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冰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凸显城市形象——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例*
温 冰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基,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应该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彰显城市的文化形象与魅力。中国客家博物馆自筹建以来就致力于发掘和利用梅州客家文化资源,在建筑设计、展览布局等方面紧扣客家文化的中心内涵,并逐渐探索出馆校合作、开发博物馆旅游等方式宣传客家文化,为提升梅州城市形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梅州为更多人所了解和热爱。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博物馆 客家 文化资源
城市形象一般是指城市所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与整体文化感受,是历史与文化的凝聚构成的符号性说明,是城市各种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特质,是城市传统、现代文明的总和特征。①可见,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基和主要内涵,要想真正了解一座城市,就必须了解它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而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还应该最大限度地彰显城市的文化形象与魅力。
梅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保存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如客家方言、客家民居、客家山歌以及客家地方戏剧等。深厚的客家文化传统是梅州这座城市在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时可以依托的重要文化背景,也是中国客家博物馆建设特色馆的最重要的文化支撑。因此,中国客家博物馆自筹建以来就致力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传承与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层面彰显博物馆自身的个性特征,进一步凸显梅州城市形象。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博物馆如何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参与城市文化建设,进而为塑造城市形象提供不竭的动力,是当前博物馆人必须正视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国内首个全面、系统展示客家文化的博物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在对客家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一)因地制宜,构建公园式博物馆
中国客家博物馆选址在原梅州市梅江区造纸厂,厂区周围分布有几座废旧的客家民宅。其中先勤楼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纯厚楼是一座建于1946年的砖木结构二进二层杠楼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达夫楼则是建于民国初年的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客家围楼。设计人员在对博物馆进行整体规划时,因地制宜,对这几座客家民宅进行原貌修复、改造利用,将先勤楼改造为大学校长馆、纯厚楼改造为将军馆、达夫楼改造为客家匾额馆,成为各具特色的分馆。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博物馆选址布局的难题,还巧妙盘活了原有的文化资源,让客家民宅变身超大“展品”,辅助主馆客家博物馆发挥其在整体性博物馆中的枢纽功能。
从城市建设层面来说,博物馆不应该单纯是外地游客领略城市文化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成为本地市民文化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公园式博物馆应运而生。“休闲”和“慢”是梅州这座城市的主旋律,因此,自筹建以来,中国客家博物馆就和梅州这座城市同气相求,提出“园中有馆、馆园共建”的设计理念,勇于打破传统的博物馆模式,与城市公园相结合,构建公园式博物馆。游客既可以在博物馆内享受精神文化大餐,又能在馆区外宜人的环境中休闲消遣,感受客家人文气息。
(二)以城市文化内涵为支撑设计博物馆建筑
我们说,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建筑是城市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这是因为,博物馆建筑里面包含了城市其他建筑所无法具备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因子的渗透又使得博物馆建筑具有极大的象征性,因而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成为一个城市最显著的文化符号。
正因为如此,博物馆建筑只有以城市文化内涵为支撑,实现外在造型与内涵文化的有机结合,才能算是成功的。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建筑不仅在造型上具有客家特色,还蕴含有深厚的客家特色文化内涵,如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外大门,由客家土楼的圆顶、客家水井、叶选平题字“中国客家博物馆”等元素构成。大门内圈采用的是象征客家土楼的圆柱形墙面,外圈是通透的围廊,内外圈组合在一起,寓意梅州客家与闽粤赣、海内外客属地区实为同心圆,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在圆筒墙的中心,设置了一口水井,代表客家文化之源,告诫后人要“饮水思源”,同时隐喻客家先贤黄遵宪先生饮客家水而放眼世界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气魄。
由于其高度的象征性,中国客家博物馆建筑形象被作为梅州城市形象的一个缩影,为众多媒体如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反复采用。
(三)以专题展览的形式解读城市文化
中国客家博物馆在对外宣传和展示时,将客家文化资源贯穿在展览中。如《客家》主题展览,分“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对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进行解读。展览以梅州为原点,向闽粤赣、海内外客属地区辐射,突出梅州“世界客都”的地位。
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的围龙屋,在客属地区均有分布,而又广泛分布于梅州市8个县(市、区),因此,在设计展览时,就以梅州地区围龙屋为展示的重点。如在“地标围屋”展厅摆放的重达数千斤的木梁架,是从梅州客家老民居中拆下来的,梁架旁边配以客家人建房时用石灰、黄泥、糯米饭夯成的三合土墙实物,两者相映成趣;梁架的对面则是由梅州客家乡村建筑师制作的一个巨大的三围围龙屋模型。通过这些实物与模型,观众可以对梅州客家建筑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再加上展板的文字介绍,观众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客家奇妙的建筑设计和精湛的建筑技巧,以及其他客家地区围龙屋的具体情况。
从长远来看,博物馆要想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仅仅依靠游客“走进来感受”是不够的,还应该促使自身“走出去宣传”。在日常运行中,中国客家博物馆高度重视对客家文化的宣传和社会教育,并逐渐探索出馆校合作、开发博物馆旅游等方式,合理利用“他媒体”和“自媒体”平台,让客家文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热爱。
