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仁(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广东 深圳 518026)
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分析
高卫仁
(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广东 深圳 518026)
【摘要】目的 探析肺结核的发病现状以及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拘留审查所接收香港遣返偷渡人员中有2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后期随访中,200例肺结核患者中,除5例并发肺气肿、3例并发肺心病外,其余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并且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在对肺结核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全面掌握肺结核的发病原因、特征,并且进一步加强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出现肺结核的概率,从而达到控制肺结核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肺结核;发病现状;预防控制策略
肺结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消瘦、低热、乏力、胸痛、盗汗以及咳嗽等症状为主,患者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容易出现诸多严重并发症,比如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肺癌以及肺动脉高压等,不仅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从肺结核的流行现状来看,肺结核在全世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我国,并且有研究表明,当前国内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在全球居于第2位,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威胁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体感染结核细菌后,只有在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增高或者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才会诱发肺结核,并且患者发病后,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2]。临床上在治疗肺结核时,预防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肺结核的发病现状以及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拘留审查所接收香港遣返偷渡人中有2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为男性,80例为女性,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为(42.9±6.1)岁,所有患者到拘留审查所时,经外医院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均符合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收集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登记本以及肺结核疾病控制统计表等相关资料,将《中国工作指标及发现方式》作为基本依据,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后期的随访中,200例肺结核患者中,除5例并发肺气肿、3例并发肺心病外,其余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并且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肺结核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相比较艾滋病和病毒性感染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而言,肺结核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不仅威胁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临床上在治疗肺结核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尤其是早期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发病后,往往不会到医院就诊,不仅延误治疗时机,还容易导致肺结核感染源传播,危害他人健康[4]。所以,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肺结核疾病发生率的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肺结核的预防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拘留审查所的医疗工作者而言 ,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重视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给偷渡人员及肺结核患者进一步加强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发放小册子以及公告宣传栏等方法,讲解肺结核的发病原因、危害、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使偷渡人员可以正确认识和了解肺结核,掌握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充分认识到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已经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还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管理与监督,让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说话或者打喷嚏时,尽量远离他人,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能随地吐痰,定期将室内的窗户打开,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切断肺结核疾病的传播途径。
3.2 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为肺结核患者,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排菌状态,容易给周围间接或者直接接触的人群带来一定的潜在危害,并且有研究表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结核患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5]。所以,为了有效预防肺结核,对于疑似肺结核的患者,一定要加强X线胸片检查,如果检查结果确定为肺结核,需要严格按照原则,进一步加强肺结核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对传染源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肺结核的感染率。
3.3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工作技能:在防治肺结核疾病的工作中,医务人员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其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与防治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医务人员对肺结核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对于疑似为肺结核的患者,应该进一步加强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一旦确诊后,立即采取有效治疗和控制措施,尤其是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肺结核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进行环境控制:环境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中的飞沫浓度,从而减少人群暴露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风险。首先,应做到自然通风,这是环境控制中最低廉、最简单的措施之一,将门窗打开确保室内外的空气对流,从而降低飞沫浓度,使结核感染得到控制。其次,进行机械通风,该环境控制措施较为复杂,也较为昂贵。主要用于自然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以降低飞沫的浓度。第三,进行空气消毒,该环境控制措施主要室内,并要确保无人且环境相对密闭时进行,通过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利用臭氧和紫外线的协同作用,照射消毒的时间必须在30 min以上,且保证每周消毒1~2次。
3.5 抗感染治疗:对于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应该将患者的用药史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制定有效、合理的针对性化疗方案,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抗感染治疗。由于患者的病情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所以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尤其是老年患者,应激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低下、年龄较大、免疫力低,所以在确定用药剂量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病情,减轻药物用量,避免药物剂量过大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控制肺结核一个比较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以及链霉素等药物。此外,用药期间,一定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并且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学会正确应对,从而实现用药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6 积极控制患者病情:由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一定要加强患病流动人口的控制,耐心给患者讲解疾病控制和治疗的重要性,对疾病的发生进行积极预防和控制,并叮嘱患者尽量在家治疗和休息,避免外出,尤其是处于疾病发展期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传染风险,应该尽量呆在家中休息,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肺结核,降低传染率[7]。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肺结核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全面掌握肺结核的发病原因、特征,并且进一步加强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出现肺结核的概率,从而达到控制肺结核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谌小江.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9(3):427-428.
[2]杨飞.试析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4,23(6):287-288.
[3]郭飓飚,王先化,马前程,等.昌吉市肺结核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分析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091.
[4]杨永红,梁智林.卓尼县肺结核发病的现状以及防范对策的分析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7):210-211.
[5]杨永红,梁智林.卓尼县肺结核发病的现状以及防范预防对策的分析探讨[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17(9):229-230.
[6]刘瑜.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对策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16(8):124-125.
[7]陈铁柱.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方法研究[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14(9):455-456.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