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衡,宋 力,刘 伟
(1.灌南县水利局,江苏 连云港 223500;2.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2)
连云港市小潮河闸潮汐混凝土施工外观质量控制
张心衡1,宋力2,刘伟1
(1.灌南县水利局,江苏 连云港 223500;2.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要:结合连云港市小潮河闸潮汐施工环境,对当前水工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小潮河闸混凝土主体工程施工中采用相应外观质量预控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潮汐施工;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小潮河闸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新沂河南堤110K小潮河入灌河处,是一座多功能、使用频繁的水工建筑物。灌河是一条天然的潮汐河道,东入黄海,涉及到潮汐的影响,最高潮水位为3.2 m,最低潮水位-2.25 m,最大水流速度2.6 m/s,平均水深为2.72 m。
该闸设计流量为300 m3/s,校核流量440 m3/s,闸孔采用3孔,单孔净宽10.00 m,节制闸底槛高程为-2.50 m,内、外河侧闸墩顶高程为9.50 m,采用弧形钢闸门,门顶设胸墙,闸室采用灌注桩基础,上游侧采用混凝土地连墙截渗。
2潮汐河道混凝土施工闸墩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为避免闸墩出现裂缝,经设计单位同意,在混凝土中采用加掺抗裂合成纤维。
2)增加防裂钢筋网片,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率。
3)为降低混凝土拌和物入仓温度,选气温较低时的早晨进行混凝土施工。同时,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要太快,避免侧压力过大,模板底部胀模。在混凝土顶部设置测温孔,以便测量混凝土内温度。
4)钢筋绑扎时,严格控制好纵向立筋的垂直度。事先用钢管搭好支架,用吊锤进行控制,以扶正立筋,并进行固定,然后绑扎水平筋。用同标号半圆形水泥垫控制保护层不大于3 mm,避免保护层过大而降低抗裂能力。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0~400 mm。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且与模板保持50~100 mm距离,以避免碰撞模板。每层浇筑后表面如有水分,都用海绵块吸干,然后浇筑上一层。适当控制浇筑速度,以减弱对底层模板的侧压力。
5)拆模后的养护。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拆模开始前,在模板外安装压力水管,喷浇冷水以改善木模板散热慢的特点。拆模后,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而导致裂缝的可能最大,故拟用蓄热法加以养护。
具体做法:经计算,浇筑后第3天混凝土内温度最高,所以拆模在浇筑后第2天进行,选择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中午进行。木模板保温性能好,故混凝土表面温度较高。拆模过程中,为防迅速降温,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温度为35℃~40℃的温水,并测量混凝土内的温度和气温,控制拆模时温差小于20℃。
拆模结束后,用清洁的塑料膜覆盖严密,并用草帘覆盖,直到15 d以后才撤除。每天测量气温和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内部温度,以研究养护措施是否需要调整。
3混凝土外表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主要包括水平表面及垂直表面,为了保证本工程外表美观,对水平表面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工艺措施。
3.1产生原因
1)单块板表面平整度超差、不光滑、表面出现干缩裂缝。
产生原因:
①浇筑时高程及平整度控制措施简单,控制点偏少,不能提前预控;
②面积较大时,人工收光抹面不能及时完工;
③混凝土浇筑中水灰比控制不严,泌水不能及时有效排除;
④没有采取措施及时养护。
2)块与块之间接缝不平直,接缝处相邻板块不平整,有偏差。
产生原因:
①接缝处填缝板厚度不一致;
②填缝板安装不牢固,局部变形翘曲;
③填缝板安装时高于先浇板顶表面;
④混凝土浇筑后找平不细心。
3.2对应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在本工程中采用以下措施[1-2]:
1)采取预控及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混凝土浇筑前,底板周边高程以模板控制,施工的模板顶部高程即为设计板顶高程;板中部高程采用混凝土压辊在轨道上行走的办法控制标高,轨道采用75×75×6角钢,临时反扣在预先测设的钢板支点上,轨道顶高程测设为板顶高程,混凝土浇筑找平后,去除角钢轨道,局部补抹混凝土;然后测量员在混凝土找平后,跟踪检测。
2)为防止表面干缩裂缝,并使其光滑,主要措施为在混凝土浇筑压辊找平后,采用真空吸水将表面水分排除,然后用圆盘式抹光机磨光,最后再用叶片式磨光机收光。
3)控制接缝平直度及平整度的措施为:先浇块施工后,进行填缝板安装时,必须板厚一致,安装牢固,填缝板顶稍低于先浇混凝土板顶3~5 mm;在后浇板混凝土施工时,最后找平周边,以先浇板为准,必须接缝平整。
