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剑翔
怎样把新闻写得活一些、有吸引力一些——关于新闻采写的一些思考
蒋剑翔
新闻到底怎么写,唯有勤观察、勤思考,抓细节、抓特色,时刻看到那个“不一样”,笔下写出那个“不一样”,新闻也许才会有受众,才会有吸引力。
新闻;文化;细节;发现;眼光;吸引力
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①新闻作品也是文章。水无常形,文无定法。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也同样没有一篇相同的新闻。新闻怎么写,怎样把新闻写得活一些、有吸引力一些,我做了20多年党报记者,也一直在摸索中。最近整理过去的新闻作品,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札记,也算是一些思考。
认识一个地方,最好的切入点是什么?是文化。最能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也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标签和名片。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广义的文化,覆盖物质、制度、精神几个层面,当然也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囊括在内。认识一个地方,固然可以从狭义文化切入,但更多情况下是从广义文化感受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为期10余天的欧洲之行中,多次阐述中国文化,展示东方大国的文化底蕴,传递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为中欧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文化桥梁,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文化最能沟通心灵。古人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对外交流中,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定力,秉持包容、开放的精神,让文化成为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和巨大软实力;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册“中国读本”,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使者,有了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才能更好地搭建起沟通心灵的文化桥梁。
永州历史文化丰厚,种类繁多,有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碑刻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等,影响广泛而深远,可统称为潇湘文化。永州是潇湘源头。潇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与湘楚文化、湖湘文化相对应,其内容博大精深,浩瀚无边。
2011年8月,由永州市恒远公司设计制造的亚洲最大最先进轴伸贯流式发电机组出口泰国,泰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公使衔参赞一行来到永州,市上领导亲切会见。首次见面谈些什么好呢?当然是永州文化。文化是桥梁,是最容易沟通的。就如我2001年第一次去北京拜访梁衡,什么也没说,就说了柳宗元,说了《永州八记》,说了《捕蛇者说》,结果竟把大名鼎鼎的梁衡给打动了,两个月后梁衡千里迢迢来到了永州。文化很神奇,各地的文化都不一样,因而永远都是有吸引力的。
市上领导与泰国参赞谈得很轻松,很愉悦,永州文化成了会谈的主题和最大亮点。市内几家媒体对会谈进行了报道,但都是程武化的报道,无特色可言。整个会谈我一直在场,并做了认真记录,作为会谈的采访者和见证人,我觉得应该对会谈作一个较为详细、准确的报道,于是在同事发出消息之后,我头版头条再次推出了一篇新闻特写《市委书记向泰国参赞“推销”永州文化》。据说这稿子的反响比消息要好得多,几年后还有读者提起它。抓住文化,打出地域名片,不失是确定报道选题的最佳选择之一,尤其有涉外报道时更应如此。
现在记者很多,似乎人人都可以做记者。但如何做一个好记者,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有的人做记者一辈子都平庸,有的人做记者三五年就颇有名气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做记者究竟什么最重要呢?有人说腿最重要,脚板底下出新闻。有人说脑子最重要,新闻都是思考出来的。有人说知识最重要,知识就是力量。有人说经验最重要,吃一堑长一智。而我以为,记者的眼光其实是最重要的。这眼光,当然不仅仅是指眼睛,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以及在某一时刻对某种事物趋势准确预测的能力。只有先看见了、判断了、预测了,才有可能会写出新闻。若没有看见,没有眼光,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判断失误,就是博士后也无法写出好新闻的。这个眼光,不要求把事物看全、看高、看大,而是要看到事物独特的地方,看到事物的那个“不一样”。都是一样的东西肯定难以成为新闻,只有不一样的东西才是好新闻。“不一样的东西”有新鲜感,受众当然喜欢。
