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中这样描述乌镇:“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茅盾没有专门考证乌镇何以名“乌”,有人却做过探究,乌镇得名的最真实原因是这里土地肥沃,色泽较黑,且地势比周围高,故谓之“乌墩”,唐代建镇后遂称为乌镇。乌镇本来以京杭运河为界分两半,河西乌镇隶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青镇隶属嘉兴府桐乡县,至一九五○年乌青两镇才正式合并统称乌镇,属嘉兴桐乡县直到今天。
十一月的午后,北漠早已天寒地冻,而在江南却只是些许的微寒。天有些阴,我怀着迫切的心情来到了乌镇。
乌镇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本世纪第一年元旦正式开放,比之其他水乡古镇,开发的脚步明显有些晚了。但开发较晚的好处是管理的理念比较新颖,景区里面居住的老百姓并没有搬迁,每个来乌镇的人,一踏上这片土地,立刻被乌镇保留下来的江南古镇原汁原味的人间烟火气息深深吸引住。漫步沿河长长的木廊,或伫立古老的石桥,注目居住在水阁里的老乡推开木窗,缓步走到河边石阶上洗洗涮涮,三三两两,笑语盈盈。恍惚间,清丽脱俗的刘若英宁静淡然地拉着行李箱站在弄堂口,李心洁哀怨文静翘起嘴角斜倚在门前想念着黄磊的一颦一笑,这些以乌镇为背景的电视剧《似水年华》里的镜头,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我浮躁的心里刹那间一片宁静。
相比起来,乌镇不似同里喧闹,也不像西塘繁华,更不像周庄嘈杂,它特别的静谧、安详,静谧得只能听到船桨的欸乃声,安详得只听得自己的脚步在青石板上的回响,就像进入了与尘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并不清澈的市河车溪将乌镇分成了两半,一座座饱经沧桑的石拱桥又将小镇联为一体,一只只乌蓬船慢悠悠的从小河和桥洞中摇曳出来,映衬得乌镇更加古旧、清净、安详而幽静。悠长的四门八坊八街六十八巷的石板古巷,一家挨一家的高高的马头墙和燕尾屋檐,一座座深宅大院里迷宫般的回廊和厅堂,每一片斑驳的油漆,每一块美轮美奂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无不古色生香,透出天人合一的玄机,显示了江南水乡柔媚温婉的别样情致。民居、药铺、布铺、当铺、酒窖、木雕馆、竹刻馆、百床馆、钱币馆、刨烟坊、南货铺、印花布染坊散布其间,酥松脆糯的百年特色小吃,花鼓、皮影戏以及戏拳船表演,浸染着千年小镇深厚的文化底蕴。踩着石板小径,在乌镇幽深狭长的小巷里漫步,简直就是徜徉在江南民俗的博物馆里。
像乌镇这样的江南小镇还有很多,而乌镇最有别于他处的是,这里自古就是出文人名士的地方。编定《文选》的梁昭明太子萧统和他的老师——当时的文坛领袖沈约,写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开创中国山水诗派的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代诗人李绅,晚唐宰相著名书家裴休,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号“诗俊”的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与陆游等人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还有后世的沈平、严辰、夏同善、严独鹤等文人名士都曾在此读书。有人统计过,小小的乌镇,曾走出了六十四名进士、一百六十一名举人。
更重要的是,一八九六年以后,这个小镇又走出了大文豪茅盾。来乌镇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一大半就是因为茅盾。
乌镇有东栅和西栅之分,茅盾故居在东栅,我便先到东栅。茅盾故居坐落在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处,面街南向,与我们熟悉的“林家铺子”相对。跨进大门,迎面门厅里有茅盾握笔沉思的一尊半身铜像,神情深沉,目光睿智,确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呑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注目片刻,我信步到各处看看。
