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達 崔志博
“新子學”穩步推進
——“諸子學現代轉型高端研討會”紀實
方 達 崔志博
自方勇教授於2012年10月提出“新子學”構想以來,關於“新子學”的國際、國内學術研討會接踵而至,學界持續熱烈討論這一嶄新的學術理念,形成了一股强勁的“新子學”思潮。2014年4月12日—13日,“諸子學現代轉型高端研討會”在上海召開。這次研討會又是一次深入探討“新子學”的學術盛會。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以及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一百三十多位諸子學專家、學者彙聚一堂,為“新子學”建言獻策,扎實推進了“新子學”建設與發展的進程。
本次研討會開幕之前,舉行了《子藏》第二批成果發佈會。與會學者一致認為: 《子藏》為“新子學”提供了厚重的基礎,“新子學”將進一步推動《子藏》等新時代古籍整理工程的繁榮發展。在研討會開幕式上,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黄顯功基於《子藏》第二批成果的推出,對“新子學”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認為,“新子學”是《子藏》編纂過程中的重要理論結晶,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未來隨着“新子學”理論的更加豐富和完善,勢必為建構當代新學術作出積極探索,同時也為中國日後大規模開展的古籍整理工作提供了理論創新的榜樣,有助於共同繁榮中華學術。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許抗生也談到:“我們在積極倡導的‘新子學’,就是為了發展子學傳統,使子學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並使‘新子學’這一理念與傳統子學文獻整理交相輝映,更好地為我們當前時代服務。”從兩位學者的言談中不難看出,“新子學”理念已逐漸得到深度認知和普遍認可。在這次大會討論中,參會學者各抒己見,對“新子學”的發展歷程、“新子學”理念内涵的界定、“新子學”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新子學”與社會價值的相互關係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回首“新子學”構想的首次提出到如今的蓬勃發展,我們不難發現,一方面參與討論“新子學”的隊伍愈見壯大,另一方面“新子學”的發展脈絡也愈加清晰。本次研討會上,不少學者對“新子學”的發展歷程予以了回顧與梳理,力求為當前“新子學”的構建與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三亞學院人文學院曾建華先生在發言中對“新子學”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全面的回顧總結。他將“新子學”的發展過程分為“‘新子學’理念的提出及其初步建構(2012年10月—2013年4月)”和“‘新子學’理論的全面建構和初步形成(2013年4月—2013年7月)”兩個階段。曾建華認為,經過“新子學”構想首次於《光明日報》提出、首次“‘新子學’學術研討會”於華東師範大學召開、首次書面大討論《“新子學”筆談》刊於《文匯讀書周報》、“現代文化學者如何認識和評價‘新子學’”的主題研討會於上海大學舉辦等過程後,“新子學”第一階段完成,其理念已初步形成。2013年召開的“‘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後,經傅璇琮等參會學者的深入研討,“新子學”第二階段完成,其理論體系得以全面建構。曾建華認為,“新子學”概念從無到有,並很快地滲透到文史哲等諸多領域,這不僅體現了方勇教授個人學術理念的前瞻性,更體現了學界同仁對子學未來發展方向的共同思考。“新子學”是學術界諸位前輩、專家共襄盛舉的成果,對當前“新子學”的發展歷程及理論建構進行必要的梳理和總結,必將進一步推動其發展。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雙棣對方勇教授提出“新子學”構想以來“新子學”的發展情況進行了重温,他强調“新子學”的建立一定不能停留在某一層面上,必須與時俱進,並借鑒雜家思想中多元發展、相容並收的做法。厦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謝清果、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宋洪兵等也從不同角度對“新子學”的發展歷程及時代任務予以了説明。
與會學者對“新子學”發展歷程的回顧,較為清晰地梳理出了“新子學”的發展脈絡,有助於形成對“新子學”歷史與現狀的準確認知,為日後參與“新子學”研究和建設的學界同仁提供了借鑒,並為全面深入建構“新子學”學術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新子學”提出以來,其内涵問題,一直是學界熱議的焦點。任何一種新學術的誕生,必定要對之前學界已成共識的舊理論框架進行解構、批判繼承和再創造。“新子學”的内涵界定,是“新子學”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任務。只有理性回歸到其理論本身,方能達到夯實理論基礎以致千里的理想效果。
