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瑞(博士/副教授)王永乐(副教授)施文艺
(1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2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B ushman和Smith(2001)认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缓解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减少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发生,即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李青原等(2010)从最终控制人的视角来研究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也得出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但忽视了内部人控制的影响。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本文试图在综合考虑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冲突理论,并结合内部人控制特点的前提下,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探讨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关系的影响。
公司投资效率也就是指非效率投资,包括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两种行为。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通过缓解存在于企业内外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企业内外融资的成本,减少因融资约束而引起的投资不足问题,提高公司投资效率。Sun(2005)等通过对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投资不足的负相关性。而在我国,张圣利(2010)、李青原(2009)和袁知柱等(2012)也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与公司投资不足呈负相关。但是上述研究均忽视了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代理冲突这个因素。
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减少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来提高股东的监督能力和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进而抑制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提高公司投资效率。国外学者Verdi(2006)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财务报告质量可以有效地监督管理层,降低代理成本,缓解代理冲突,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同样,Biddle和Hilary(2007)则发现高质量会计信息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如果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很高,那么该公司的投资行为就会很稳定。国内学者袁建国等(2009)研究发现,当自由现金流量高过正常量时,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在该上市公司就会呈现出更强的负相关,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质量对该类企业的过度投资产生的治理效应会更显著。李青原(2009)研究发现,私人产权控股投资不足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呈显著负相关,并且在地区保护主义程度越低的情况下,高质量会计信息缓解公司投资不足的作用就越有效;之后,李青原等(2010)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不仅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过度投资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且与私人产权控股的负相关同样明显,同时它们间的这种负相关性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上述研究未考虑到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政府和内部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内部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会做出非效率投资的行为。同时,内部人控制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必定会受到内部人控制的影响,再加上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与中央直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具有明显差异,所以内部人控制对这两类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着代理冲突严重、融资约束小和政府干预经营决策力度强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使得内部人控制不会导致中央直属和地方所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生显著的投资不足行为,但是却会导致过度投资行为。
1.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与投资不足。银行信贷是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内所有企业外部融资最主要的手段,银行的监管作用应该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但是由于政策性导向、企业规模等因素以及我国大部分银行都是国有性质,导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更多的融资便利。叶康涛、祝继高(2009)研究发现,在银根紧缩阶段,信贷资源配置更有可能服从于照顾国有企业。李青原等(2010)也认为,中央直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一般都属于诸如通讯、能源、石化等高利润、高垄断的行业,通常都拥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实力,不仅有轻易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而且各银行为了获利往往也会争相为其提供贷款;同时,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其社会经济等多重目标,也会帮助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银行获得贷款,因而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也比较轻,融资成本低,内部经理人可以更便利地从银行获得公司投资所需要的资金。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是中央直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是没有理论支持的,而且也没有相关理论能支持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因此,中央直属和地方所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都不存在内部人控制因融资约束而导致显著的投资不足行为。
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与过度投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多重目标,如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社会目标(就业率和GDP贡献率)和环境目标等。因此,国有企业有时为了社会目标,往往会做出过度投资行为,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控股国有企业都存在这种问题,但是这两级政府因目标和所受监管程度等存在差异,导致在两者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首先,许多研究表明各级政府是不适合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因为政府追求的多重目标往往是导致公司过度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中央直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地方所属的公司更可能承担地方政府的多重目标,如就业和环境保护等,从而使得地方政府会去干预企业内部经理人的投资行为,因此,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更为严重。其次,各级政府对内部人的监督力度偏小是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且严重的现象,那就是资产管理公司行使股东权利而导致大股东“虚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控股政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和内部经理人员就会成为公司的代理者,使得产权主体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并不是人格化的,这就使得政府无法对经理人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内部经理人可能会对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投资。最后,相对于中央直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地方政府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监督力度更小,过度投资更严重。中央直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受到控股股东的严厉监管,而地方政府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力度却比较小,因此在中央政府积极、强而有力的监督管理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在投资决策时就会减少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由于中央政府必须对整个资本市场负责,因而其控制委托代理问题的积极性相对地方政府就会更高,代理成本在有效的控制下就会更小,进而其过度投资行为也会更少发生。总之,与中央直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会导致更加显著的过度投资行为。
前文探讨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的影响,下面综合分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1.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不足。“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不足呈显著的负相关”的观点同样适用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但是,我国中央直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在投资时常常能得到来自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因而两类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都不会因融资约束而导致投资不足行为。所以,内部人控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对在我国中央直属和地方所属国有上市公司中不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就不能发挥缓解作用,自然也就不会与由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中央直属和地方所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不足的负相关性都很弱。
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已有研究证实,Shleifer(1998)的“高质量会计信息可以通过提高股东对内部经理人投资决策的监督能力来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以及Verdi(2006)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有效地缓解代理成本,并且与公司过度投资呈显著的负相关”的观点,同样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唐雪松等,2007;向凯,2009;李青原等,2010)。但是,前文分析表明,在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比中央直属的要严重,因而同样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减少地方所属公司更多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质量与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由内部人控制导致的过度投资的负相关性,要比中央直属的更为显著。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性要比中央直属下的要更强。
结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的制度背景,通过理论推演,分析论证中央直属和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关系的影响差异。笔者认为,在中央直属的和地方所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不足的关系;而在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内部人控制问题已经对我国包括中央直属和地方所属在内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发挥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发展完善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市场以及改革现行对内部经理人的分配制度,建立一个相互制衡、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加强对公司监督管理的机制,是治理我国中央直属和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我国地方所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国家还应当改革现行对地方政府及官员的考核机制,引入政府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以及加强工会的作用,进一步约束委托人和内部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