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洪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淡看时光写春秋
——写在《广西通志(1979—2005)》出版之际
李秋洪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简称为“六卷本”的《广西通志(1979-2005)》今年6月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本来,我已交代几个参编同仁写点随想录或杂记之类的东西,将几年来的编纂经历,尤其是一些细节记录下来,以为后人品味鉴赏。但是几个平时听话的下属都一反常态,不像过去那么乖巧,有的声称事务太多,无暇着笔;有的说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滑头者则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总纂是最佳的亲历者,作为亲历者不应推脱。于是我只得在履行完总纂的职责后,继续操刀,成此随笔,记述编纂这部志书1278个日夜的点点滴滴。
“一部志书,二百多人,三年努力,四年预算,五易其稿,六遍校对,七折八腾,九百万字”,这是拿到成品书的当天,我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发出的一段感言。六卷本作为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及前身广西通志馆)84年历史上修成出版的第一部省级综合志书,前后讨论多次,大约280人参加编纂工作,耗时三年半,连续四年安排预算经费,经历五稿,然后反复校对六遍,虽然出版告成,但是完成不等于完美,心情仍然忐忑不安,担心这九百余万字的志书不能让人十分满意。这也是这段话只到“九”,没有“十”的缘故。当成品书送来的第三天,召开全自治区地方志年中工作会议,会议发给每个市县地方志办公室和每个专志编辑室一部六卷本。看到100多名与会代表喜大普奔地捧着15公斤重的志书去找顺丰快递时,最开心的除了快递员以外,大概就是这些编纂亲历者了。
2012年,在学习兄弟省市经验和反复酝酿后,我与有关同事商量,打算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调整第二轮三级地方志编修计划,同时由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承担编修六卷本。当分别征求几个业务骨干的意见时,他们毫无例外地第一反应就是问我:“那已经布置十多年的80多部专志怎么办?”他们都担心编修六卷本会影响甚至荒废其他专志的编修。其实,由于没有很好地总结第一轮地方志编修经验与教训,将省级行业志/部门志简单等同于省级综合志书,广西第二轮地方志编修计划几乎完全照抄第一轮的模式和工作机制,计划缺乏明确编纂进度要求,没有统一的记述时限,体例框架不一致,更无统一的总纂,以致进度缓慢,各部专志良莠不齐,不少资料数据还相互矛盾。从2000年启动第二轮编修工作起,已经过了12年,完成的专志却寥寥无几,有部分专志甚至根本没有启动编修。如果不改变思路,地方志的编纂进度、质量和完成时限都要受到严重影响,更谈不上对地方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我在多次会议上讲,地方志工作要创新才有出路。为什么明清两代的7部广西通志最长的用了4年,最短的只用了10个多月就编纂完成,我们今天的条件不知比前人好多少倍,为什么却要30年才能完成一部通志(第一轮广西通志编修用了整整30年)?省级综合志书与省级行业志/部门志之间的异同在哪里?经过分析和说服,大家统一了认识,转而赞成在继续编纂有关专志的同时编纂六卷本。庆幸的是,我的前任也是老领导蓝日基,以及晏源源和雷坚等退休领导都非常理解我的想法,爽快地赞成编纂这部志书,认为应该有这样一部篇幅适当、规范统一的省级综合志书。他们不仅表态支持,而且积极参与六卷本浩繁的编纂和评审,蓝日基和雷坚还分别担任政治卷和综合卷的主编。如果没有前人先贤几十年积累的资料与经验,没有一批经历多年编纂实践锻炼的地方志人才,六卷本的编纂有可能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几位在任办领导唐中克、邓敏杰、秦邕江和文崇礼也分别出任经济卷、社会卷、附录卷和文化卷的主编。2014年王艳珍副巡视员调来方志办,也参加了政治卷审验后的繁重修改。由于有了这样强大的组织团队,使六卷本的质量和进度有了可靠的组织协调保障,这才有了后来符合预期的进展与成果。
第一轮地方志编修进度慢,除了缺少经验和力量不足等原因以外,编修工作机制松散、效率低下、难以管控,连统一的总纂都没有设立,是一个重要的内部机制原因。所以在六卷本启动之初,我就提出,要有严格的责任分工和检查办法。此外,每次重要的编辑工作会议如主要工作阶段,都由编辑部编发简报,由曾任县委宣传部长的吴辉军编写简报,通报进度,部署下阶段要求。除了我作为总纂跟各卷主编签订编纂合同,明确任务和时间要求,安排详细工作计划和经费外,还专门制作了六卷本进度表板报栏,摆放在广西方志馆大门口。要求各卷严格按照工期安排进度。各卷的进度以写有完成时间的小红旗标示,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进度,起到督促和鼓舞作用。每一步骤完成后,由社会卷常务副主编张文通知文印员佳佳剪贴小红旗,写上各卷完成的日期,贴到进度表上。外省同行参观时看见都啧啧称赞,因为志书编纂极少这样明确规定具体时间和具体进度要求。进度板报栏一直保留了三年半,直到付印,贴满了小红旗。最后一次贴小红旗时,张文将佳佳剪红旗的照片发到微信地方志群中,还加上一段幼儿教师版的说明:“小红旗,谁乖,给谁贴小红旗……”,酸倒一众微友。各卷常务副主编们在签字付印仪式后特意到进度板报栏前合影留念,据说是为第三轮广西通志留存资料,云云。