茅盾祖上本是乌镇乡间农户,晚清时迁居镇上经商,曾祖父沈焕,精明能干,早年在乌镇经营小烟店,三十岁时离乡赴上海、汉口闯荡,由山货行伙计而为股东、老板,晚年捐官任广西梧州府税关监督,从此沈家渐殷。小康人家必然注重子孙教育,沈家从此成为书香门第。茅盾祖父沈恩培,字砚耕,早年考中秀才却几度乡试未中,便创办了泰兴昌纸店,雇别人打理,自己并不经营。茅盾后来不止一次回忆起祖父:“我的祖父虽未中举人,但也练习写朝考卷,书法工整圆润”;“祖父写匾额、堂名、楼名以至对联都不署名,他说,我之喜为人写字,聊以自娱,非以求名”;“祖父的生活很有规律。每日上午或到本地绅士和富商常去的‘访卢阁饮茶,或到西园听拍曲(即练习唱昆曲)。祖父喜欢洞箫。午睡后,他到友人家中打小麻将,以八圈为度,最大的输者不超过一两银子。这不是赌,完全是娱乐。”一九二○年秋天,乐天派沈恩培在乌镇去世。茅盾父亲沈永锡字伯蕃,思想激进,崇尚新学,十六岁中秀才,自习声、光、电、化,尤爱数学,自制算筹而学通微积分,厌恶科举制度,赞赏变法维新,笃信实业救国,常以“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教育童年的茅盾,后来因患上骨结核,三十四岁病逝,抛下了茅盾孤儿寡母。母亲陈爱珠,生于名医世家,知书达礼,坚定能干而有远见,茅盾回忆说:“母亲读过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等书、而且能解释。”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茅盾自传说自己“真正启蒙的老师是母亲”。
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沈焕在汉口经商获利,汇款回乡,由沈恩培经手,分两次从两家房主手中买进了这个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隔狭长小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普通民居,作为全家住宅。因当初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时间有先后,因此东单元称“老屋”,西单元称“新屋”,两单元外貌一样,楼上楼下都门路相通,浑成一体,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茅盾旧居。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在乌镇这所大宅子里,后来被世人称做茅盾的大文豪出生了。在广西梧州做官的沈焕为他取名德鸿,小名燕昌。七岁时,茅盾随父亲进了家塾,由母亲指导学习新学,八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值材高级小学。一九○九年,十三岁的茅盾在母亲帮助下,踏上到湖州中学堂求学的火车。此后,茅盾和乌镇的联系变得断断续续起来。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既毗邻现代化都市上海,又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终于成就了茅盾后来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和精致入微的文风。
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忐忑第一次离开故乡的茅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先后去湖州、嘉兴、杭州读书,用三年半时间读完五年的中学课程,在嘉兴因为对抗蛮横的监学,曾被学校除名。一九一三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一九一六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茅盾命运的真正转折是从一九二○年开始的,这一年适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进行改革,茅盾担任了“小说新潮”栏目编辑,撰写《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两文,提出文学应当表现人生并指导人生,很快成为主编。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一炮打响,在上海和全国读者中引起轰动。编辑《小说月报》期间,茅盾得到郑振铎、叶圣陶等人的大力支持,一同发起新文学运动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不久,他的三个连续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发表,引起广泛关注。《幻灭》首发之时署名“矛盾”,编者叶圣陶为“怕引起注意,依然会惹麻烦”而改为“茅盾”,从此,世界上有了茅盾这个不朽的名字。此后的长篇小说《子夜》以及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使茅盾声望更隆,争阅《子夜》成为当时上海市民的时髦,茅盾在中国现代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因此而奠定。在这些小说中,明眼的读者都可以看到乌镇的影子,读到乌镇的方言,感受到乌镇的气息。
