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瑜 宋效清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2科,沈阳 110032;2.中国医科大学99期临床一系)
秋季腹泻
张瑜1宋效清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2科,沈阳 110032;2.中国医科大学99期临床一系)
文章介绍秋季腹泻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方法。
秋季腹泻;治疗;预防;中医
秋季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侵入肠道后于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进行复制,导致细胞发生变形和坏死、肿胀,致使受累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影响水和电解质吸收发生紊乱,诱发腹泻产生。好发于每年的秋冬两季,常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故又称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由于该病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一旦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当,往往导致病情进展,严重时造成病人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在我国,小儿秋季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广泛、危害性重的特点,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学将秋季腹泻归为“泄泻”范畴,同时对该病早有记载且研究颇多,例如钱乙在《夏秋吐泻》中曰:“七月七日(指阴历)以后,吐泻、身温凉、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病机关键是脾虚湿盛。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薄弱,凡小儿饮食不节、感受外邪均可使脾胃受损,运化失调,升降失宜,影响水液的运化输布,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为泻。正如《医学三字经》所云:“湿气胜,五泻成。”对于本病的防治,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虽能控制症状,但不能针对疾病的病因,患儿常出现病势缠绵、恶化好转交替出现的现象,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不仅缩短病程,而且减少对其他脏器的损害,不良反应小。
1.1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薄弱,藩篱不密,卫外不固,极易被外邪所袭。夏秋季节,暑气当令,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湿热交蒸,蕴积体内,至秋冬风寒之邪侵袭,感触而发病。秋冬之间,寒邪渐生,早晚凉热多变;小儿脾胃常不足,若寒温调摄失宜或贪凉饮冷,寒邪每易直犯脾胃。脾主运化,脾健则胃和。脾喜温运而恶寒凝,风寒袭脾,气机凝滞,运化失司,精华糟粕合污而下,并走大肠,则成泄泻之疾。风寒侵袭致营卫不和,故患儿发热、呕吐;内蕴湿热之邪伤人最速,易耗津气,故每致热迫大肠,骤成暴泻。小儿具有“稚阴稚阳”和“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且小儿泄泻又易损伤气液,故病情较重,常可发生“伤阴伤阳”的变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景岳全书·小儿则》曰:“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证治准绳》论述:“七月立秋后吐泻,身温,藏府中三分热七分冷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云:“秋时病吐泻者,多因于冷。”由此可知,寒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外因之一。
1.2脾胃虚弱 小儿脏腑娇嫩,“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常不足。或因早产、难产及低体重儿,脾胃素体不足;或因后天喂养调护不当,脾胃极易受损,脾损则健运失司,清浊升降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则成泄泻。小儿腹泻的发病基础在脾胃虚弱,关键在湿邪为患。二者又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脾胃虚弱易感受湿邪或脾失健运易致湿邪内生,故 《医宗必读》指出:“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故曰无湿不成泄,若土虚不能胜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
《内经》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景岳全书・泄泻》提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幼科发挥》云:“吐泻互作者,乃脾之病……胃气逆而为上,则为呕吐,脾气逆而为下,则为泄泻,吐泻之病,脾胃为总司也。”《景岳全书》又云:“夫泄泻无不本于脾胃,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则胃和,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曰:“湿胜则飧泻,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耳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因此脾胃虚损,湿困脾胃为本病发生的重要内因之一。
综上所述,本病病位在脾胃,病机以寒、湿困脾,脾失健运为主。寒者,寒邪外袭也,为发病之外因;湿者,脾失健运而生湿也,为发病之内因。
2.1辨证施治 小儿腹泻的发病基础为脾胃虚弱,发病关键为湿邪为患,故运脾化湿成为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因此,历代医家治疗小儿泄泻多重视运脾祛湿。《丹溪心法·泄泻》在全面论述湿、火、痰、积、气虚等导致泄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湿胜在泄泻发病中的作用,指出了治泄泻分利小便的大法,从而达到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目的,对指导临床有深刻的意义。
