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丽
(安徽省歙县杞梓里镇林业工作站,安徽歙县245200)
歙县英坑山核桃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治
洪晓丽
(安徽省歙县杞梓里镇林业工作站,安徽歙县245200)
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是我国特有著名干果和木本油料作物,主产于皖浙交界的清凉峰天目山区,其经济价值极高。歙县是山核桃传统栽培主产区之一,具有适宜山核桃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悠久的栽培历史,且歙县山核桃粒大壳薄、果仁肥厚、含油率高,其中钾的含量为所有干果之首。山核桃是黄山市歙县继茶叶、蚕桑后的第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也是杞梓里镇、三阳镇、金川乡、岔口镇、武阳乡、新溪口乡等6个乡镇10多万林农的“摇钱树”。 据调查,英坑村600多户农民,仅山核桃一项收入,户均达1.5万元左右。该村林萌川组,户均收入高达3.3万元。几个山核桃种植大户,收入更达到10万余元。目前,全县山核桃栽培面积已超过6666.7hm2,产量1.2万t,产值逾亿元。
歙县杞梓里镇英坑山核桃基地今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第二批全国核桃示范基地,是目前黄山市唯一的国家级山核桃示范基地。 安徽歙县英坑山核桃基地,主要由歙县山野山核桃专业合作社等承建,该合作社理事长洪爱娟为县农民创业带头人、县十大杰出女性之一、先后被评为市、省和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该社现有会员523名,合作社着眼于实现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林农增收、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机制。
歙县英坑山核基地中心区规模220hm2,基地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辐射带动周边面积666.7hm2、带动农户数3018户。近3年基地内山核桃干果亩产量平均稳定在200kg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商品果率95%以上,亩产效益达到8000元以上,成为产区林农主导收入,占林业总收入的70%以上。以该基地为原料,合作社与黄山市山野土特产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爱娟”牌山核桃系列产品和产品品牌,先后获得了“黄山市知名品牌”“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品牌奖”“黄山市著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第五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优质奖”等多种荣誉。歙县英坑国家级山核基地建设成效,对全市山核桃产业基地的高效、示范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山核桃等经济林产业的健康发展。
歙县随着山核桃面积、效益的逐年增加,广大林农对病虫害防治的意识越来越强。杞梓里镇英坑村槐竹组43岁村民黄惟义告诉慕名而来“歙县英坑国家级山核桃示范基地”取经学习的朋友们,除天气关系,病虫害是影响山核桃产量的重要因子,由于管理科学,防治及时到位,这几年来山核桃产量平稳上升,去年他家仅山核桃一项收入达12000多元,这在村中还是算少的,多的农户一季山核桃下来可收入50000~60000万元。同时山核桃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也从刚开始粗放到细致,各项经营管理技术也日渐成熟,适时科学地开展山核桃病虫害防治可以起到保护树林,促进生长,增加产量等作用。下面,我们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把山核桃等经济林病虫害秋冬季防治主要方法措施作以介绍。
每年秋冬季节,利用山核桃休眠期防治病虫害,既省工省时省药,而且防治措施、技术等简便,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山核桃等经济林的病虫害防治中,应注重促进其林木的健康水平,改进施药技术,加大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的比重,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残留与污染。其防治病虫害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把病虫害防治当成一个病虫控制系统来处理,在林木的生产、栽培、管护等各个环节,妥善调控林木、病虫、环境(含天敌)三者之间的关系,压低和控制病虫种群,使其不成灾。二是坚持管理措施为主的原则。着重从浇水、施肥、整枝,及时清理病叶、枯枝和病株残体,搞好果园卫生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促进树体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虫性,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任何预防控制措施都应以不妨碍人体健康,保障人身和有益生物的安全为第一。
在皖南地区11月上中旬,山核桃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果园内的各类害虫和病原菌停止活动进入越冬状态。在这段时间进行防治,则效果明显。特别是对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减轻翌年的防治压力,确保来年山核桃产量与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山核桃树体越冬的主要病虫有山核桃溃疡病、山核桃刻蚜、红蜘蛛、咖啡木蠹蛾、深褐拟叶螽等,可使用铲除性药剂防治,因休眠期的树抗药性较强,防治时应适当提高防治浓度;山核桃花蕾蛆、油桐尺蠖、叶甲类等害虫在土壤中越冬,可以采取土壤施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这一阶段重点防治对象主要有山核桃瘿蚊(花蕾蛆)、山核桃干枯病、山核桃食叶性害虫、山核桃枝枯病、山核桃蚧虫(主要种类有:桑白盾蚧、枣大球蚧等)。
