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萍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阜新123200)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崔丽萍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阜新123200)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损伤为特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对养鸡业威胁很大。该病在世界各地的部分鸡群中均有存在,我国各地也有发生的报道,养鸡生产者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本文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等对鸡传染性贫血的危害及认识做以介绍。
传染性贫血;危害;认识
近些年,养鸡业发展迅速,养殖效益不断增加,但是一些疫病仍在威胁养鸡健康。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造成了鸡只生产性能下降,还导致免疫失败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如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
本病的病原体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电镜下呈球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对酸(pH3.0)作用3h仍然稳定。加热56℃或70℃1h仍有感染力,80℃30 min使病毒部分失活,100℃15min完全失活[1]。环境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漂白粉可用于鸡场消毒。
本病自然情况下仅鸡发病,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多发于两月龄以内的雏鸡,1~7日龄的鸡易感性最强,本病既可水平传播,经口腔、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也能经卵垂直传播,感染公鸡的精液也可造成鸡胚的感染[2]。感染后10~14d出现临床症状,病鸡以贫血为主要表现,发病20~28d后存活的鸡可逐渐恢复,死亡率一般10%~30%,如有继发和并发感染时,可增加死亡率。成年鸡感染后一般不出现症状,一般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均不受影响。
潜伏期约8~12d,特征性表现是贫血,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虚弱,行动迟缓,羽毛松乱,喙、肉髯、面部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生长缓慢,体重下降,临死前还可见到拉稀。出血性皮炎,翅部皮肤因出血呈蓝色(蓝翅),全身皮肤也可出现出血、坏死、破溃,头颈部、胸部及腿部皮下水肿[3]。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血液稀薄如水,红细胞压积值降到20%以下,红细胞数低于200万个/mm3,在病的严重时期,还可见到红细胞的异常变化。一般无并发症的鸡传染性贫血,特别是由水平感染引起的,不会引起高死亡率。如有继发感染,可加重病情。
病鸡贫血,消瘦,病理组织学特征性变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骨髓造血细胞严重减少,骨髓变黄,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所代替。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及其他器官的淋巴细胞严重缺失,网状细胞增生,胸腺与法氏囊显著萎缩,胸腺萎缩是常见的病变,呈深红褐色,可能导致其完全退化[4]。肝、脾、肾肿大,色淡或呈淡黄色,表面可见坏死灶。有时可见到腺胃黏膜出血和皮下与肌肉出血。若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出现对应疾病的典型变化。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如多发生于2~3周龄内的雏鸡,临床症状以严重贫血、血液稀薄、红细胞数显著降低,病理变化见骨髓呈脂肪黄色、胸腺萎缩等典型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实验。血清学诊断可用血清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感染鸡血清中的抗体。采用用免疫荧光抗体或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鸡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
本病需要注意与鸡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磺胺类药物中毒等疾病区别。鸡球虫病引起的贫血较为典型,对雏鸡危害最大,出现下痢,血便,鸡冠、肉髯和眼结膜苍白,剖检盲肠浆膜形成暗红色的瘀斑,肠内容物含有较多血液,有的浆膜表面可见白色斑点。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肿瘤疾病,除了引起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外,还导致外周神经、内脏器官、性腺、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
磺胺类药物与真菌毒素中毒引起的贫血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肌肉与肠道有点状或条状出血,可通过调查询问了解鸡群是否有使用磺胺类药物的历史、饲料是否发霉变质。
1)发生本病的鸡场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能通过对症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如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避免不同日龄鸡混群饲养。
2)孵化场的卫生尤其重要,孵化器和出雏器要经常严格消毒,种蛋要经彻底消毒方可入孵。孵化厅、育雏、育成及种鸡舍均应相隔一定距离,病鸡随时淘汰,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加强饲养管理,净化鸡群,严格卫生消毒制度。
3)重点是加强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采取科学的饲养措施,给予营养全价的饲料,合适的饲养温度、湿度和密度,良好地通风措施和严格的消毒。
4)做好其他疾病,尤其是免疫抑制疾病的预防工作,如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病的免疫预防。种鸡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使子代的雏鸡具有母源抗体保护而降低发病率。
5)引种时要加强检疫,防止从外地引入带毒鸡。■(编辑:赵晓松)
[1] 曲鸿飞,李慧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10,3:52-56.
[2] 徐仕忠.谈谈鸡传染性贫血[J].兽医导刊,2009,1:46-47.
[3] 陈军.鸡传染性贫血及其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8:150.
[4] 骆月茹.鸡传染性贫血继发葡萄球病的防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9:44.
10.3969/j.issn.1008-4754.2016.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