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结

2016-01-31 05:32指导林国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

李 嫦 指导:林国华

1.广东省信宜市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广东 信宜 5253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结

李嫦1指导:林国华2

1.广东省信宜市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广东信宜5253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林国华教授在治疗面瘫后遗症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效果显著。林教授对面瘫后遗症的病变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其分级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埋线治疗方法,在埋线治疗的取穴上、操作上均有所不同,2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治疗,3或4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加三角缝针埋线法治疗,5或6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疗效较显著,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面瘫后遗症;埋线治疗;临床经验

面瘫后遗症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面瘫的急性期症状有所缓解,其遗留风寒之邪所导致的面部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等临床症状[1]。面瘫后遗症为难治之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活动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林国华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埋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林国华教授采取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水平高,经验丰富。林国华教授埋线认为面瘫后遗症的发生,是由于面瘫病情严重或早期治疗不彻底,病邪侵袭入里,营阴亏虚,气滞血瘀导致经脉受阻弛缓不收而导致的面瘫后遗症[2]。对此,面瘫后遗症的病机为气滞血瘀,通过埋线治疗,可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促进患者的面肌功能的恢复。本文旨在总结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

1治疗方法

由于林国华教授认为面瘫的病机为“正气亏虚、邪气侵袭”,面瘫后遗症以本虚标实为主,邪气入脉,气血瘀滞,导致筋肉失养,治则为标本兼治,理气活血,驱邪外出。对面瘫后遗症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作为面瘫后遗症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根据面瘫后遗症的分级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埋线治疗方法,在埋线治疗的取穴上、操作上均有所不同;2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治疗,3或4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加三角缝针埋线法治疗,5或6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具体如下。

1.1取穴额部取穴以阳白透鱼腰、阳白、攒竹、丝竹空及太阳为主;其中阳白向内侧。旁开1寸透攒竹、阳白向外侧旁开l寸透丝竹空;普通埋线法取穴:颧髎、下关、牵正、地仓、颊车;面颊特殊埋线取穴:颧髎透下关、巨髎透牵正、地仓透颊车;面颊结扎法取穴:下关-颧髎-颊车;远端配穴:支正、飞杨、曲池、足三里;头面部穴位均为患侧,四肢穴位均为双侧。

1.2操作病人取仰卧位,对治疗侧面部及所取穴位的皮肤实施消毒。

1.2.1普通埋线法以额部取穴及远端配穴为主,将无菌针灸针放置入无菌注射针头尾部,再镊取一段约0.5~1cm的3-0羊肠线放置在针头前端,刺入穴位至所需深度,产生针感后,边推针灸针,边退针头,将羊肠线植于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

1.2.2特殊埋线法以面颊特殊埋线取穴为主,在取穴位局麻后,将对透穴之间的皮肤提捏起,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大号皮肤缝合针从一侧穴位穿入,经过肌肉层,从另一侧穴位穿出,捏起两端肠线来回牵拉,在穴位产生针感后,紧贴皮肤剪去露出皮肤外的羊肠线,提起两针孔间皮肤使线头缩入皮肤内。

1.2.3穴位埋线结扎法对所取穴位局麻;在下关穴用手术刀尖顺肌肉纹理刺破皮肤全层,切口约2mm,将血管钳从切口斜插到肌层,适当作按摩,产生酸胀感。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大号皮肤缝合针,由切口进入,经肌层到颧髎穴,出皮肤后从出口穿入,经肌层到颊车穴,出皮肤后沿颊车穴出口穿入,经肌层到下关切口穿出,牵紧并结扎羊肠线,剪去线头,将线结埋入深处。

1.2.4操作注意事项在额面部埋线治疗后,均需要对额面部取穴部位进行按揉,促进瘀血消退,利于羊肠线与组织粘连,产生针感后,防止羊肠线脱出;根据患者的病情缓解程度及对羊肠线的吸收程度,每3~6周采取1次埋线治疗。

2典型病例

患者林某,男,58岁,2013年4月23日初诊。主诉:左口眼歪斜。体查:面部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临床辨证诊断为气虚血瘀型面瘫后遗症,对该病例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面瘫后遗症评为6级,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根据患者的证侯取穴,额部取穴以阳白透鱼腰、阳白、攒竹、丝竹空及太阳为主,配合远端配穴,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明显,疗效显著。2013年8月5日复诊,根据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面瘫后遗症评为2级,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治疗;以面颊取穴,配合远端配穴,治疗1个月后,面瘫后遗症的表现基本消失,鼻唇沟对称,临床痊愈。

3讨论

在面瘫后遗症的治疗上,林国华教授认为,采取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可取得显著疗效,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分别为气虚血瘀型面瘫后遗症的认识、合理取穴、羊肠线、出血及血痂的作用。具体如下。

3.1气虚血瘀型面瘫后遗症的认识林国华教授认为,气虚血瘀型面瘫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面肌痉挛,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全身性表现以身倦无力,少气懒言为主,合并面色晦滞,舌淡暗,脉象沉涩。本证属虚中夹实,以病程日久,病邪由表入里,营阴受损,经脉失养,导致气虚与血瘀证候同时出现,气虚运化无力,气血不畅而瘀滞。治疗原则:补气活血,通经活络[3]。

3.2合理取穴林国华教授认为,面瘫后遗症的根本病因在于 “经筋”,额部取穴、面颊取穴及远端配穴主之。此外,太阳为局部取穴,牵正为经外穴,通过埋线刺激疏通上述各穴,可起到行气活血,祛邪外出,恢复经筋功能恢复。在面瘫后遗症的埋线治疗上,合理取穴作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林国华教授认为,额部取穴、面颊取穴及远端配穴均有利于促进患侧脸部的气血运行,驱邪外出[4]。

3.3羊肠线、出血及血痂的作用林国华教授认为,羊肠线、出血及血痂的作用对面瘫后遗症的局部症状均具有持续性的物理刺激,可提高局部细胞的再生能力,增加患侧肌肉的紧张力,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效果[5]。羊肠线吸收后,可刺激面瘫后遗症的病灶释放异性蛋白,促进细胞生长代谢,畅通经筋气血。林国华教授认为,面瘫后遗症患者在治疗后,出血应作为驱邪外出的指征,使新血得以化生,经脉得以通畅,肌肉得以荣养[6]。此外,面瘫后遗症采取埋线治疗后,血痂作用对其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在血痂形成过程中,对皮肤肌肉具有牵拉作用,可增加松弛的肌肉紧张度,有利于消除面瘫后遗症。

参考文献

[1]王艳君,王志栋,谢素春,等.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7(28):3177-3180.

[2]林国华,李茜,赵婷婷,等.张家维教授分期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60-61.

[3]邓倩萍,李万瑶,林国华,等.穴位结扎配合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4):17-18.

[4]林国华,苏国龙.膈俞穴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5,22(2):42-44.

[5]李丽霞,林国华,王倩,等.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C].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04:73-75.

[6]林国华,李茜,赵婷婷,等.张家维教授分期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60-61.

(收稿日期:2016.01.31)

【中图分类号】R245.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44-01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增液汤和寿胎丸加减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经验分析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闵晓俊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临床经验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方邦江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经验
蒙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