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政
(贵州省湄潭县鱼泉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湄潭 564100)
生猪口蹄疫病的检疫与防治
王 政
(贵州省湄潭县鱼泉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湄潭 564100)
口蹄疫是生猪饲养中经常出现的疾病类型。在本文中,将就生猪口蹄疫病的检疫与防治进行一定的研究。
生猪口蹄疫病检疫防治
生猪口蹄疫是一种热性、急性以及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猪鼻吻部、蹄部、乳房皮肤以及口腔黏膜出现溃烂以及水疱等特征。当猪感染此病之后,不仅传染快、发病率高,且将导致仔猪的大量死亡,需要在日常饲养中做好其检疫与防治工作。
(1)在猪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户则需要及时来到当地动物卫生、官方兽医申报检疫。在卫生机构接收到报检之后,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指派兽医到户,按照当地检疫规程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群体检查。如果经过检疫发现目标存在有毒有害物或者患有检疫规定相关疫病,或者经过临床检查发现存在异常情况,则需要采取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
(2)要对猪饲养场养殖档案以及防疫条件合格证等进行查验,以此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免疫、诊疗、无害化处理、消毒 以及生产等情况做好了解,保证饲养场在近6个月期间内没有发生动物相关疫病,且已经严格按照我国规定要求进行强制免疫、目前依然处于保护期内。对于在省内范围进行种畜调运等,还需要做好其经营许可证的查验,通过散养户防疫档案的查验对猪的诊疗以及免疫情况进行了解。此外,也需要做好猪查验畜禽标识加施情况检查,检查相关档案记录同目前所佩戴的标识是否相符。
(3)经过检查以及建议,判定其整体情况为合格的,则需要对《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进行出具,在做好运载工具消毒的同时根据该证明对生猪进行装运。而对于经过检查、检疫属于不合格类型的,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1)对于运输到屠宰场的生猪,驻场兽医则需要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做好查证以及验物工作,以此对猪整个运输过程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要做好临床检查工作,对猪外貌、运动、排泄物、群体精神以及呼吸等情况做好检查,并检查畜禽标识以及检疫合格证明。经过检查证物相符且相关条件都满足要求之后再允许其进圈待宰,做好巡查以及瘦肉精检测等工作,而如果经过检查不能够满足要求,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2)在正式屠宰6h之前,需要进行申报,并再次由兽医进行状况审核,当兽医经过检查其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则对“准宰证”进行签发,而现场则根据该证件进行屠宰工作,保证品检员以及兽医在整个过程中都能够严格按照屠宰要求进行检疫工作。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生生猪存在口蹄疫相关症状,则需要对屠宰进行暂停、对目标猪限制移动,由现场兽医以及负责人员及时进行上报按照规定处理,并及时进行追踪溯源。而对于其余经判定不可使用或者建议不合格的猪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3.1计划免疫
在生猪养殖中,对生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接种,不仅是对该类疫病发生进行预防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可以说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通过疫苗的注射,生猪体内该种疫病病毒的抗体增加,抵抗外界病毒侵入。在疫苗注射过程中,疫苗来源选择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既要保证所选择的疫苗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且需要对生猪进行分期接种。通常来说,秋季进行第一次接种,而来年的春季则可以进行第二次接种,以此起到巩固以及加强的作用。在注射中,需要保证疫苗的混用,并保证前后注射的疫苗为同一种类型,避免出现其他问题。此外,对于不同的生猪以及猪种来说,其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疫苗注射也有不同的要求,对此,就需要在实际注射中做好情况的区分,以此对注射效果进行保证。
3.2猪舍恒温
对于猪口蹄疫病来说,温度同其发生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而春季更是该类病症的高发期。对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则需要做好温度方面的控制,需要将饲养温度控制在26℃左右,通过该温度的保持对疫病的发生概率进行降低。而如果猪舍温度较低,不仅将大大增加该类疫病的发生概率,且很可能因此导致猪肠胃疾病的发生,在使猪舍环境脏乱差的同时提升其死亡率。
3.3消毒
定期、定时的消毒是保障生猪生长的重要条件。对于该项工作来说,其不仅能够对病毒以及细菌的滋生产生抑制作用,且能够对病毒、细菌的传播途径进行切断。消毒手段选择方面,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物理、生物消毒灯以及化学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此对猪舍的消毒目标进行达成。而在做好猪舍消毒的同时,也需要做好饲养人员自身的消毒处理,避免外界细菌以及病毒侵入。
3.4隔离
在生猪养殖中,要时刻做好观察,如果发现存在生猪感染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分组隔离,在将感染猪舍做好彻底消毒的同时对没有感染的生猪进行转移,避免疫病的进一步蔓延。
猪口蹄疫病是一种传染范围广、且传染几率大的疫病类型,在实际饲养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保障检疫、防治效果。
[1]王芹,李彬彬.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试验[J].农业与技术,2016,(7):77-78.
[2]龚杰.猪口蹄疫的危害与防控措施[J].当代畜牧,2015,(29):101-103.
[3]王定高.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