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霖 柳玉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7)
沪上企业援八桂
——改革开放前广西工业最大规模引进设备、技术和人才纪实
贾晓霖柳玉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1956年开始,上海与其他兄弟省市支持和帮助广西的工业建设,大东印刷厂等26家企业搬迁到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市安家落户。这是广西改革开放前最大规模引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填补了广西工业的许多空白,为广西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广西工业;上海企业;搬迁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全国最先进的工业城市上海热情地支持和帮助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发展工业。上海大东印刷厂等26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连同家属共8000多人,克服各种困难,搬迁到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市安家落户。这是广西改革开放前最大规模引进设备和人才。这些工厂迁到广西后,填补了广西工业的许多空白,在技术、设备、人才、管理方面为广西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广西有709家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厂矿和8万多户个体手工业。全省农业总产值10.4亿元,工业总产值2.2亿元,工业总产值约为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除有色金属冶炼、森工采伐和几处小煤矿外,还有17家总装机容量不足1万千瓦的小电厂。日用工业品除火柴可供需求外,其余几乎都从外省调进。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因为广西不是国家重点投资地区,安排给广西的基本建设投资只有1.69亿元(不含在广西的中央直属基建项目投资)。全国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只有3项安排在广西,即国营西江机械化农场、装机容量为2500千瓦的南宁电厂、日处理甘蔗1500吨的贵县糖厂。
1955年,广西壮文推广委员会提出要在两年内实现壮文扫盲要求,但当时广西几乎没有书刊的印刷能力,中小学课本都是依靠湖南、广东等省协助印刷和装订。为了发展广西的文化教育事业和推广壮文,广西省政府向中央打报告,请求支援建设一家能够承担书刊排版、印刷和装订的综合型印刷厂。国家出版总署把这个任务交给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出版局研究决定,把上海四大书局之一、创建于1916年的大东印刷厂迁往南宁,支援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广西党政领导非常满意,委派省委常委、桂西壮族自治州州长覃应机担任建厂的筹备主任,立即着手筹建新厂。1956年12月,原大东厂厂长芮新、书记陶祖章等分三批扶老携幼离开上海到南宁市安家落户。12月15—29日,迁厂物资分两批在上海向广西方面移交,1957年1月运抵南宁。1957年3月10日,由上海支边职工和广西本地职工共200多人组成的广西民族印刷厂正式开工投产。广西民族印刷厂建成投产后,所有壮文书刊、《壮文报》《壮文识字课本》和壮文干部培训班教材都能及时印制出来,有力地推动了壮文普及事业的发展。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对广西工业的落后状况深有感触,他对广西省委负责人说,广西工业发展慢了,要加快!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中央做出沿海工业城市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决策。在中央的支持下,广西得到兄弟省市的积极援助,有的支援机器设备,有的支援工程技术人员。辽宁、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省市以及武汉、成都等城市先后派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广西,支援广西的工业建设。
1958年初,国家决定在广东茂名地区建一家大型炼油厂,同时建造一家年产1万吨的金属结构制造厂,为油城的开发建设服务。经实地考察,决定将金属结构制造厂建在交通便利的柳州。同年9月,国家建筑工程部与上海市委达成迁厂协议,决定将上海市华东钢铁建筑厂的设备和一半人员以及西北金属结构厂的一部分迁往柳州市。11月,上海市华东钢铁建筑厂527名职工连同家属陆续从上海迁来柳州,同时带来了47台机器设备。1959年2月1日,工厂定名为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1960年更名为柳州建筑机械金属构件制造厂。1963年,更名为柳州工程机械制造厂。设计生产规模为建筑机械和金属构件各1.5万吨,基建投资2500万元。1959年初,借用柳州铁路局的房屋生产氧气供应柳州市工业企业,同时承接柳州钢铁厂两座255立方米炼铁高炉的建造任务,在半年时间内就建成两座广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近代化炼铁设备,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9.83万元,实现利润60.17万元。1960—1961年,该厂完成西津水电站1000多吨闸门的制造任务。