上海社會科學院、五緣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其錟研究員提出,“新子學”的内涵實際上就是“新子學學科”的建設。林先生認為,在全球化、多元化和中國正在崛起、民族正在復興的大背景下,構建“新子學學科”必須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做到新視野、新使命、新内容、新方法、新構架。而要完成這一目標,就需要面對歷史、面對世界、博采百家,吸納“綜核衆禮,發於獨慮;獵集群語,成於一己”的雜家精神。林先生通過對《文心雕龍》和《劉子》文本的細緻分析,從側面强化了對傳統子學本質屬性的理解,其中特别是對《劉子》一書中有關諸子各家的分析,豐富了我們對魏晉時代學者關於諸子學認識的瞭解,為“新子學”理論的自我界定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照系。
“新子學”理論的内在突破對象是傳統子學研究,因此學術介面對的最主要問題是如何重新審視先秦諸子學原有形態和後世學術發展研究對於這種形態的異化和僵化,即如何重新認識、梳理傳統意識中的“經”、“子”關係。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李若暉着眼於經學和子學在早期歷史中的複雜關係,提出經學和子學都是活潑潑的自由思想,在文體上也具有一致性,這就打破了長期以來認為“經”、“子”對立和截然二分的觀念,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討論中提到回歸古典文本的脈絡的方式方法問題時,李若暉表示,要堅決警惕不經意間現代觀念的入侵和擺脱流行框架,回到思想的源發處的基本路徑。李若暉教授以德性政治學為例,對以上觀點進行了獨到的闡釋,給在場學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教授嚴壽澂通過對“中國學術淵源與經子之别”的分析,提出先秦時期的儒家經學與其他諸子之學並無本質上的不同,皆為“就現象加以研求,發明公理者”的觀點,並進而認為今日倡導“新子學”者,宜祛除諸子與經學矛戟相向的謬見。李先生與嚴先生的觀點是對之前有關學者認為“新子學”的本質就是以“子學”消解“經學”理論的再次思考和重新解讀。顯然,斷然認為“經學”本質從伊始就是體制化和認定“子學”是對“經學”否定的觀點有待進一步商榷。
除卻對於“新子學”内涵中需要對早期經、子關係再認識的思想傾向外,還有學者對“新子學”回歸“子學時代多元化”的認識提出了自身看法。東南大學哲學系教授許建良認為,儒家僅是諸子百家中的一支,我們當前最應該轉變的是對於偏重儒家現實的認同,掀起自我認識的革命。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韓星通過對漢初諸子復興思潮與整合歷史過程的論述,類比了現在所面臨的學術、思想革新局面的相似性。韓星認為,國家、政體的一統、强大是形成學術、思想大融合的前提,各門各類的學術流派應該在服務政治教化需求基礎上,形成一個一統多元的格局,從而達到“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漢書·賈誼傳》)。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所講師劉思禾則認為,將“子學時代”冠以“多元化”的特性是不準確的,與起源於西方的、意味着觀念和制度上保障差異性主體的合法共存的“多元”概念不同,子學如同經學一樣,在其發生的時代都具備自我的强烈正統、異端意識,並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多元精神。這就使得我們對於百家争鳴時代的整體性不得不做出更進一步的全面思考。
“經學”與“子學”的概念是西漢初年對於戰國時代思想、政治、文化形態的一種總結。這種總結一方面最為貼近春秋戰國時代的原始面貌並為後世確立了主流的意識中樞;但另一方面,其本身就是基於當時官方權威的政治意識指導之下的産物,具有一定自我的立場。因此,在全新的世界性思想背景下,在近代興起的科學方法的幫助下和多種人文學科的共同作用下,我們能否在思想傳統中盡可能真實地還原先秦諸子學的原始形態面貌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何確定早期經學的性質,以及早期經、子關係,是釐清子學傳統概念的關鍵所在,更是界定“新子學”如何對照“舊傳統”創新的關鍵所在,而上述諸位學者的深見無疑給“新子學”和當代學界提供了寶貴、獨到的方法。
“新子學”概念是在批判繼承傳統子學的基礎上提出的,它的面世不僅宣告了當代諸子學已處於轉型發展時期的歷史現實,同時也對未來學術範式的整體走向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新子學”未來將如何發展,這面文化的大旗將引領當今學術走向何方,是與會學者討論的又一熱點。
