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玲
(甘肃省肃南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肃南734400)
高原牧区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杜雪玲
(甘肃省肃南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肃南734400)
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羊出血性败血病,临床上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以高热、呼吸困难、败血症为特征,慢性以关节和皮下水肿及多脏器局灶性化脓性炎症为特该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我国也有发生,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动物中以牛、兔、猪、绵羊等多发,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6年2月,甘肃肃南县大河乡某养殖户饲养藏系羊320只,由于天气寒冷、潮湿及气候突变从而导致羊只陆续发病。发病羊精神沉郁,发烧,消瘦,不思饮食,流黏脓性鼻液,咳嗽,鼻孔有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当地兽医技术人员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确诊为羊巴氏杆菌病。并及时用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由于畜主在羊发病后未能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有效防治措施,导致牧户家羊发病10只,死亡7只,使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多种动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都有易感性。在幼龄羊和羔羊,山羊不易感染。病羊和健康带菌羊是传染原;病原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皮肤而感染。带菌羊在受寒、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使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自体内源性传染。
3.1 最急性:多见于哺乳羔羊;羔羊突然发病,出现寒战、虚弱、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
3.2急性: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1~42℃。咳嗽,鼻孔常有出血,有时混杂于粘性分泌物中。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为血水。病羊常在严重腹泻后虚脱而死,病期2~5d。
3.3 慢性:病程可达3周。病羊消瘦,不思饮食,流粘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有时颈部和胸下部发生水肿,有角膜炎,腹泻;临死前极度衰弱,体温下降。山羊感染本病时,主要呈格鲁布性肺炎症状,病程急促,病程平均10d,存活者仍有长期咳嗽表现。与绵羊相比,山羊发病者少见。
一般在皮下有液体浸润和小点状出血;胸腔内有黄色渗出物;肺淤血,小点状出血和肝变,偶见有黄豆至胡桃大的化脓灶;胃肠道出血性炎;其他脏器呈水肿和淤血、出血,但脾脏不肿大。该病期较长者尸体消瘦,皮下胶样浸润,常见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肝有坏死灶。
采取病死羊的肺、肝、脾及胸腔液,制成涂片,用碱性美兰染液或瑞特氏染液染色后镜检,从病料看到两端明显着色的椭圆形小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作出诊断。
6.1 治疗 发现病羊和可疑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庆大霉素,四环素以及磺胺类药物都有良好的效果。在本次治疗中发现本病对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较为敏感,首次用药须倍量且足够疗程,切忌给药1~2次不见效就急于更换药物。同时配合使用地塞米松、安钠咖、安乃近等药物对制止休克,控制体温,改善循环效果甚好。对病畜活动的圈舍、场地、接触过的用具以1∶400新申抗毒威喷雾或清洗。对粪尿等排泄物用20%漂白粉彻底消毒。以百毒杀溶液清洁用具和舍内外喷雾消毒,加强舍内通风换气。
6.2 预防 平时管理中防止受寒,发病后清除畜舍内和运动场积粪,用5%漂白粉或10%石灰乳彻底消毒,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同时防止羊群食用冰雪的饲料。必要时用高免血清或菌苗紧急免疫接种。有条件的可添加益生素及保健营养药品,可抑制有害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控制本病的发生效果极佳。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一要坚持自繁自养,羊场应选择健康的种公羊和母羊,自行繁殖,防止外引新羊带入病原;二要做好饲料贮备,特别是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贮备,满足羊只营养需要,提高羊只的抗病力;三要加强环境管理,羊场要建在地势较高,远离主要交通线路500m以上,水源水质条件好,远离环境污染的地方。四要合理搭配日粮,合理搭配日粮中精粗饲料的比例,科学协调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比例,防止饲草料发霉变质,保证羊只饮水清洁充足;五要加强养羊环境消毒,养殖场要严格执行场内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羊场必须设有入场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2%氢氧化钠溶液,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羊舍要每周消毒1次,一般清扫过的空羊舍可用1%~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对羊舍用1:2000-1:3000百毒杀进行带羊消毒。
S858.26
B
1003-8655(2016)05-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