在一九一八年江南初春的蒙蒙烟雨中,茅盾又回到了故乡乌镇。这一次,他是回来完婚的。从此,那个名叫孔德沚的女子,成为陪伴茅盾一生的人。同是出生在乌镇的孔德沚小茅盾一岁,她四岁时,即由祖父包办,与茅盾定了娃娃亲。孔家原为农民,后成为商人,在乌镇开有纸马店、蜡烛坊,孔德沚在七兄妹中排行第三,小名“阿三”,没有正式的名字。孔德沚不识字,名字也是出嫁后由茅盾母亲所取,但一生和茅盾相濡以沫,感情很好。一九七○年一月,孔德沚在北京走到了她人生的终点,比茅盾去世早了十一年。胡适一九一七年的婚姻曾名列民国七大怪事:一个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却娶了一个没文化的乡村女子,招来很多批评。据说陈独秀就曾当面痛骂胡适,要他离婚。当时的茅盾没有胡适那么有名,他和胡适如出一辙的婚姻当然不会激起什么波澜,倒是在故乡乌镇被传为才子佳人式的佳话。茅盾当年在乌镇结婚时候所受的礼遇,无疑是一个旧小说里奉旨完婚的新科状元。当然,与胡适略通文字的小脚夫人江冬秀不同的是,孔德沚婚后积极学习,文化提高颇快,为以后出来工作打好了基础。孔德沚随茅盾在武汉工作期间,还留下一段笑谈。当时《汉口民国时报》编辑作家宋云彬写道:“雁冰的太太孔德沚女士,是富有男子气概的。”“她在汉口时,最忌人家称她沈太太,她认为女子应有其独立的人格,称其为某太太,实在是不敬。雁冰呢,身材短小而极喜修饰,尤其对于头发,每天洒得香喷喷的。所以孙伏园就常开玩笑,称德沚为‘孔先生,而称雁冰为‘孔太太。”
抗日战火纷飞之际,茅盾母亲在乌镇去世,此时茅盾夫妻二人正在新疆被盛世才扣押,不能到内地祭奠母亲,成为他心中永远的暗伤。有毕业的学生,没有毕业的母亲,母亲的一生都在影响着孩子,茅盾母亲很好地证明着这句话。在《怀念母亲诗稿》中,茅盾称赞母亲:
乡党群称女丈夫,含辛茹苦抚双雏。
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
午夜短檠忧国是,秋风落叶哭黄垆。
平生意气多自许,不教儿曹作陋儒。
母亲去世,切断了他与故乡联系的纽带,从此他再没有回过乌镇,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却是终其一生。
一九四○年前后,沈家的亲属们先后离乡外出就业定居,只有茅盾的三叔留在故土,他陆续将房屋租给当地居民,故居渐成一个聚居十来户人家的大杂院。幸喜原屋建筑结构未曾遭受严重破坏,格局面貌亦未有大的变化。一九八一年茅盾去世之后,桐乡市政府进行了全面整修。重修后的茅盾故居,悬挂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老屋”部分家塾、客堂、厨房、茅盾祖父母及父母的卧室以及后园的三间平屋均按当年茅盾在这里生活时的情景作了复原布置。“新屋”部分辟为六个陈列室,展出茅盾生平各个时期的多张照片和多件实物。茅盾之子韦韬曾专程到乌镇参观初步布置就绪的故居,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和建议,在一九八五年七月四日,茅盾诞辰八十九周年纪念日,故居落成揭幕典礼隆重举行,茅盾的堂妹堂弟、儿子韦韬及生前好友陆梦生、魏绍昌等三百余人出席仪式。茅盾小时候在乌镇读书的立志书院坐落在故居的东侧,最初由邑绅严辰于同治四年(1865)创建,直落五进。今天的书院基本保持了当时的面貌。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分明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进门穿越过道,有一小天井,内植桂花树,寄予“蟾宫折桂”之义,读书人自会一目了然。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文昌阁,是乌镇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不仅奉祀着主持文运科名的星宿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还是文人聚会和科举预考的场所,今天已成为茅盾旧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实,对旧居的修复早在一八九七年和一九三四年已经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茅盾曾祖父沈焕主持,第二次则是由茅盾本人负责。茅盾去世后的这次维修,应该是第三次了。
