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英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儿科二病区,辽宁 盘锦 124000)
早产儿重度贫血采用不同输血量输血治疗的效果分析
王华英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儿科二病区,辽宁 盘锦 124000)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输血量输血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 年3月收治重度贫血早产儿80例,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量进行治疗,输入浓缩红细胞10 mL/(kg·次)),速度0.5~1.5 mL/min。研究组使用高输血量治疗,输入浓缩红细胞20 mL/(kg·次),速度0.5~1.5 mL/min。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治疗,对两组早产儿治疗效果比较发现,研究组早产儿输血后呼吸频率和心率较输血前呼吸和心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输血后呼吸频率较输血前呼吸频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在心率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早产儿血红蛋白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输血量对于早产儿重度贫血的治疗效果不同,研究组早产儿的高输血量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产儿;重度贫血;输血量;效果
随着围生医学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虽然逐年递增,但是由于早产儿的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贫血就是早产儿的常见病之一[1]。早产儿贫血主要指早产儿在出生1年内发生的贫血,主要因为早产儿骨髓造血功能比较薄弱,以及铁存储量比较少,影响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形成贫血[2]。本研究将在输血量多少的方面对治疗重度早产儿的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重度贫血早产儿80例,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早产儿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日龄6~30 d,平均(13.1±2.4)d,胎龄(32.8±1.7)周,体质量(1.81±0.49)kg,血红蛋白(76.1±4.8)g/L;对照组早产儿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日龄3~28 d,平均(12.2±1.8)d,胎龄(33.0±1.4)周,体质量(1.76±0.51)kg,血红蛋白(75.2±4.8)g/L;两组早产儿经检查均符合早产儿重度贫血治疗的标准以及输血指征,且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年龄、胎龄、体质量以及血红蛋白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取两组早产儿手指末梢血液,对早产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以及其他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早产儿的血红蛋白量、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其他临床表现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对重度贫血早产儿进行抗感染预防,改善早产儿缺氧状况,给予早产儿营养支持,并保持酸碱平衡等基础性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量进行治疗,输入浓缩红细胞10 mL/(kg·次),速度0.5~1.5 mL/min,密切观察早产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当输血量完成时,直接拨出输血管即可。研究组:采用高输血量治疗方法,输入浓缩红细胞20 mL/(kg·次),速度0.5~1.5 mL/min,密切观察早产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当输血量完成时,直接拨出输血管即可。在24 h后采集早产儿末梢血,对早产儿血常规进行复查,了解早产儿在输血后指标变化。
1.3统计学方法:将本次重度贫血早产儿进行输血治疗后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早产儿不同输血量的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效果,可知研究组早产儿输血后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是(49.8±4.8)次/分、(149.8±4.1)次/分与输血前呼吸频率和心率(66.3±4.8)次/分、(165.1±4.7)次/分,输血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输血后呼吸频率(63.2±5.7)次/分优于输血前的呼吸频率(67.4±4.6)次/分,但对照组输血后心率(160.8±5.1)次/分,与输血前的心率(164.3±6.9)次/分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此外,在24 h后采集早产儿末梢血,复查血常规对两组早产儿进行对比,研究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量由输血前的(76.1±4.8)g/L升到(145.3±4.3)g/L,对照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量由输血前的(75.2±4.8)g/L升到(105.2±5.4)g/L,可见研究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贫血是早产儿的常见疾病,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早产儿成活率逐年提升的形势下,必须注意对早产儿贫血情况的治疗,尤其是重度贫血早产儿[3]。目前,在早产儿重度贫血治疗上,国内外均提倡通过输血量的办法治疗,一般的输血量为10~15 mL/kg[4],但是在实际的治疗中,需要根据早产儿的血红蛋白量、失血量以及胎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研究通过不同输血量对两组早产儿进行治疗,并与治疗前相比较能够发现,研究组早产儿的高输血量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早产儿,能够有效保持早产儿水电解质平衡,使早产儿呼吸频率和心率恢复正常,且研究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够更好地缓解早产儿的症状,满足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减轻早产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因此,经过对输血量高低治疗重度贫血早产儿的疗效进行对比,可见高输血量明显比常规输血量更具有优势,更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慧清.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防治措施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2] 姚文静,徐巍,严超英,等.早产儿贫血临床输血指征的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7):561-565.
[3] 张倩,冯星.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症状及输血治疗[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20-121.
[4] 梁文华.早产儿重度贫血行输血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1):112-113.
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