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宽
(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兽医中心(畜牧局),云南大关 657400)
大关县黄牛冻精改良现状与对策
杨秀宽
(云南省大关县畜牧兽医中心(畜牧局),云南大关 657400)
大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黄牛养殖是全县广大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的又一重要来源,是养殖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县委、县政府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和培育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在黄牛生产中,杂交犊牛生产与育肥是一条技术推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抓好黄牛冻精改良是提高养牛户的经济收入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鉴于大关县发展节粮高效畜牧业的战略意义和人类膳食结构正朝着低脂肪高蛋白少谷物的改变,以及随着近年牛肉价格稳定,市场日趋走俏的大市场前景,本文浅析了大关县冻精改良推广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
1.1全县基本情况
大关县位于昭通市腹心地带,介于东经103°56′8″~104°03′16″、北纬27°58′14″~28°03′17″之间,辖8镇1乡,83个村(社区)民委员会,171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回、苗等民族,总人口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4万人,占92.57%。全县面积1692km2,其中,耕地面积1.97 万hm2,宜牧草山面积3.55万hm2。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受低纬度、高海拔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寒、温、热三带气候特征,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日照1014.2h,无霜期315d,平均降雨992.9mm,最高海拔2785m,最低海拔492m,年均气温14.9℃。生物多样性较强,作物、动物及水、电资源丰富,内昆铁路、国道213线和G85、渝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交通十分便捷。2015年全县共存栏牛42320头,能繁母牛21703头,占牛存栏的51.3%,2015年出栏肉牛22026头。在大关县从1997年起,连续做了18年的冻精改良,虽然迈开了实质性步伐,但到2015年末的6324万元养牛产值中,仍仅占畜牧业产值6.4亿元的10%。
1.2 黄牛冻精改良工作现状
大关县冻改工作从1997年开始,当年在上高桥和天星镇分别建立一个站点,引进西门塔尔(XM)、短角牛(RD)、安格斯(AG)进行冻精改良配种,当年两个站点配种112头,受胎74头,受胎率66.07%。试验示范配种成功后,为在全县大面积推广,我们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并送技术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同时抓住省、市主管部门资金扶持的机遇,加大冻精网点建设,增加黄牛冻精改良器械设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使全县黄牛冻精改良数、受胎率、产犊成活率有明显提高,杂交犊牛表现出较好的饲养效果,养牛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养殖效益。到2015年全县黄牛冻精改良站点发展到13个,改良面覆盖9个乡镇,目前拥有肉牛冻精改良技术人员24人。2015年冻精改良8603头,受胎6899头,受胎率达80.2%,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反复探索,大关县冻改工作曾获省农业厅和市政府授予推广三等奖,也确实对大关县牛群数量的成长和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但从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要尽快摆脱山区群众贫困,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在冻改技术推广中确实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2.1 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
目前全县仅有13个黄牛冻精改良站点,受社会、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悦乐镇和玉碗镇至今未设黄牛冻改站点,木杆、高桥、寿山、吉利和翠华5个镇也仅设1个站点,有的站点要覆盖2个乡镇,这样每个站点覆盖面大,遇到养殖户母牛发情时都因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而不能及时配种,特别是高寒山区和离乡镇较远的村社更加困难,除上高桥外,其他站点都是靠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加之全县交通不便,阻碍了全县黄牛冻精改良工作的推广步伐。
