高校研究人员、历史学家等,更多的是面向形形色色的普通民众。CHNM正在努力地运用数字科技的手段传播和引导人们拾起属于人类本身的珍贵记忆。
CHNM对外非常积极地参与商业合同运作,以行业领先者的角色参与商业咨询、商业战略分析,并且努力通过开发自身的免费软件鼓励民众使用和浏览在线资源。它的项目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譬如国家历史教育中心计划,该计划耗资七百万美金,国家历史教育中心建成之后CHNM将中心移交至美国国家历史中心托管,由历史中心负责日常的运营和文档的保管工作,这一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有人认为,档案馆有许多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闲工夫”真正关注那些更为广泛的社会记忆。的确,即使是由数字档案馆来负责收集和保存网络档案,也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而且这种代价常常难以做出合理估计。不仅仅是资金来源,更多的是花费的精力和持续的态度。但是,档案工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秉持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科学态度,建立数字档案馆,履行保存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价值的网络档案的职责,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大厦十分重要。
从社会记忆的视角来看,档案的建设工作需要更贴合民众的生活,记录共同的记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不仅仅由档案馆工作人员和政府一手包办,还需要收纳更多声音,相互校正,还原真实。历史是我们的历史,书写和记录历史也应该有普通民众的身影存在。如今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主体有普通民众,有亲身参与事件的人员,有历史学家,有科研人员等等,例如美国911数字档案馆共设了7个栏目,包括在线资源浏览、资源检索、用户上传资源、特殊馆藏展览等重要内容,其中在线资源共56789份,分别是30561个故事、1746张图像文件、14279份电子邮件、6110份文件、91份数字动画、78份采访稿、3924个音频和视频文件。这些资源主要来自网站访问者上传、史密森协会收集和展览中游客提供、国会图书馆及红十字博物馆等公共机构收集、司法部门收集、民间其他组织收集、其他关于911事件项目收集,其中网页访问者主动提供的资源占了很大一部分。
CHNM项目不仅依靠政府和机构的帮助支持,更谋求自身的商业开发与发展,如构建学习网站、筹划网上展览、提高整体网络和社会媒体策略,进行开发、咨询和支持服务等。数字档案馆的开发运作不能单单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实体馆的馆藏资源,不能只局限于编研活动,档案资源的开发应用不应该只在业界甚至只在本馆内有些许回音。国内的数字档案馆是否应该开拓视野,真正的“走出去”?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如何“走出去”、“走出去”的方式是否有效、经济、合理,这是数字档案馆后期运行过程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国外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通常采用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充分发挥信息通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各合作机构的馆藏特色,国外的数字档案馆建立地域和专题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可以为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各类人员,包括专业人才、普通民众、专家学者等等建立合作管理、动态管理、整合管理的平台,跨越历史和档案的界限,支持不同背景的人员的合作,这非常有利于机构证据、信息与记忆的积累、共享与交流,从而实现用户的最大满意度。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档案不可能只为一个地区、一个市区甚至一个国家服务,国际间的文件与档案合作交流日益增多,数字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国际化与标准化趋势也越来越重要,数字档案馆建设不仅不能固步自封,还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数字化工具,通过不断地开发和运用,真正做到“建有所用”。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留,需要及时、直接、真实、全面地进行记录;历史由公众创造,应该由公众记录。专题数字档案馆方兴未艾,目前还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地方,需要权衡成本与社会、经济效益,也需要考虑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保护捐赠者的隐私。此外,如何对个人上传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及制定检索策略也是一大难题。考虑到我国国情,在人们档案意识还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种专题性的历史角度的数字档案馆可能仅仅作为一种面子形象工程存在。但毫无疑问的是,散落的记忆碎片在社会记忆构建中不可或缺,必须有人去拾起,馈赠于未来。
参考文献:
[1]马丁·博伦斯.一个档案工作者应是首先想到未来的人[N].李文栋,节译.中国档案报,2010,(03): 12-16.
[2]台湾大学数位典藏研究发展中心.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 (CHNM)[EB/OL].[2009-02-10].[2013-01-20].http://www.digital.ntu.edu.tw/epaper/5/international.htm.
[3]许典利.当议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0,(03):31-32.
[4]冯惠玲.序言[A]. 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文集(2001年11月17日~18日)[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
[5]冯惠玲.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7:4-5.
[6]戚颖,倪代川.数字记忆:档案记忆观研究的新领域[J].山西档案,2010,(03):14-16.
[7]卫奕.论档案编研与社会记忆的构建[J].档案学通讯,2008,(06):45-47.
[8]王芳.数字档案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EKATERINA.H. Between Archive and Participation:Public Memory in a Digital Age[J].Rhetoric Society Quarterly,2007,37(04):4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