沈焕在广西梧州府税关监督的任上于一八九七年告老还乡,对儿子沈恩培购买的住宅新楼不甚满意。于是在园中盖起三间平房,闹中取静,安度晚年。曾祖父去世以后,这里则成了堆放杂物的空屋。一九三四春,茅盾为了让母亲晚年有一个比较舒适的居所,以免挤在临街的不甚敞亮的老屋楼上,同时自己也想“躲到这里来写作”,遂亲自设计了草图,委托泰兴昌纸店经理黄妙祥请人施工将这三间平屋翻建成比较新颖的书斋。有意思的是,这次修房子的费用,就是发表于一九三三年的长篇小说《子夜》的稿费。瞿秋白在《子夜》出版时就确信无疑地评定了它的历史地位:“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不管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尊崇,它给茅盾旧居带来的切切实实可见的好处是,这三间濒临坍毁的小屋得以有钱翻建。翻建后的平屋仍是三间,面积也还是一百平方米左右,但顶部吊了天棚,地面铺了地板,门窗改为西式,南北全是敞亮的玻璃窗。一九三五年秋,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一棵棕搁和一丛天竹,是茅盾亲手种植,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离家日久,“总想回去看看,可又总是受到各种意外的干扰”,终于没有成行。一九八○年三月十七日,身在北京的茅盾为《浙江日报》“寄语故乡”专栏写下开栏的第一篇文章《可爱的故乡》,算是神游了一次魂牵梦萦的乌镇,这大概是茅盾最后一次与故乡发生联系。乌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流风余韵从来就没有走出过茅盾内心深处。不管做了多大的官,文人终究是文人,对故乡深刻的人文关怀跃然纸上。由此推而广之,一九八一年茅盾去世前,将自己二十五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成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在中国文坛影响巨大。建国以后,茅盾担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随着职务的升迁,创作的时间渐渐变少。他曾向周恩来婉转表示不想“当官”,只想好好写作,可是听到这是毛泽东对于人事安排的意思,又表示坚决服从。从建国之后到他去世这三十多年里,没有什么力作问世。“茅盾文学奖”的设立,也许可以弥补他心里隐隐的缺憾了吧?
从东栅出来,天色向晚,风中的寒意渐渐浓了起来,西栅之行便有些匆匆。只看到一座新建的“茅盾纪念馆”,大厅内复制了一具茅盾遗体,身上覆以党旗,屏风上刻着茅盾临终时对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和党中央说的一段话,请求中央以共产党员标准检验他的一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不知建国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茅盾为什么没有办理恢复党籍手续,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茅盾晚年曾写过一部回忆录,书名叫做《我走过的道路》。既是晚年所写,就该把时间定到最后,但是他却说“此道路之起点是我的幼年,其终点则为一九四八年冬我从香港到大连。”对一九四九年后三十二年的情况没作任何记述。为何会这样?颇有些耐人寻味。
乌镇的小桥流水滋养了一代文学巨匠茅盾,乌镇的生活更为他提供了产生部部巨著的肥沃土壤。茅盾作品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阔社会生活的画卷,读者在吴荪甫、林老板、老通宝、破毡帽这些芸芸众生的熙来攘往中,深切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看到历史风云变幻、时代变迁动荡,既有上流社会的五光十色、尔虞我诈,也有底层百姓的饥寒呼号、民不聊生,字里行间莫不洋溢着一种江南水乡的历史风情。故乡是茅盾永远的生命之源,不管他置身何处,乌镇的山水总如雨露般时时滋润着他的心田,为他人生的广阔天地开启了一扇大门,即使他笔下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无不包含着他对故乡的深情眷念。
就要离开乌镇了,广场上新塑起的一组群雕吸引着众多游客拍照留念。群雕大都是茅盾文学作品中的故乡人物,这些人物曾一次次深深地打动过我们。回头望着越来越遥远的乌镇,我想,文学大师的生命和普通人一样有限,但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他的文学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却在永久延续着他的生命。
作者简介
安 杰:男,甘肃省灵台县人,生于1973年9月。出版《安杰散文》《皇甫谧传》,著有长篇小说《深处》《乡镇干部》和中短篇小说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