1.2.2 农民的科技养殖意识差
一是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全县养牛户均采取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群众科技意识淡薄,对优良品种的认识水平低,全县劣种公牛和杂交公牛普遍存在,乱交乱配现象突出,这是提高牛群质量的一大障碍;二是养殖户是多年来在土里刨食的广大农民,对于牲畜的管理不是很重视,部分农户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放牧思想,没有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和发情表现,母牛是否发情都不知道,严重影响了配种数的提高,大大制约了黄牛冻精改良的开展。
1.2.3 农户贫困面大,投入不足
全县农民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单一,每年除购买一般生活用品外,已没有多余的钱来交冻改配种费,导致配种费用无法正常收取。加之全县冻改站点均实行自收自支,政府投入冻改经费较少,科技推广、培训、劣质公牛去势等冻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使推广工作缓慢。
1.2.4 受胎率低,农户对冻改技术产生怀疑
从大关县1997年至2015年的受胎率情况来看。1997年的受胎率为66.07%,2015年的受胎率为80.2%,受胎率虽然逐年提高,但离要求的差距仍很大。导致部分黄牛发情配种时,需多次配种才能配上,部分养牛户对冻改技术产生怀疑,也失去了信心。
1.2.5部分冻改站点管理差,液氮和冻精浪费大
在全县所建的13个站点中,老站点和新建点都不同存在冻改人员责任心不强,计划不周密,管理差,造成了液氮和冻精浪费大。如:寿山乡益珠村冻改点,2015年的冻改数为21头,收入1050元,液氮、冻精成本费1790元,入不敷出,造成液氮冻精浪费。
1.2.6 良种良法不配套,改良优势未能充分体现
大关县广大农户自古以来就有养牛的习惯,但常规饲养的多,科学饲养的少,导致杂交牛的生长发育缓慢,杂交优势不明显,使冻改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针对大关县黄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结合大关县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和培育的支柱产业实际,要使以牛为主体的节粮高效型畜牧业得以长足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以猪、牛为主的畜牧业是大关县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也是广大养殖户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5年全县畜牧业实现产值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而养牛产值仅占10%。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建议各级政府从大关县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从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变和满足市场需要,从节粮型的重要性和提高养畜经济效益来增加农民收入等角度出发,切实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大发展养牛业的扶持力度,紧紧抓住实施黄牛冻改项目及种草养畜项目的契机,像过去抓粮烟科技措施那样,把不让一头母牛空怀和不让一头杂交牛用老办法饲养与不让一亩地丢荒摆在同等位置,做到层层下达任务指标,逐级分解到户,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狠抓落实。
2.2 狠抓科普宣传,提高改良配种数量
大关县的黄牛冻精改良工作虽经历了19年,但由于普及率低及良种良法不配套等因素,部分养牛户在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甚至有人信谣传谣,说:“杂交牛寿命短”、“西门塔尔是戴孝牛,对畜主不吉”、“冻改过的母牛,本地公牛无法配种”、“杂交牛不耕地”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冻改宣传力度,大力提高冻改普及率。一是利用会议、电视、录像、广告、宣传栏等宣传冻改好处及科学的饲养管理。二是利用各乡镇赶集摆摊设点技物结合,进行实物、图片等展览,扩大宣传面。三是正确宣传诱导与惩治传谣信谣相结合,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四是分期分批举办冻改及科学养牛培训,向乡、村干部和养牛重点户、专业户及广大养牛户传授养牛配套技术,特别要加强现场实地指导。五是将冻改杂交优势和科学饲养配套养殖技术资料编印成册,发到养牛户手中,使其掌握并运用养牛技术,加强杂交牛饲养管理,充分体现杂交优势,努力提高养殖效益,进而促进冻改工作开展。
2.3 采取措施淘汰劣质公牛,严禁乱交乱配
