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行业上半年热点扫描
自5月3日实施储备棉投放至7月28日,累计投放162.53万吨,成交率为98.34%,其中国产棉累计成交132.89万吨,成交率98.38%;进口棉累计成交29.63万吨,成交率98.16%。自6月28日以来投放的储备棉连续100%成交。
政策前夕价格“走热”。上半年,纺织用棉企业普遍关注储备棉投放,在政策未出台以前,市场对于投放时间、投放数量以及投放价格等问题存在各种讨论与猜测,政策出台和投放时间都晚于预期,棉花期货受外部资金涌入的影响大幅走高,打破了棉花现货市场价格原本平稳的局面,棉花现货随之上涨。市场普遍认为此时的价格上涨不利于储备棉投放去库存、降成本目标的实现。
“粥少僧多”价格又一次“加热”。储备棉投放伊始,每日3万吨的投放量低于市场预期,使大量正处于原料库存低位的纺织企业涌入竞拍,急需补库备货,由于贸易商资金实力雄厚,再加上与储备库点的合作关系,既能够大量囤货,同时出库难问题解决相应便利,因此贸易商购买量不断增加,加之随后日投放量不增反而下降,在“粥少僧多”的情况下,棉花价格进一步被炒高。
储备棉出库难、出库贵。储备棉日成交率保持在95%以上,高成交率造成储备棉集中出库阶段,尤其在投放初期,纺织企业买到了棉花却运不出来的现象比比皆是,储备库点以“移垛、倒垛”等多种理由向纺织企业收取额外出库费,并且指定要与库点合作的运输公司运输,费用高出市场价格,企业为了早点拿到储备棉,不得不花费一些额外的费用,然而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同时也加剧了棉花价格的高企。
上述问题直接导致棉花价格的上涨,是用棉企业所始料不及的,下游织布、服装和家纺产品价格上升十分缓慢,甚至不接受前道价格上涨,一些纺纱企业无奈停产,随着价格向后道缓慢传导,织布企业、印染企业停产限产增加。除此以外,储备棉保证金释放缓慢、内外棉价差扩大造成进口纱再次回流等问题也对企业经营形成风险和挑战。
自2014年起,新疆通过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内地纺织企业进疆,2016年部分纺纱产能安装完毕开始投入生产。据协会在新疆调研了解,由于新疆有出疆运费补贴、电费优惠等政策,生产成本优势较突出,平均每吨纱线生产成本低于内地1000~2000元。此外,新疆棉花种植占全国棉花产业十分重要的位置,疆内棉纺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新疆优势棉花资源。
今年4月份起,国内中低支纱生产有所恢复棉花价格预期走低,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弱势,因此内外棉价差逐渐缩小,对于进口纱的抑制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同时对国内中低支纱生产产能的恢复也起到一定作用。棉纺织企业普遍认同,国内外棉价差是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只要内外棉价差保持在一定水平范围内,国内棉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仍可保持。这从每月的棉纱线进口数据能够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