理论上,人工同样可以计算出神威或者天河Ⅱ、曙光等超高速计算机运算出来的天气预报方程结果,但是得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等计算出结果已经没有意义了。跟这类似的是,作为一部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省级综合志书,工程量浩大,理论上靠几个人也可以完成,但是肯定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如期完成,且不说质量如何了。所以,新方志编修要“众手成志”。但如何将众人的稿子整合成一部行文规范、风格统一的志书,这是个大难题。对于一些作者深以为得意的篇章或资料,是保留还是删减,有时也颇为犯难。总纂统稿会上争论是常有的事。有的参会者甚至争吵到脸红脖子粗,有一次经济卷常务副主编贾晓霖和文化卷常务副主编梁燕鸣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梁燕鸣甚至指着贾晓霖大声嚷嚷:“贾晓霖,你谦虚点!”最后只得由我敲定取舍。有的内容实在不好定,只得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或推迟几天考虑好再决定。比如,经济卷原有广西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章,但是所写的内容多为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评论和议论,不符合地方志述而不论的体例规范。所以尽管这一章有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但最后还是删去了。“奇闻异事”是社会卷稿中的一个部分,但是所收内容多为第一轮县志所收录的各地怪异自然现象和社会逸闻。有的是由于民众缺乏科学常识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的内容明显不符合现代科学知识,而且这些奇闻异事也并非在全自治区范围内有影响的现象。这些内容收录到严肃的官修省级志书显然不合适。所以,按总纂统稿会大多数人的主张删去。社会调查篇的内容则完全为社会科学调查机构和调查成果,分量也太单薄,没有按原定目标记述广西的社会调查行业。事实上在记述时限内社会调查在广西并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产业,无法作为一个产业或行业来记述。这样其内容就跟社会科学篇重复了。于是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将社会调查机构和成果整合至社会科学篇,不再保留这一篇。有一次,争论很激烈,我不同意贾晓霖等人的意见,拍板确定修改意见后,贾晓霖讪讪地嘟哝:“还是领导的意见英明啊”,坐一旁的综合卷常务副主编韦韩韫常与他一唱一和,赶紧附和:“领导看得远、看得准”,话语中透露出些许无奈和调侃。我不以为然地回了他们一句:“拍马屁能不能有点技术含量?”
在开始编纂工作时,除了少数人参加过综合志书的编纂外,绝大多数人都只有评议和审查验收志书的经验,却从没有亲自编纂过综合地方志书,他们擅长对别人编纂的志书说长道短、评头品足,自己对综合志书的编纂、写作则一片茫然,甚至完全没有经验。有个颇为自信的同事在评审市县志时,经常义正辞严地批评市县志的编纂公文化太严重,而自己写的稿子却大段大段引用公文,有一份自治区条例居然被他引用了10次,另一份条例则被大段引用1500多字,所谓“公文化”莫甚于此。在总纂统稿会上有人开玩笑说这有骗稿费的嫌疑,这不免让人既好笑又无奈。其他一些参加者的写作素质也相去不远。同时,近几年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业务骨干陆续到龄,集中退休,几个业务处的工作都由60后和70后挑起大梁。为了保证六卷本的编纂工作连续性和明确责任,在制定工作方案时,除了指定各卷的主编由在职或退休厅级干部担任以外,各卷还任命了副主编,特别是指定了常务副主编。各卷的常务副主编基本都是业务处60后和70后的工作骨干。尽管他们也没有多少经验,颇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当起这个不知分量有多重的常务副主编。在接下来的3年多里,他们不但要写作、校对,还承担了繁重的编纂和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等工作。由于进度或者质量问题,几乎每个人都被我批评甚至严厉训斥过。各人的反应也不一样。政治卷常务副主编施均显一旦被人指出有错漏,就急急忙忙地翻书查资料,频频点头表示“坚决改正”。附录卷常务副主编韦晓对编纂评审遇到的各种问题则总是小心地反复核对,对比多种资料才试探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小心翼翼地征求总纂和主编的处理意见。文化卷常务副主编唐放明是常务副主编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比我还年长几个月,据说5年前乘公交车就有人给他让座了。他大概是被骂得最多的一个,但他以柔克刚,任我怎么刻薄地训斥,他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岿然不动,甚至没有反应,有时真让人气结无语。与唐放明相反,梁燕鸣、张文和贾晓霖的固执较劲是有些名气的,经常要费很大功夫来协调,有时甚至要摆点儿总纂的架子,不然就没法统一意见进行下去。虽然我缺乏耐心,脾气不好,但这个团队包容了我,任劳任怨任骂,熬夜加班不计其数。有个女同事后来跟人抱怨,头发白了许多,几个男的则诉苦说自己头发掉了好多。曾经有同事提出加班太多,对女同事可否照顾一下,早点回家。我不耐烦地打断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跟我谈照顾女士?现在就是得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此后,再没有人跟我提要照顾女同事的话了。这种态度或许得罪了好些女同事,在关键时刻是会丢选票的。好在我快下课了,也就不大在乎选票了。
