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伏膜原源流考*

2016-02-01 10:05刘先利刘寨华刘思鸿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素问

刘先利,刘寨华,刘思鸿,张华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邪伏膜原源流考*

刘先利1,刘寨华1,刘思鸿2,张华敏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邪伏膜原;名词术语;源流考证

邪伏膜原之说为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首次提出并确立,追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虽然历代对膜原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基本围绕《内经》的论述展开,鲜有实质性突破。吴又可结合疫气致病传变特点及临床经验,挖掘先贤对膜原的认识,提出邪伏膜原,并对邪伏膜原的病位、症状、体征、传变特点、治疗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体系完整,得到后世众多医家推崇,使邪伏膜原理论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对邪伏膜原这一名词术语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考证,理其脉络,溯其源流,为中医诊疗体系和温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1 “膜原”“募原”互通

研究膜原理论必须首先明确“膜原”“募原”的关系。先秦时期成书的《内经》,在《灵枢》中有2篇提到“募原”一词[1],在《素问》中“募原”、“膜原”2个词都有出现[2]。其中,《素问·疟论》与《灵枢·岁露论》均是“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募原”在《灵枢·百病始生》再次出现,“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所以在《灵枢》中只使用了“募原”一词。在《素问·举痛论》中还2次出现“膜原”一词:“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故宿昔而成积矣。”此处膜原的部位与《灵枢·百病始生》记载的“募原”几乎相同。关于“募”,金元起以“募作膜”,太素、巢元方亦然[3]。日·丹波元简在其著作《医剩附录·膜原考》强调:“募原未详其义,检字书‘募’,广求也,无干人身之意。因考《素》《灵》诸篇,‘募’者‘幕’之讹也。[4]”并在《素问识·卷四·疟论篇第三十五》“横连募原”条下分析曰:“盖膜本取义于帷幕之幕,膜间薄皮,遮隔浊气者,犹幕之在上,故谓之幕,因从肉作膜。[4]”可见“募”与“膜”在意思上是相通的。《中医大辞典》在膜原一词中亦明确指出“膜原又名募原”[5]。任继学[3]、苏云放[6]等研究膜原的医家,均宗“募原”、“膜原”互通的观点,因此“募原”又称“膜原”依据比较充分。

2 邪伏膜原发展源流

基于以上“募原”、“膜原”相互通用的前提,本文将二者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总的来说,邪伏膜原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并经过建国后教材的普遍推广而得以规范。

2.1 萌芽期

此期主要围绕膜原的位置、构成、实质、功能而展开。位置方面,依据《素问》《灵枢》的记载,基本可以定位为肠胃附近;构成方面,从《内经》的原文分析,膜原周围应该有“小络”“血络”通过,营卫运行其间;实质方面,“膜”及“膜原”到底是什么?隋·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对“膜”作出明确解释:“膜者,人之皮下肉上膜,肉之筋也。[7]”提出膜的部位为“皮下肉上”,具体实质是“肉之筋”,也就是筋膜;唐·王冰在其著作《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对“膜原”作出解释:“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8]”明确“膜原”包含“鬲间之膜”与“鬲肓之原”,指的是膈肌及其与心之间的腔隙;明·李中梓《内经知要》在对“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注释时明确指出:“膜,脂膜与筋膜也。原者,肓之原,即腹中空隙之处。[9]”笔者提出膜包括“脂膜”“筋膜”,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原”指腹中空隙之处;结合《内经》原文及诸家论述,膜原实质应该是肠胃周围筋膜及其形成的腔隙。功能方面,根据膜原位于肠胃之外,且“小络”“血络”行于其中的构成特点,结合《素问·痹论》:“卫者……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的论述,可见膜原对肠胃起保护作用的同时,对于肠胃之外营卫的运行亦有重要作用。

2.2 形成期

2.3 发展期

清代是邪伏膜原理论丰富发展的重要时期,清代医家薛雪、叶天士、周扬俊、戴天章、刘奎、王士雄、雷丰等都对邪伏膜原理论有较好的阐发。薛雪根据湿热阻遏膜原的病理特征,提出“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之说,在《湿热病》自注中分析:“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口鼻肌肉所受之邪,皆归于此也,其为三焦之门户,而近胃口,故膜原之邪,必由三焦而入脾胃也……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始受于膜原,终归于脾胃”[12]。薛雪明确指出湿热伏于膜原证,既非阳明里证又与伤寒之邪传里化热而在足少阳之半表半里证有所区别,根据湿遏热伏的病理特征和湿热秽浊之邪阻遏膜原的症状表现,多近于中焦阳明部位,虽其寒热如疟的症状与伤寒少阳证之寒热往来症状相似,但不似疟之寒热发有定期,故薛雪认为“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更为贴切。薛雪明确区别邪伏膜原证与伤寒少阳证,并将足少阳之半表半里与阳明之半表半里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邪伏膜原证的病位及致病特点。雷丰在《时病论·疫疟》指出:“疫疟之为病,因天时寒热不正,邪气乘虚而袭膜原,欲出表而不能透达,欲陷里而未得空隙,故作寒热往来……拟以宣透膜原法为主”[13],将膜原理论与疫疟病进行结合并阐述;戴天章在《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指出:“夏至以后者,为湿热,发于霜降立冬后者为伏暑挟湿;其邪必伏于膜原,内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14],将暑热内伏之部位定位为膜原;王士雄《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指出:“暑疫之邪在膜原者,治必使其邪热溃散,直待将战之时,始令多饮米汤或白汤。[15]”进一步明确暑疫所在部位为膜原,即暑热伏于膜原并进行阐述。此外,《温热暑疫全书》、《松峰说疫》等温病类书籍都对邪伏膜原有深刻的阐发。至此,邪伏膜原证从吴又可构建成型,经薛雪等医家的发展完善已成为独立的证候诊疗体系。

2.4 规范期

近现代有关著作均以“邪伏膜原”作为规范名,如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和《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治要览》(赵艳玲、张志芳主编)、《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温病学》(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证候规范》(邓铁涛主编)等以及辞书类著作《中医大辞典》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邪伏膜原证定义为:“感受疫疠之邪初期,邪伏于膜原之处,以寒热定时发作,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胸胁胀闷,呕吐痰涎,苔白如积粉等为常见症的证候”[16],说明其作为中医辨证的专用学术名词已成为共识。

3 小结

总之,中医的邪伏膜原理论源自《内经》,经历代医家阐发,病位及证候特点渐趋明确,经明清时期发扬光大,乃至现近代专指邪伏膜原证,其内容亦不断丰富且专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30-131.

[2]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78.

[3]任继学,范国樑,南征,等.试论募原[J].新中医,1984,1:9-10.

[4]丹波元简.医剩附录·募原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7.

[5]李经纬.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898.

[6]苏云放.膜原的真三元结构[J].中医研究,2005:1-2.

[7]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42.

[8]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265.

[9]明·李念莪.内经知要(2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61

[10]明·朱橚,等.普济方.诸疾(第6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926.

[11]明·吴有性.温疫论[M].张成博,等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12]清·王士雄.温热经纬[M].达美君,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34.

[13]清·雷丰.时病论[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4.

[14]清·戴天章.重订广温热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

[15]沈庆法.温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02.

[1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9.

R222.19

:A

:1006-3250(2016)03-0310-02

2015-05-19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项目(2012FY130100)-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

刘先利(1982-),男,湖南人,在读博士,从事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张华敏(1974-),女,黑龙江人,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古籍管理与利用、中医药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及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Tel:010-64014411-3252。

猜你喜欢
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素问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