(一)馆校合作
馆校合作是中国客博物馆积极走出博物馆、宣传客家文化的一种尝试。2012年,中国客家博物馆与梅县新城中心小学达成合作协议,到学校举办客家文化讲座和客家文化巡展,向学校师生普及客家文化的相关知识;此后几年,又与华南农业大学、梅县职业技术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免费进行博物馆讲解、客家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
同时,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从2015年始,中国客家博物馆每年免费招募一批“小小讲解员”,对其进行形体、语音和讲解等方面的培训,并让其走上“工作岗位”为广大观众讲解。这不仅让观众收获了独特的参观体验,还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和传承客家文化的使命感。
通过资源整合,不仅促进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而且更好地宣传了客家文化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让客家文化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保护。
(二)运用“他媒体”和“自媒体”平台②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了解客家文化,中国客家博物馆还充分利用“他媒体”(电视、电台、报刊等)以及“自媒体”(网站、微信等)平台向大众传播客家文化。
在“他媒体”方面,与梅州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梅州编辑部、梅州电视台、梅州广播电台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对博物馆动态进行实时报道和宣传,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据粗略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台湾东森亚洲电视、梅州广播电视台等电视媒体播放客家博物馆宣传片、专题片或制作专题广播电视节目50余次;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梅州日报》等报刊刊登专题报道文章300多篇。
在“自媒体”方面,中国客家博物馆开设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并在各展厅配备触摸屏电脑,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内容更新及时,观众可随时查看博物馆相关动态、了解客家文化相关知识。另外,定期出版馆刊《客家文博》,并向国内外各相关单位、海内外客属华侨华人及热爱客家文化的读者免费赠阅。由于《客家文博》拥有正式出版刊号,且已成为“中国知网”、超星域出版、维普等数据库的全文收录刊物,因此《客家文博》逐渐成为文博工作者、大学教授、研究生等发表学术论见的重要平台。
通过运用“他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中国客家博物馆不仅为梅州客家文化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无形中也提升了梅州的城市形象,提高了梅州的知名度。
(三)开发博物馆旅游
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产品之一,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博物馆是游客了解城市文化的最便利的途径,也是人们感知城市形象的一个最直观的方式。因此,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博物馆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和旅游形象。
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着重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而中国客家博物馆高度浓缩了梅州的城市文化底蕴,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自然成为梅州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与文化地标。为使博物馆的旅游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在旅游开发上,中国客家博物馆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与旅游部门、政府部门的沟通,扩大辐射力
利用梅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的大好背景,与政府部门携手,大力推广博物馆在旅游方面的优势。同时,做好各参观旅行社、公务团体、社会团体的讲解接待,确保讲解质量。现中国客家博物馆已被纳入客家文化之旅线路、梅州“十八景”之一、自驾游推荐路线等,是游客来梅州旅游的必经之地。
2、与梅州地区特色产业合作,发挥博物馆旅游效应
博物馆与企业合作是一个双赢的方式,博物馆能够给企业提供文化支撑,反过来,博物馆又能通过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中国客家博物馆与客家特色企业合作成立游客服务中心,开发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产品,如客家话学习读物、客家竹木制品、客家服饰、客家土特产、围龙屋模型等。游客参观完博物馆,将这些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带回家,不仅能拉近游客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把对客家文化的认同也一并带给了身边的人,使博物馆的旅游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正所谓“观众带走一件文创产品,就是博物馆文化价值和影响力的一次成功输出”。③
综上所述,中国客家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梅州的城市文化建设,并把城市公园建设、古民居保护结合在一起,将客家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对彰显梅州的城市文化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陈尚荣、张可.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传播以南京市调查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6):2.
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将媒体分为“他媒体”“自媒体”,前者指媒体从业者为他人制作的媒体,后者指大家都可以制作的媒体。
③张磊.用什么纪念品把博物馆珍藏[N].杭州日报,2015-7-3.
[1]陈淳.从现代主题公园模式探讨中山舰旅游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思路[J].中国博物馆,2008.
[2]广东客家博物馆尽显客家文化“高峰”[N].南方日报,2008-4-8.
[3]徐湖平.博物馆与城市形象[J].南通大学学报,2005(21/4).
[4]李志勇.地方博物馆应有效利用和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以台湾兰阳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新论,2013.
2015-10-28
温冰,女,广东梅州人,任职于中国客家博物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客家方言与文化。
*本文系201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年会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