2.1.1寒湿内盛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楚,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芳香化湿,解表散寒。以藿香正气散(藿香、苍术、茯苓、半夏、陈皮、大腹皮、紫苏、桔梗、甘草、厚朴、白芷)加减。
2.1.2湿热伤中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燥湿,分利止泻。以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加减。
2.1.3食滞肠胃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以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加减。
2.1.4脾胃虚弱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以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莲子肉、甘草、山药、砂仁、苡仁、桔梗)加减。
2.1.5肾阳虚衰 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以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加减。若脐腹冷痛,可加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脱肛,为中气下陷,可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益气升阳;若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者,可改用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泻;若脾虚肾寒不著者,反见心烦嘈杂,大便加有黏冻,表现寒热错杂症候,可改服乌梅丸方。
2.1.6肝气乘脾 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舌淡红,脉弦。治宜抑肝扶脾。以痛泻药方(白芍、白术、防风、陈皮)加减。
2.2推拿治疗 基本穴位:顺运内八卦100次、摩腹500次,按揉双侧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各100次。加减:早期多伴有发热、呕吐症状,治则为清热利湿、分利止泻,手法以泻为主,加平补平泻脾经500次、清胃300次、清大肠300次、清小肠500次、清膀胱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推三关20次、拿肩井20下,治疗1次/12 h;中后期多伴有乏力、纳少,治则为温中健脾、固涩止泻,手法以补为主,加补脾经500次、补大肠300次、清小肠500次、清天河20次、推三关100次、揉龟尾100下、推上七节100次、捏脊6~9次,治疗1次/d。推拿介质选用滑石粉。
主穴顺运内八卦调和五脏、平衡阴阳;摩腹可以健脾止泻,研究表明摩腹可使受试者相对活跃的肠道功能恢复到正常,而不会对人体胃肠产生不良反应;按揉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可以健脾胃、理大肠。早期呈湿热之象,用泻法以平脾清胃、清利大肠湿热,清小肠、清膀胱、清天河水令湿热下自小便而出,上自汗液发散;轻补三关以防寒凉太过,中伤脾胃;拿肩井祛风散寒解表证,同时增加刺激量加快湿热之邪排出。中后期证呈湿减脾虚之证,用补法以健脾止泻;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止泻;重推三关温中益气;捏脊健脾和胃、固后天之本;清小肠、天河水使补中有清、防湿热滞留。2.3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报道中,所选用的穴位集中在神阙穴。敷脐药物一般选清热燥湿、解表、收涩、温里、消食、理气、健脾类中药,常用干姜、肉桂、黄连、苦参、荆芥穗、防风、焦山楂、木香、山药、白术、云茯苓、车前子等,多依据辨证选用。应用时也有部分研究选用膏药贴片协同使用,如麝香追风膏、伤湿止痛膏等;或使用藿香正气水、白酒等作为溶媒,以增强治疗作用或促进药物吸收。
在治疗秋季腹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秋季腹泻的预防,“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吃少莫吃多”。秋季腹泻病人不仅仅是存在于小儿,成人也是如此,只是成人的免疫力比较强,所以成人小儿要同样重视秋季腹泻的防治。
勤洗手,餐具、炊具用前消毒。餐具、炊具使用前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进行杀菌,健康饮食。避免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腹泻。
保持空气新鲜,季节交替注意腹部保暖。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工作。季节交替、天气变化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腹部容易受凉。腹部受凉会使肠蠕动加快,容易导致腹泻。
饮食有节,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可使用一些对消化吸收有帮助的食物,如山楂、山药、莲子、扁豆、芡实。避免进食生冷不洁及忌食难消化或清肠润滑食物。不吃腐烂变质食物,剩饭、粥、乳制品、肉类等,容易遭受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若禁食此类食物,容易腹泻。
急性泄泻病人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热炙煿、肥甘厚味、荤腥油腻食物;某些对牛奶、面筋不耐受者宜禁食牛奶或面筋、若泄泻而耗伤胃气,可给予淡盐汤、饭汤、米粥以养胃气。如虚寒腹泻,可给予淡姜汤饮用,以振奋脾阳,调和胃气。
生活作息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精神状态,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所以说拥有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尽量每天保证成人8 h、小儿10 h的睡眠时间。
注意条畅情志,保持乐观心态,适当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素体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谨,即感疫毒邪气,造成泄泻。只有提高人体正气,才能抵抗风寒湿邪侵袭。
R25
A
1672-7185(2016)09-0017-04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9.007
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