4)按规定进行养护。养护工作安排专人进行。
5)做好混凝土表面成品保护工作。在闸底板施工后,进行闸墩施工搭设与拆除架子时,钢管、扣件必须用绳索吊运,在底板上铺两层草袋进行保护。
4混凝土垂直面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4.1垂直表面容易存在的问题
1)缝不平整,分段施工时施工缝不平整,严重时产生错台。
产生原因:
①模板刚度不够,加固模板围檩的刚度不够;
②模板间连接方法不可靠,尤其是大模板与局部配制小模板间,如牛腿部分由于连接加固不当易引起错缝;
③分段立模施工时,后浇段下部模板加固不牢,产生错台。
2)混凝土表面起砂,在模板接缝及对拉螺栓处形成麻面,在柱拐角处漏浆形成麻面。
形成原因:
①采用竹胶模板后,模板吸水性差,混凝土产生泌水后排除不及时,泌水聚集模板表面形成起砂;
②模板接缝处不严密,有空隙,漏浆后形成麻面;
③模板螺栓孔眼漏浆形成麻面;
④混凝土下料高度过大,砂浆溅至模板上硬化后形成麻面;
⑤柱模板使用不当,采用传统的角模,易在柱拐角漏浆。
4.2对应的施工措施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采取以下施工措施[3]:
1)细化模板制作工艺及立模方法。在墩墙主要外露面迎水面采用清水模板,即采用钢模竹胶覆膜大模板,模板尺寸大,接缝相对减小,模板表面光滑平整,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光滑。
2)为保证混凝土表面色泽一致,减少色差,我们将从原材料上把关,每个分项必须选用同一批水泥、同一批黄砂,不同分项工程所用原材料也应尽可能消除色差,水泥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黄砂、石子选用同一产地。脱膜剂选用新鲜机油,不采用废机油,以免污染混凝土表面。
钢筋绑扎时,钢筋弯钩必须向内,所有绑扎铅丝折向里边,防止外露污染表面。
3)严格控制水灰比,拌和站必须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的配比施工,由于砂的含水量变化易引起水灰比及坍落度变化,所以必须增加黄砂的含水量测定,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据此控制好水灰比。
4)采取挂串筒的混凝土入仓措施,限制落料高度不超过2 m,以免混凝土浆飞溅至模板表面时间过长硬化引起麻面。在浇筑闸墩部位时,每班派专人对模板表面进行检查,及时清除飞溅混凝土。
5)模板接缝处填加橡皮条,橡皮条需用胶先贴于一侧模板上,不能突出模板内侧,避免因接缝处漏浆使表面出现麻面,对拉螺栓外套无缝钢管,防止螺栓处产生麻面。
6)合理布点,确保下料均匀,对于布料死角区,采用人工二次倒运,严禁用振动棒平仓,必须按规定均匀插点振捣,不得漏振,不得过振。
7)若浇筑中混凝土产生泌水,则在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前,及时清除。每班派专人进行此项工作。
8)对于预留螺栓洞孔的表面修补,派专人进行。每个洞孔修补前,必须凿毛且尺寸形状一致,深约20 mm的修补面。修补时先撒水湿润,然后用专门配制的砂浆修补,修补后做到与混凝土表面颜色基本一致,表面光滑,不收缩开裂,达到观感美观的效果。
9)防止混凝土表面错台措施。
加强模板的刚度及整体性。中墩圆头钢模与钢框竹胶大模采用螺栓连接。闸墩工程均采用一次立模到顶,一次浇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可避免混凝土错台产生。
对部分确需分段浇筑的外模一次立模到顶,按前一段浇筑标高在外模上钉一水平三角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确保接缝水平。在后一段混凝土浇筑时将接缝处外模板紧固,使模板紧贴已浇混凝土表面。对于排架柱,专门加工定型钢模,不使用普通组合模板,模板加固不用对拉螺栓,使用组合加固方案。
5结语
小潮河闸混凝土主体工程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元月浇筑完成,浇筑完成闸墩及上下游翼墙的外观质量良好,参照《水利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DB32/T 2334—2013)》外观质量评定标准,本工程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全部评为优良等级。
参 考 文 献
[1]宋力,林方伟.浅谈水利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江苏水利,2013(9):27-28.
[2]江苏省水利厅.DB32/T 2334—2013水利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S].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兰旭珍.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工艺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6(5):65-66.
收稿日期:2016-02-22
作者简介:张心衡(1981—),男,江苏灌南人,工程师 ,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6)07-0042-02
Appearanc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for the Tidal River Gate Tide in Lianyungang City
ZHANG Xinheng1, SONG Li2, LIU We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