1960年1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主席韦国清前往上海,与上海市委书记曹荻秋协商援助事宜。面对广西的求援,上海市委、市政府一再表示:广西需要什么样的工厂就提出来,我们能解决的一定解决。上海支边企业的干部职工以国家利益为重,“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把支援广西当作一项光荣任务,宁愿舍弃繁华的大都市,奉献一生,支援广西建设。上海市确定支援广西16家工厂,包括罐头、糖果、橡胶、钢精、服装、皮革、针织、制药、制锁、油漆等厂。同年2—5月,上海市16家工厂向广西大迁移,随迁职工1672人,家属3086人。如生罐头厂原来协议迁厂职工314人,实际迁来390人;唐拾义药厂协议迁厂职工208人,实际迁来256人。其中迁往南宁市的有7家工厂,包括如生罐头厂、合众橡胶厂、大中华钢精厂、华记糖果厂、第三衬衫厂、东华制革厂、友谊皮革厂等,即后来的南宁市罐头食品厂、南宁市橡胶厂、南宁市钢精厂、南宁市糖果食品厂、南宁市衬衣厂、南宁市制革厂、南宁市皮鞋厂。迁往柳州市的有3家工厂,即协平漂染厂、瑞丰祥内衣厂、万里袜厂,3家工厂迁到柳州后,与新建的柳州市针织厂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市针织总厂。迁往桂林市的有4家工厂,包括唐拾义药厂、金星皮件厂、东方玩具厂、刘永新锁厂(由5家锁厂合并而成),即后来的桂林市制药厂、桂林市皮件厂、桂林市纸制品包装总厂、桂林市锁厂。迁往梧州的有跃进化工油漆厂、英雄皮革厂,即后来的梧州市造漆厂、梧州市皮革制品厂。
为迎接上海市支边企业,自治区拨款160万元为上海市16家企业建造厂房和宿舍。针对上海市支边企业职工普遍关心的工资福利、家属迁移、迁厂费用、财务结算、资产处理、协作关系及协商办法等方面的问题,自治区党委决定,凡是上海市到广西支援建设的工人,可以享受以下政策:工资待遇不变,保留上海市工资类别(上海市的工资类别高于广西);家属可以随迁,农村户口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合乎条件的可以吸收当工人;技术工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级;住房条件要尽量搞好。上海市支边职工来到广西,受到4个城市的领导和人民的欢迎。宿舍不够,广西工人腾出自己的房间;行李未到,广西工人送来了蚊帐、被子。在南宁市明秀路至秀灵路一带,南宁市糖果食品厂、南宁市钢精厂、南宁市衬衣厂和广西民族印刷厂等上海市支边企业连成一片,被当地居民冠以“小上海”“上海区”之称。此后还有为数不少的技术工人和干部前来支援广西建设。1964—1965年,广西还先后组织216家企业的983人到上海市对口参观学习。
1965年7月,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韦国清第二次赴上海市,向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请求再支援广西一些工厂,得到支持。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主任江平秋带领轻工、机械等行业的10多位同志赶赴上海办理迁厂事宜。自治区经委会同上海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工业生产委员会协商,做出《关于上海支援广西工业建设的会谈纪要》,上海市向广西迁出6家工厂(包括部分迁出的厂在内),即俭风螺丝厂、电线电缆厂、恒业帆布厂、庆祥针织厂、美丰漂染厂、鸿丰棉纺厂。其中俭风螺丝厂、恒业帆布厂和压延设备及人员为第一批,1966年上半年迁出,后3家厂作为第二批。同时还引进一批技术骨干到南宁合成纤维厂、南宁绢纺厂、南宁电线厂、桂林绢纺厂、田阳绢纺厂、河池东江棉纺厂等企业工作。
1966年4月7日,化工部根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需要,调整橡胶基地的布局,下达《桂林乳胶制品厂等三个项目设计任务书的批复》,决定在桂林市筹建桂林乳胶制品厂。1967年4月,化工部指示桂林乳胶制品厂筹备处和桂林橡胶制品厂筹备处合并办公,计划两厂合并。同年10月,化工部要求桂林乳胶制品厂和桂林橡胶制品厂分开扩建,两厂又各自开展筹建工作。1969年两厂投产。其中上海市橡胶工业公司派人来广西参加桂林乳胶厂的筹建工作(负责对口技术支援的还有广州十一橡胶厂),上海市乳胶厂105名职工迁入桂林乳胶厂,带来了6台设备;桂林橡胶制品厂由上海市橡胶一厂、二厂、四厂、五厂的225名支边职工和沈阳第四橡胶厂的20多名职工组建而成。
1966年7月12日,上海市俭风螺丝厂和翔华螺帽厂迁往柳州,88名职工及两条生产线全套设备随迁,组成生产标准件的企业,定名为地方国营柳州市标准件厂,后改称柳州市标准件总厂。同月,上海恒业帆布厂迁往柳州市,改名为柳州市帆布厂,1978年改名为柳州织布厂,后改名为柳州市第三棉纺厂。