我国古籍浩如瀚海,不可斗量,属于地名专著的却寥如晨星,含有地名内容的绝大多数信息散落于各种古代文选中,至于地名命名原则更是大海捞针,然而正是由于陈桥驿先生的深入探求,才确立了我国古代著作中出现的地名命名原则。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曾出现过一种“卖粮难”现象,农民种的粮食根本卖不出去。我在农村工作过,对农民“卖粮难”非常焦急,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一个大热天,我去农村采访,跑了几家粮库,都是看到农民排长队售粮。可去到一个叫长岭乡的地方,却看到农民种的新粮相当走俏,几家单位争着收,且价格一天一个样,节节攀高。一个地方,一边是“卖粮难”,一边是“卖粮贵”,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一问才知道原来“卖粮贵”绿于“优质稻”。长岭乡今年首次试种了800亩“湖南软米”,并扩种湘糯、杂交糯1880亩,均获得好收成。这些优质米省内外市场非常畅销,是粮食经营部门的抢手货,不贵没有道理。同样是种粮,因为长岭乡和别的地方这年种的不一样,结果卖粮的境况也就大不一样了。这个“不一样”,对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品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抓住这个“不一样”,我迅速写出一篇非常实在的特写《长岭乡,优质稻走俏》,不仅本报加编者按发了头条,还被省报发在了报眼。于“卖粮难”中发现“卖粮贵”,你看看,仅仅因为抓住了一个“不一样”,新闻写出来就是“不一样”。
有人说新闻是一门关于发现的学问,我非常赞同。有发现才会有新闻,没有发现新闻无从谈起。做记者需要十八般武艺,更需要一双慧眼,能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从一样中发现不一样。只有时刻看到那个“不一样”,我们的新闻才会有受众,才会有吸引力。时刻看到那个“不一样”,既是记者的能力表现,同时也是记者的职责所在。
有这样一个故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展开决战,此役将决定英国王位新的得主。结果,国王因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少了一颗钉子而“马失前蹄”,导致溃不成军。绝望中的国王挥剑长叹:“上帝,我的国家就毁在了这匹马上!”战后,民间传出一首歌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此乃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也。
著名作家孙犁在《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中说:“古代史家,写一个人物,并不只记述他的成败两方面的大节,也记述他日常生活的细节。”细节决定一部作品或一个人物塑造的成败。细节虽小,却能影响全局。我们在写新闻作品时,尤其在写以现场感见长的新闻特写时,一定要重视细节描写,通过一个一个真实、生动的细节,把人物写活。上世纪90年代,国家可不像现在这么有钱,每年都要开展一次“爱国储蓄月”活动,领导带头把钱存进银行。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报道?我选择了一个最佳时间节点——“爱国储蓄月”活动的第一天。正巧这一天地委、行署主要领导都参加储蓄。储蓄活动无任何仪式,正常存款,填填单子,数数钱,很简单,如何写却非常关键。我早早到了活动现场,留心领导们的一言一行,仔细观察,只能从细节上入手,尽量写活每一个主要领导,写出特色来。如写地委书记,主要写出他对这个活动的高度重视,我写道:“上午8时10分,上班的铃声刚刚响过,储蓄点便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再写了他关于“爱国储蓄非常有意义”的一段讲话。行署专员平时说话幽默风趣,我则着重写了他与银行工作人员一段对话的情景:“卞专员,你是地农行今天迎来的第一位领导,不知专员存多少钱?”营业部主任高兴地问。“我是一个穷专员,今天把家里的3000元家底全部搬来存上。”卞专员一边幽默答话,一边填写存单。“存多长时间呢?”“时间长一些好,既能支授国家建设,又能多得一些利息。”在场的人都被专员的“精打细算”逗乐了。由于有细节、有情景、又有特色,一个简单的储蓄活动终于被写出了新意,并且还写活了。
新闻不是空中楼阁,不是风车架子,写活细节,新闻也就有了血肉,也就自然饱满了,自然立起来了。
