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镜》 1月16日
在难民问题上,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高举“欢迎文化”的大旗,并且在难民危机爆发之初,获得了多数德国民众的支持。而随着事态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年夜发生的“科隆事件”之后,德国民众的安全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国家都没贯彻最基本的权利。德国为这些逃离内战的叙利亚难民提供避难与保护的正确性虽毋庸置疑,默克尔对于封锁边境的迟疑也能让人理解,但她的“欢迎文化”已经不再获得民众的赞赏。对于很多民众而言,默克尔并没有将这些难民带入正轨,其一直主张的“欧洲方案”如今也陷入了死胡同。即使在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内部,对默克尔的批评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党内议员要求加强边境的管控,并且在接收难民问题上设立上限,甚至很多一直支持默克尔的党内议员也开始质疑其难民路线,默克尔所在党的姊妹党基社盟已经威胁在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进行违宪申诉。在德国联邦议会内部,“我们必须在默克尔领导下解决难民危机”这一曾经的共识已然发生改变,一些议员已经考虑B计划,即“我们必须解决难民问题,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没有默克尔”。
【美】《外交事务》 1/2月
在财富和收入的问题上,人们更倾向于和周围的人比较,而不是和住在遥远他国的人比较。因此,法国人更在意邻居的收入比自己高,而不会关心中国人每个月拿多少钱。即便如此,对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进行全局性考察仍然是有必要的。目前,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要远远超过国家内部,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平等的世界上。自1988至2008年,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1%的人群收入增加了60%,而最贫穷的5%收入毫无变化。收入提高最大的是世界各地的精英阶层:富裕国家的金融和企业行政人员,以及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大批新兴中产阶级。谁错过了这一切呢?是生活在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地区、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人们。而在德国、瑞典、丹麦、日本等在传统上秉承平等主义的国家,贫富差距也有所增加。未来,在一些分化的社会里,富人会生活在封闭式社区里,几乎和穷人完全分开,穷人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无法理解的,反之亦然。
【美】《纽约书评》 1月14日
自2007年以来,巴勒斯坦形成了事实上的分治局面,哈马斯控制加沙,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在加沙,180万人生活在25英里长、8英里宽的狭小地带,一面是海,另外三面被以色列包围,人员和物资进出均受到限制。过去一年,加沙有2205人死于和以色列的战事,包括551名儿童和283名妇女。而现在,因为ISIS的渗透以及与哈马斯的矛盾,加沙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哈马斯的全称是“伊斯兰抵抗运动”,ISIS认为,哈马斯是叛教者,因为它居然和以色列谈判并同意停火。于是,ISIS在加沙的支持者向以色列发射火箭以破坏停火,以色列予以还击,造成了更大的伤亡。目前,加沙的一些奉行更极端伊斯兰教义的萨拉菲派武装组织已经宣布效忠ISIS。哈马斯的应对办法是让萨拉菲派酋长去劝说同一派别的武装人员,让他们相信ISIS对伊斯兰教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这又会得罪ISIS,让这些酋长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法】《焦点周刊》 1月14日
法国哲学家阿兰·芬克尔克霍特曾在2013年出版过一本书《不快乐的身份》,探讨少数族裔移民不认同其作为法国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在融入法国社会及文化整合过程中遇到障碍,由此产生一系列冲突等问题。而法国前总理、现任波尔多市市长阿兰·朱佩提出“快乐的身份”概念,作为共和党成员,他关注到部分少数族裔移民认同法国国民身份,他们接受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共和国价值观。一位是法国人喜爱的哲学家,一位是极受欢迎的热门总统候选人,两位阿兰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政治观点,他们在1月13日就教育、政教分离、少数族裔、公共安全、国民身份认同等诸多问题展开了一场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