方勇教授在大會開幕致辭中提出,“新子學”要打破舊體制,實現跨學科發展。他認為,打破學科局限,凝聚研究力量是諸子學研究完成自我突破的重要方法,以往的研究受制於學科體系差異,學者之間來往不多,研究方法相對單一,對諸子學的自身發展十分不利,而“新子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彙聚多學科學者的方向上下工夫。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孫以昭提出,“新子學”的發展要做到“三新一全”,即觀念新、視角新、方法新、資料全。孫以昭特别强調,傳統子學本身就是跨學科、多學科的作品,只不過在後世學者的專項研究下失去了原本的全面性。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鍾陵對這種强調“大文化”、“大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及目前諸子學研究環境所起到的積極作用表示贊同,他也認為多學科、多角度的歸納、分析,可以發現前人有所忽略的學術問題,由此才能實現對前人成果的有益補充。韓國圓光大學校教育大學院姜聲調教授同樣强調了這一問題,他將跨學科研究作為“新子學”發展的關鍵點所在,並作了細緻思考,認為應該把跨學科的理念從現代分科體系延伸到整個傳統學術脈絡中去,這一想法與孫以昭教授對諸子學原生形態的强調頗為相似。但究竟怎樣定義跨學科研究,跨學科研究是某位學者的研究方法?還是諸子學整體的研究格局?這是未來需要進一步討論的話題。
針對“新子學”未來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少華從創造學術新傳統的高度提出建議。他認為,建立學術新傳統在歷史上是一個長新的課題,在近代尤為如此。雖然“新子學”本身具有高度的理論創新自覺,但若想真正實現在現代學術轉型語境中的匯通古今、辨析經子,則具有極大的理論難度。若能實現,必然是對以往傳統學術的重大突破。處理這一課題,首先要着眼大局,在新與舊、破與立、學與用三個問題上融會貫通。在具體方法上,要注重傳統選題的深化和突破、傳統方法的改善和突破、傳統觀念的更新與突破。孫先生的建議與方勇教授在大會發言中講道的“新子學”就是創造一種諸子學研究的新格局、新範式,具有異曲同工之效。
關於“新子學”如何引領文化發展方向,與會學者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李承貴認為,“新子學”想要引導國學發展方向的願望是美好的,但必須切實解決面對西方文化時的困惑和海納百川時的局限這兩個重要課題,盡量避免自我本位意識,找到一個科學的立場和真正開放的學術形式。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吴根友教授則指出,傳統文化當然有自己的主流,但並不因此過多地奢談“正統”,争搶所謂“正宗”。思想與文化的發展,恰恰要在諸子百家争鳴的狀態下,才能健康地向前推進。正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没有西方思想界的“自由主義”傳統,所以我們才要回到先秦諸子百家争鳴的時代,真正做到學術自由、思想自由。
正如方勇教授所言,“新子學”是一個新課題,現在還僅僅是破題階段,“新子學”的未來最終還是要依靠諸子學界乃至整個人文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在研究的實踐中加以交流、發展、開拓,逐步積累經驗。
諸子之學,向來是當下之學。新時期的“新子學”,也理應對當今社會産生作用。若無現實意義,就喪失了其存在的價值。“新子學”不僅是要提供未來學術範式走向,更要助力解決當今社會的現實問題。因此,“新子學”的社會價值問題是與會學者重點討論的問題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躍進從現實角度出發,認為“新子學”要批判地吸收諸子精神,為當代文化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思想道德建設提供精神支援,為實現“中國夢”和建設具有“中國風”、“中國氣派”的文化大國做出貢獻。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郝雨在全體大會發言上作了《“新子學”的深化與二十一世紀中國文藝復興》的報告,他提到,中國當代文化發展必須打破舊的束縛,要在文藝復興的高度理解新子學的新發展,這是對研究“新子學”現實意義的高度重視。
浙江科技學院中文系教授張涅在提交的論文中提到“新子學”的發展要與政治體制的改革同步。他認為,“新子學”的研究方向除了有關現實的政治人生,還應特别考慮民族文化的思維形式和形而上思想體系的建設問題。就這一問題,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耿振東也表達了同樣的關注。他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子學和現實的緊密聯繫,指出學術與現實治道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服務的關係。與會學者就此展開對學術和政治的關係如何處理、二者如何既保持緊密聯繫又能做到相互獨立做了深入討論。這不僅有助於當代學者處理在社會政治際遇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也有利於對諸子政治理論等重要問題的深刻理解。
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近八十篇,除以上集中討論“新子學”自身問題的篇目外,尚有許多對傳統諸子學研究貢獻頗深的論文。孟子説:“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謂之大。”“新子學”在不斷地探討中充實、壯大,扎實推進。相信在子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新子學”必將為諸子學界開拓新局面,同時也勢必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原載於《文匯讀書周報》201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