把一场普通的知识竞赛,与风起云涌的奥运会联系起来,无疑是新闻的一大亮点。以奥运会吊起读者的胃口,点燃读者的阅读欲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记者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被派去采访,却发现这新闻原是一件很小的事,或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是写还是不写,写又如何去写,往往非常纠结。有能力的记者一般不怕题材小,借题发挥总能写出好新闻。能力弱的记者大多是靠题材吃饭的,题材小了可就害苦他们了,往往两眼抓瞎。
地区供销系统举行首届庄稼医生知识抢答赛,说实话并不精彩,许多题目选手们都答不出来,甚至还常常卡壳。领导安排我去采访,我带了一个实习生去。比赛结束,我问实习生有什么感触,他说太差了。问他能否写出一篇现场短新闻来,他摇摇头。没办法,我只能自己披挂上阵。
学会联想与对比,新闻也许就能上一个档次。
一般比较重要的会议,除了主题报告之外,都会安排一定时间的讨论。讨论些什么呢?当然是围绕主题报告谈认识、谈感受、谈打算、谈落实。会议开得好不好,讨论很重要。因此,对于会议讨论的报道,常见于报端的就是“讨论侧记”。
这类讨论侧记我做记者时写过不少,写来写去很难有所突破。我一直认为讨论侧记是一种边缘性文体,一种杂交文体,有些像消息,但比消息要生动一些;有些像通讯,但比通讯又呆板一些;有些像特写,但显然又比特写杂乱了一些。有人把她写得很像消息,有人把她写得很像通讯,似乎都没有错。而我则习惯于把她作“准特写”来写,尽量写得现场感稍强一些,结构新颖一些。然而囿于内容的需要,讨论侧记不可能有太多的描写、议论和抒情,讨论讲话也只能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虚构和浪漫,你再怎么努力写,写来写去也还是一篇会议稿。
采写讨论侧记,我谈不出什么新鲜体会,感觉有三点比较重要:一是不能偷懒。记者必须全程守候会场,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做好记录;二是胸有主题。报道者要首先领会好会议的基本精神,知道该记什么、该写什么;三是善于捕捉。捕捉与会者的神态和精彩发言,捕捉新的信息、新的动态,能够从每一个人的高谈阔论中拎出最精彩的几句话。讨论侧记说到底其实就是一门组合的艺术,会议讨论有长有短,发言者有多有少,你能从会海中淘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和发言,并能把她巧妙地组合起来,这就是你要做的全部工作了。至于稿件精不精彩,一看会议质量,二看你的手上功夫了。
新闻特写是新闻的一支轻骑兵,是介于消息与通讯之间的一种写作体裁。它往往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最富有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对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加集中、更加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新闻特写姓“新”也姓“特”,一般具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注意渲染与烘托气氛,很容易使读者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效果。新闻特写贵在“特”,其写作以“特”见长,要求抓特点、抓特色、抓特别之处,着重选准富有典型意义的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情节、一个镜头,加以特写镜头式的“放大”,内容集中于一点,描写着力于细节,事件呈现于现场,给人以如临如境、如闻其声的美妙感觉。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特写在版面上常常被加以突出处理,或加粗标题字体,或围花边,特别引人瞩目。
对于重要领导人的活动,在抓好综合消息的同时,不妨留一个心眼,瞅准机会逮上一条活蹦乱跳的新闻特写。省长来永州考察工作,要走要看的地方很多,当然不是为了看一个地方的群众歌咏会。然而谁也没想到,当永州市直单位的群众歌咏会帷幕即将拉开之时,已舟车劳顿几天的省长竟准时走了进来,并带头鼓掌。省长看节目时肯定不能多说话,但省长一直颌首微笑、不时用手打着节拍、不时赞赏几句的情景,还是被记者观察到了。出席群众歌咏会,这完全是省长考察之外的一个“小插曲”,可以报道,也可以不报道。但这样的“小插曲”非常难得,弃之实在太可惜,并且有场面、有情景、有语言、有气氛,更有意义,稍许着墨几句,就是一篇精彩的新闻特写。你说这稿子我能不写吗?
在有特点、有特色、有特别之处的场合和地方,记者一定要瞄准新闻特写,敢于出手。要知道,一篇好的新闻特写,往往胜过10篇平庸的“本报讯”。
注 释:
①见《致赖少麒信》,《鲁迅全集》第21卷,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273页。
(作者系湖南永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G212.2
A
CN61-1487-(2016)01-2-0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