现在回过头看,在编纂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中后期,几位60后和70后常务副主编对六卷本项目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的核心作用。通过3年多的编纂实践锻炼,他们很好地完成了六卷本的编纂,堪称广西第二轮地方志当之无愧的业务中坚队伍,在六卷本编纂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在今后的第三轮地方志规划和编纂中也一定会成为广西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支柱力量。在签字付印仪式上,我半开玩笑地说,这部志书之后大约要15年到20年后才会有下部广西通志了。希望在这段时间里,你们要保住地方志事业的家底,不要让地方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东西。如果是那样的话,地方志就真的走到穷途末路了。强势文化用不着“申遗”保护。我相信,有这样一群愿意献身地方志事业的人在支撑,在我们看得见的岁月里,地方志事业是不会潦倒至“申遗”的。
尽管为了如期完成六卷本的编纂任务,200多人夜以继日地辛苦赶工,但是这不等于要放松质量要求。一部质量低下的志书是没有生命力的,跟一堆垃圾差别不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原常务副组长朱佳木曾提出过志书编纂“四快一慢”的要求,也就是工作启动、制定规划和设计篇目、培训队伍和起草志书要快,但是定稿和出书要慢些,要把志书的质量抓起来。六卷本正是这样做的。从启动到拿出初稿,只用了一年。后期的反复修改、总纂和校对,却花了两年半时间。2016年初,我们接到广西社科联的评奖通知,称2015年底以前出版的社科成果可以参加第十四次广西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但是要在2016年3月底以前送交样书。当时审读刚排出的清样后,我和各卷负责人都认为,需要认真细致地校对和核对数据资料,以消除大量的错漏,特别是各种所谓硬伤。不要为了评奖而盲目赶时间,更不能为赶上评奖不顾志书质量。我们宁可不要一个奖项,但必须对历史负责。于是编辑部又花了3个多月,直到6月底才完成前五卷的六次校对,最后一卷蓝样的校对修改,则到7月初才完成并寄往印刷厂。6次校对中有3次是各卷交叉校对。实践证明,这种交叉校对有利于发现由于定势错觉而不易发现的许多错误。有的卷印出样书了还发现有错,为改正一个字花2000多元重印一个印张的事就发生过两三次。经过3年多反复打磨,洋洋九百万余万字的志书终于完成。尽管它不完美,但毕竟是200余人3年半心血的结晶,大家还是有一种敝帚自珍的感觉。
由于校对量大,错过了第十四次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的申报时间。我们跟出版社协商,出版社很慷慨地同意我们的请求,更换了版权页的信息,将出版时间由2015年10月改为2016年3月。这样两年后第十五次评奖时,年轻的参与者们就有可能凭这部志书参评获得一项重要奖励,这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都会起到助推作用。当然,这对我和分管的秦邕江副主任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那时我们都已经过了退休年龄。巧合的是,就在拿到成品书的第二天,接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领导的电话,说根据中央的要求,要调整各超配单位的领导班子,地方志办公室领导班子超配一人,也要调整。分管六卷本的秦邕江因为年龄最大,考虑转为非领导职务。接完电话后,在感叹人生匆匆之余,我不免有点儿自鸣得意:这个时间点真是掐得太精确了。这是不是说明本人似乎有什么过人的预感能力呢?因为当年启动时我定下的时间计划就是做四年预算,按三年半安排进度。结果一个月不差,刚好是42个月准时完成。要不就得换分管领导了。以此看来,本人退休后摆个路边摊,专门从事“科学预测人生”之类的勾当,“钱”途想必看好啊。
在六卷本总纂阶段,为了赶时间,每卷的总纂会议都要加班。第一次总纂花了30多天,第二次总纂花了10多天,一共40多天。总纂时下班后大家不回家,从外面叫了外卖盒饭,吃过后就继续开会,反复争吵、上网搜索、翻书查找、删减修改,活脱脱一群加班狂人。到晚上10点多甚至11点才乘车回家。叫外卖时,热心的会计小韦总会逐个问每个人希望要什么配菜,同时捎带几块肥得滴油的扣肉给几位好这一口的加班者。连梁燕鸣和韦韩蕴两位体型胖乎乎的女同胞也跟着一起大快朵颐。但是再好这一口,吃多了也会腻的。后来一听到扣肉大家就直嚷嚷不要了,以致后来吃扣肉饭成为加班的代名词,闻之色变。然而,年底会计事务所来审计单位财务支出账目时,买扣肉盒饭的钱被认定是违规支出,写进了审计报告里。这不光是令我皱眉头,也让加班几十天的一群人心里很不爽:点灯熬油地干,我们这帮吃货图什么
啊,好像谁喜欢吃扣肉那玩意儿似的……
K29
B
1003-434X(2016)04-0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