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
着力破解党建工作难题提升社区党组织整体功能
□ 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
随着东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创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任务日益繁重。我们把党建引领、区域统筹作为重要抓手,着力破解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整体功能。
一、优化组织设置,构建全面覆盖、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针对东营市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单一、覆盖不全、隶属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我们对街道、社区党组织体系进行了科学规划设置。纵向上,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三级党组织体系。全市成立62个社区党委(党总支),负责统筹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以居民小区为单元划分网格,成立196个居民区网格党支部;在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成立67个商业区网格党支部。同时,在街道党工委成立综合党委,直接管理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通过这些调整,努力实现党建工作无缝覆盖、全面“兜底”。横向上,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吸纳有代表性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通过定期召集议事协商会、兼职委员述职等形式,协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二、强化基础保障,为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创设有利条件。一是配强服务力量。按照“定责明晰化、身份公职化、管理规范化、保障制度化”的思路,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实行专职专管。通过机关干部下派、招考优秀大学生等途径,把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热心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派到社区工作,充实了社区服务力量和党务工作力量。二是加大财力投入。市、县(区)财政每年为社区安排每千户4万元的社区运转经费、20万元的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万元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同时,调整对街道的考核指标体系,引导街道把财力主要投到社区建设管理和为民服务上来。三是加强场所建设。开展为期三年的中心城区社区建设管理集中整治,大力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基础设施维修,严格落实新建小区办公服务用房。同时,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在街道建立集便民服务、党建活动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党群服务站点,向社区居民和辖区内的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三、创新工作方式,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提供平台。一是统筹服务力量。打破条块分割模式,推动单位党建进社区、党员奉献进社区。社区党组织每半年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情况向所在单位反馈,驻区单位党组织定期评议社区提供服务情况;驻区单位评先树优、考察干部时,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二是做实作用发挥。围绕发挥好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骨干作用,健全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制度,每年对社区党员进行集中轮训;对社区直管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建特色支部、党员义工和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特色活动;全面实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三是引领各类组织。鼓励党组织班子成员依法选任居委会、业委会主任,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议事决策机制,推行小区议事协商会、社区事务听证会、党群恳谈会等做法,提高居民自我服务水平。社区党组织通过强化指导、提供场所等,引进和扶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居民提供优质低偿服务。
当前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相比市中心城区,县城区的社区党建相对滞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有“空白点”;社区党组织在引领和服务群众方面还缺少有效的抓手,精细化、实在化程度需要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抓延伸、抓提高、抓创新,努力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