迁厂初期,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来自上海市的干部职工遇到种种严峻的考验。生活方面,吃、住、行不习惯;气候炎热潮湿,蚊虫多;工厂大多地处郊区,交通不便,购物、就医、孩子入托和上学难等。生产方面,厂房简陋,条件差,原材料和资金紧张,开工不足,可谓创业维艰。南迁干部职工战胜各种困难,积极争取资金,组织原材料,争取生产任务,努力发展生产,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比学赶帮超,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愈来愈红火。在改革开放以前,上海市支边企业在广西这块南疆土地上牢牢地扎下根,开花结果,成为本行业中有影响的骨干企业。支边企业带来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工艺、管理经验和人才,使广西工业的发展有了较高的起点,很快形成自身“造血”机能,促进了广西工业的进步。
南宁市罐头食品厂和南宁市糖果食品厂的投产,使广西食品工业具有了出口罐头的生产能力。为了保证生产原料,南宁市罐头厂先后扶持发展菠萝、青刀豆、马蹄、蘑菇等10多个品种的原料基地,到1985年已发展到南宁市周边的8个县(市),面积达3万多亩,对持续、稳定地扩大生产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60—1999年的40年间,使农民增收5.02亿元,青刀豆被南宁郊区农民称为“发财豆”。
上海市支边企业生产的民用和军工产品,丰富了人民生活,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的需要,打造出一批响当当的名牌产品,如象山牌菠萝罐头、青刀豆罐头、壮锦牌女用胶鞋、金星牌皮具、龙鱼牌油漆、山水牌锁具、荷花牌糖果等。
1970年,广西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开始居于首位。1978年全自治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9.9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36.7倍。
改革开放后,上海市支边企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老厂又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有些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骨干企业。
广西民族印刷厂一直是广西最大的一家书刊综合印刷厂,多年来其生产总值、实现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三项经济指标高居广西同行业之首,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发展成为广西机械工业“四大金刚”之一的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1971年9月改称柳州工程机械厂,1989年成立柳州工程机械集团。1992年底实行股份制改组,1993年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广西第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公司生产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产品出口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2005年出口整机870台,创汇3600万美元;2006年出口整机1455台,创汇6187万美元;2007年底总市值196.68亿元。
1988年桂林乳胶厂率先在桂林市及全国乳胶制品行业中荣获“二级企业”称号。桂林橡胶制品厂是中南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橡胶制品厂家、化工部重点企业之一,与桂林乳胶厂一起成为桂林南方橡胶工业集团公司(该集团公司是国内十大橡胶工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三大橡胶制品出口基地之一)的核心企业成员。
1994年11月,南宁罐头食品厂改组为南宁罐头食品有限公司。2000年,南宁市衬衣厂进行改制,成立南宁紫苑服装有限责任公司。
[1]上海支边企业在广西[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2]广西著名企业创业史第一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谢之雄主编.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大事记(1949-1985)[Z].1986.
[4]广西通志·机械工业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5]广西大百科全书(经济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K291/297
B
1003-434X(2016)01-0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