2.1生态防治方法与措施
山核桃等落叶经果林秋冬季进入休眠期后,其病虫害防治是以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重点以阻止害虫上树、人工清除和诱杀为主。
2.1.1秋冬果园清理。残枝落叶果园内的残枝落叶、杂草等为山核桃主要病虫的越冬场所。秋季必须彻底清除山核桃等经济林中的残枝落叶、落果和杂草,剪除因山核桃枝枯病、刻蚜、蚧虫等所致的病虫枯枝, 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的褐斑病、灰斑病等病菌和害虫。同时对所剪除直径大于3cm的病虫枝和枯枝,剪伤口应使用波尔多浆或接蜡等及时作保护处理。
2.1.2秋冬深翻园地。秋冬土壤深翻,可破坏土壤中各种害虫巢穴,或将害虫卵、茧、蛹等翻到地表冻死、干死或被鸟类等觅食掉。并可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冬季保水保肥的能力;秋冬季结合松土施肥将辛硫磷颗粒剂撒入林地后浅锄用土覆盖, 可以杀死在土中过冬的虫卵、虫蛹,用这种方法防治花蕾蛆等效果明显。
2.1.3冬刮树皮防病虫。红蜘蛛、卷叶蛾类害虫及腐烂病病菌,多在树皮缝隙中越冬。使用锋利的小刀纵切深褐拟叶螽在树干上所产的越冬卵;刮除粗皮、翘皮、病皮,可起到防病虫的良好效果。在整个休眠季节均可进行刮树皮,但从保护天敌的角度考虑,以早春天敌已出蛰而害虫尚未活动时刮树皮为宜。
2.1.4树干涂白防病虫。冬季山核桃等经济林树干涂白既可防日烧病,又防冻害,还可以预防病虫害的滋生,杀死蚜虫、红蜘蛛等越冬害虫,同时对部分蛀干害虫(如天牛、吉丁虫等)起到有效的阻挡作用,有效保护树体。兼治各种病虫害。常用的涂白剂配制比例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用盐1~2份、粘土2份、水35~40份,此外还可加入少许杀虫剂,在容器中调配搅拌均匀后即可涂抹树干,涂白的高度因树而定,一般高在1.2m左右。
2.1.5诱集害虫集中消灭。一是利用害虫对越冬场所有选择的特性,秋后在山核桃林大枝上绑上麻袋片或草把,诱集越冬幼虫,并集中烧毁。二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味性、趋化性或假死性等特性,采用植物引诱或诱虫灯等诱杀害虫,诱虫灯宜每5hm2安装1盏黑光灯。这种方法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成本不高预防和治理效果也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2.2药剂及生物防治要点
2.2.1化学药剂注意事项。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山核桃等果树病虫害须注意两点,一是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污染小的农药,如吡虫啉、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等。二是不应随意加大用药的浓度和次数,应掌握用药时机,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用药才能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同时注意,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并严禁在果实采收前30d喷洒任何药剂。
2.2.2在山核桃落叶休眠期,喷洒1~2遍含油量为3%~5%的柴油乳剂和5°Be的石硫合剂,对为害山核桃等果树的多种介壳虫、红蜘蛛及溃疡等病害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秋季彻底清除园内残枝落叶等病虫的越冬场所时,用70%甲基托布津1∶700倍液在树枝桠上进行喷治,须连喷3次,每隔10天1次。每逢秋季是各种天牛幼虫蛀食为害山核桃树干枝干的盛期。一旦发现树木枝干等受害,即把虫粪清除后插入毒签,蛀孔口用粘泥进行封闭;对较浅部位幼虫可采取用铁钢丝等掏挖或刺死杀灭。
2.2.3采取生物防治山核桃病虫害,即以虫(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虫,利用某些微生物对害虫的致病或对病源菌的抑制作用防治病虫害。如应用白僵菌、蚜霉菌等,在林间喷雾喷粉方法防治害虫。此方法在温度适宜林中湿度较大时效果更好;以虫(鸟)治虫,通过保护和利用瓢虫、螳螂、草蛉、食蚜蝇、猎蝽、蜘珠等捕食性天敌和利用寄生蜂、寄生蝇等寄生的卵、幼虫、蛹,达到治虫目的。保护和招引食虫鸟能猎食山核桃林中的害虫的成虫、幼虫或卵。在山核桃林中及周边应严格禁止捕杀益鸟,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进行人工招引。害虫天敌主要通过直接捕食害虫或寄生于害虫体内来消灭害虫,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对大气、土壤及水源无污染,更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同时,在营林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山核桃林周边的森林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1]吴志辉,余益胜,郭新锋,等. 山核桃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9(11):39-41.
[2]彭丽.山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193-193 .
[3]吴正烈,柯永忠,汪树人. 歙县山核桃发展现状与生态化经营的思考[J].中国林副特产,2014(4): 95-97.
[4]黄富.果树秋季防虫灭虫事半功倍[J]. 果农之友,2011(10):44.
[5]戴胜利.山核桃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5(9):125-126.
2016-06-30
洪晓丽(1972-),女,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E-mail: sxly2866@163.com。
S436.64文献标识码: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