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引领全球进入低碳时代

2016-02-02 14:15李雨蒙
中国民商 2016年1期
关键词:巴黎气候大会

李雨蒙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晚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终于达成新气候协议,它被业内人士称为“历史性突破”,“将引领全球进入低碳时期”。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大会已经举办了21届。而每一次的气候大会,都是一场科学界和政治界、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最著名的博弈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而当时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均拒绝签订《哥本哈根议定书》。

而此次巴黎大会的结果让环保推动者欢欣鼓舞,甚至有不少与会者在宣布决议当场流下了泪水。尽管本次巴黎决议并未对单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法律约束,但与会的195个国家中依然有186个国家自愿设立了节能减排目标。比如,中国预计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GDP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0%-65%;美国承诺在2025年之前较2005年减排26%;欧盟承诺在2030年之前排放较1990年减少40%;另一个排放大国印度则承诺2030年之前较2005年减排35%。

政府企业的参与和承诺

巴黎会议的好消息是将会建立行业的信心,这是有效达成国际合作的关键因素。政府和企业未来将会投资低碳行业。此次达成的协议将会促成新型灵活并且自下而上的气候外交模式——以国家承诺为基础适应不同偏好和减排能力的可行性。相较而言,《京都议定书》僵化的目标和时间设置只对全球很少的国家具有吸引力。

达成协定仍然是最重要的挑战。当全球媒体和政客们都在关注时,企业很容易做出承诺。可是,一旦恶性竞争让投资成本高、污染低的技术和项目存在风险时,它们就很难实现当初的承诺。比如,曾有企业和政府做出的减少森林退化的商业承诺。但事实证明,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部分的企业和政府都未能履行当初的诺言。

让整个产业向更加可持续性的生产模式转型,需要政府、商业企业和社会的通力合作。比如采取经济激励措施,使企业不再通过砍伐森林获取利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措施虽不相同,但依然存在共同的方法,包括采取诸如法律手段、财政制度、财产权和公共管理等更好的监管措施,为小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转型投资。2010年,由大型零售公司和消费品公司组成的消费品论坛宣布,其成员将从自身供应链出发不再砍伐森林,尤其是棕榈油、大豆、牛肉、木材和纸浆供应链。有300多家企业做出了这项承诺,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贸易公司,这家印尼公司占有全世界一半左右的棕榈油供应,该公司承诺不再砍伐森林或破坏泥炭地。

由于供应链条涉及土地管理、油料生产以及消费产品等极为复杂的过程,保证实现上述承诺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来自NGO(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使很多企业承诺将采取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而且它们也担心如果产品和环境破坏有关,会招致消费者的抵制。巴黎大会之后,这些公司的执行官将需要通过相关机构和供应者进行改变,NGO也需要对开展相关行动给予持续压力,同时与公司合作在主要生产国保证大范围的改革。

前途未卜

从很大程度上看,商业企业仍然在观望,巴黎会议是否会成为产业革命的分水岭。政府在寻找工业界以可接受的减排程度,并对一些竞争国家是否会采取减排行动持怀疑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国际气候合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各国政府必须克服一些巨大的未知因素,比如减排会存在增加多少成本?其他国家是否会欣赏你的贡献?如果国际合作中无法增强互信,那么政治家和企业领导只会说得多/做得少。

在联合国体系下,通常在达成协议之后,不情愿执行承诺的国家很容易就能毁约。国家和企业需要在那些规模较小、更加集中、具有实践能力的群体中找到实施方法,从而与更广泛的全球目标形成一致。实现这一点不能仅靠利他主义精神,而是需要关注自身利益,向政府和企业施加压力,让它们重新思考自身利益。

同时,企业想让人们承认它们的贡献,就需要采取透明化程序和问责制度。在巴黎会议之后,如果企业被证明没有确切的践行承诺,将会在法律上付出高昂的代价。企业承诺应该和政府贡献一起审查,那些领先的企业更应该按照新的管理体系接受独立审查。NGO在解释公司减排承诺、评估切实减排成果以及分析在哪些方面仍须采取更大措施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

而对于学术界来说,科学家仍然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周期性的全球科学评估。同样紧迫的还有跨学科研究,以预测这些混乱的、无政府的监管系统如何发挥作用。包括社科学家在内的科学家需要形成合力,观察社会如何发展,政策改革如何实施,同时对哪些措施能够发挥作用进行评估,从而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技术创新

在巴黎的这次全球气候大会上,从“清洁煤炭”的传播者到太阳能的拥护者,大部分的专家都认为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的办法就是尽快转变全球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并且大部分与会者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全世界将不得不和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说再见。这将是一场投资巨大且史无前例的转变。实际上,在各个产业已经开始运用创新技术改善温室气体的排放。

以农业为例,玉米是美国中西部主要的粮食作物,而ArcherDanielsMidland(ADM)公司则是当地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它的工厂每天都会将成吨的金黄玉米粒加工成数千公升的酒精、食物化学品以及玉米糖浆等。而这全部发酵过程会产生数百万吨的CO2,这也是造成全球变暖首位的温室气体。为此,ADM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在设备中装置盐水蓄水层,其中的多孔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中和CO2防止再次回到空气中。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科学家们正在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新型生物燃料、潮汐发电、可控核聚变和更小更安全的核反应堆。氢燃料电池车“丰田Mirai”刚刚在加州亮相,比尔·盖茨创办的泰拉能源正准备在中国推出自己的先进核反应堆。

创新、布局、降价是一个实施能源创新的体系,相互影响并作用。降价一直是在新能源技术走向大规模应用的一大阻碍。而实际上,促进能源发展的技术还不成熟。以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为例,我们目前还欠缺的是在储备这些能源的能力。并且,在IT技术异常活跃的今天,IT技术还没有真正应用到能源的基础设施中,这些都尚待人们去开发。

尽管不如之前预想的及时,但巴黎协议毕竟摆脱了既往气候大会失败的记录。正如德国环境部长BabaraHendricks所说:“这是史上第一项所有国家都参与的气候决议,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共同参与到节能减排的义务中来。这次气候会议已经达成了它的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功。巴黎气候大会不是结束,而是漫长环保道路的开始。”

猜你喜欢
巴黎气候大会
巴黎之爱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巴黎私厨》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瞧,气候大不同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巴黎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