大关县牛存栏数量大,养牛户居住分散,饲养规模小,本地劣种公牛和冻改杂交所产公牛适时阉割淘汰困难,给乱交乱配创造了条件,造成牛群质量不高,生产性能低,阻碍黄牛生产的发展。因此,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本地劣种公牛和杂交公牛的阉割淘汰工作。首先宣传乱交乱配的弊端及淘汰劣质公牛的必要性,同时,举办阉割技术培训班,组织阉割人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分期分批彻底淘汰,对阉割人员每头给予50~100元补助。与此同时,对当年配种第二年所产公牛也要适时阉割淘汰。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乱交乱配,才能提高冻改率和牛群质量。
2.4 合理布局冻改点,提高黄牛冻精改良面
结合大关山高坡陡,农户居住分散的实际,每个乡镇至少建1~2个冻改点,高寒山区及边远地方应加设一个点,使黄牛冻改工作乡镇有站点,村社有人搞,提高黄牛冻精改良面。
2.5 加强冻改技术人员培训,大力提高受胎率
要使群众真正相信冻改,提高冻改受胎率和产犊率是关键,而冻改人员的冻精改良技术是根本。因此,开展冻改必须加强冻改人员操作培训,经常请有经验的老冻改人员介绍经验和操作示范,使冻改人员严格按照《云南省牛冷冻精液授精技术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授精器械的清洗消毒,冻精的解冻技术,精子活力检查方法,母牛发情规律和鉴定方法,发情母牛外阴清洗消毒和输精技术等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并加强检查督促和技术指导,保证液氮和冻精的供应,指导建立冻改档案。只有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冻改队伍,才能保证受胎率达到85%以上。
2.6 实施责、权、利结合的双向目标管理
该项工作单靠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实施责、权、利结合的双向目标管理,才能长足发展。
2.6.1 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责任书
多年来,冻改工作主要靠县、乡、村三级兽医人员承担。即县畜牧局将任务分解到乡镇畜牧兽医站,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组织落实,其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建议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责任书,按上年能繁母牛30%~40%作为指令性考核指标,以此作为考核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之一。同时用直接责任人工资1500~2000元作为风险金与其挂钩,实行每超1头奖10元,不足1头罚10元的责任制。
2.6.2 对技术人员实行科技承包
为提高冻改的覆盖率、受胎率,结合大关实际,对站点下达考核指标。一是老站点由技术人员全承担液氮和冻精费用,按每头收费50~200元全部作为承包费。承包人每年交1000~2000元风险金,实行每超1头奖10元,如数返还风险金,不足1头罚10元,并不返还风险金;二是当年新建站点无偿提供冻改设备,并由县畜牧局无偿提供1年液氮和冻精,收费全作为工作经费,每超1头奖10元,不足1头罚10元。
2.7 实行科学饲养,推行良种良法配套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关县改良配种头数、受胎率和产犊率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仅2015年产犊牛5589头,这些牛绝大部分是常规饲养,杂交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因此,在积极开展冻改同时,利用牛的生理特点和反刍性能,对杂交牛实行科学饲养,推行良种良法配套。一是统一选用优良品种。二是帮助农户设计和改造圈舍。三是多形式举办养殖技术培训。四是为农户提供饲料配方,辅导其自配饲料。五是搞好口蹄疫、气肿疽免疫,密度达100%,严格控制疫病发生和蔓延,适时驱虫。五是发动养牛户利用农闲田或林下种草和农作物秸秆养牛,走“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利用的节粮型养牛路子,扩大饲养规模。
2.8 多渠道筹资,加快冻改工作进程
一是建议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资金作为推广经费,强化培训和稳定冻改站点,增加冻改技术人员的待遇。二是积极向省、市争取冻改及种草养牛项目建设,把上高桥乡团结箐口和木杆镇漂坝三江口等牛群集中、能繁母牛较多的地方作为科学养牛综合示范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打造。其他乡镇也要抓好典型示范户。只有通过宣传培训,典型引路,群众才能信服,才能推进冻改进程和发挥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2.9 积极参与流通,促进养牛增产增收
参与市场流通是促进养牛业增产增收的又一关键。一是要破除老百姓“养牛为耕田”旧俗,树立商品意识,适时出栏。二是每个乡镇培育1~2名畜产品经纪人,把畜产品充分进入市场流通。三是进一步发挥上高桥乡大牲畜交易市场作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让其发挥更大效益。这样,才能真正通过冻改促进老百姓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