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掌骨基底骨折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刘海军
(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目的 探析掌骨基底骨折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给予35例对照组掌骨基底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给予35例观察组掌骨基底骨折患者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治愈时间以及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骨基底骨折患者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应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掌骨基底骨折;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掌骨基底骨折脱位为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损伤,多是因间接暴力而导致,影响患者正常的手部功能。因掌骨解剖结构比较特殊,一旦发生脱位,较难固定[1]。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本次研究中,研究掌骨基底骨折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我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掌骨基底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23~51岁,平均年龄为(37±1.3)岁,致伤原因为:钝器打击伤11例,握拳击中硬物受伤10例,摔伤14例。观察组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20~54岁,平均年龄为(37± 1.0)岁,致伤原因为:钝器打击伤13例,握拳击中硬物受伤12例,摔伤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第5掌骨基底不骨折为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伤肢外展位,在掌骨折1/2小指伸肌腱尺侧出做出一个纵行切口或弧形切口,将皮下组织切开,牵拉并对小指伸肌腱进行保护,将骨折近端骨膜处切开,牵拉小指后,维持原掌骨长度,同时,按压掌骨背侧、尺侧复位腕掌关节脱位,采用克氏针对骨折端进行交叉固定,之后采用X线查看骨折复位情况,复位良好后,对切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实施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保持患侧上肢外展、旋前位,常规消毒铺巾。由助手站立在患者的一侧,一手紧握患侧中指以及食指,另一手向外侧牵拉患者的小指以及环指,术者同时采用拇指按压患者的掌骨基底部,并对骨折端进行复位。C形臂X线机下透视观察,在第5掌骨中段尺侧将1枚直径为1.2 mm的克氏针置入,对第5掌骨进行固定,C形臂X线机下透视见固定复位良好后,分别在第5掌骨骨折的远端1 cm处、2 cm处放入两枚直径相同的克氏针,从掌骨尺侧穿过关节面到钩骨处,确诊克氏针固定良好后,折弯针尾,剪短留在皮外。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患侧腕关节功能位,治疗20 d后讲石膏托去除,5~6周根据骨折恢复情况将克氏针取出。
1.3 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口服1 d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发生,待麻醉消退后引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术后4~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克氏针取出。需采用酒精或碘伏常规对克氏针针孔进行消毒处理,1 天1次,口服活血止痛汤,其主要组成成分为:土鳖虫3 g、三七3 g、陈皮5 g、积雪草6 g、紫珠9 g、苏木5 g、没药6 g、乳香6 g、赤芍9 g、川芎6 g、当归12 g,水煎服,1天1剂,分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用药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2]手指总活动度评价术后功能治疗效果:优:活动度为250°~270°;良:活动度为190°~245°;可:活动度未135°~185°;差:活动度低于130°。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统计数据资料均由SPSS15.5软件包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采用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 <0.05表示。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2~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7.1 ±12.2)min,治疗费用为3900~4800元,平均治疗费用为(4050± 310.2)元,术后经为其24个月的随访观察,X线结果显示患者的骨折解剖复位显示良好,愈合时间为5~7周,平均愈合时间为(6.0±0.8)周,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评价手指总活动度,优17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为82.9%。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3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22.5±9.5)min,治疗费用为2000~2800元,平均治疗费用为(2520±320.1)元,术后经为其24个月的随访观察,X线结果显示患者的骨折解剖复位显示良好,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5.0±0.5)周,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评价手指总活动度,优20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1.4%。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临床优良率对比有显著差异,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掌骨基底骨折在掌骨骨折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间接暴力而导致,且合并腕掌关节脱位,若治疗不当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会引发疼痛,或导致腕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掌骨为构成手掌的5块小管状骨,掌骨基底部与远排腕骨共同构成腕掌关节[3]。腕掌关节发生脱位后,因软组织的严重肿胀遮盖,容易发生漏诊,因此临床进行诊断时,要注意进行前后位、后前斜位的X线检查[4]。临床用于治疗掌骨基底部骨折方法多样,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克氏针、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或螺钉内定,虽然可有效改善患者骨折症状,但治疗后仍有不足;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固定稳定性不佳,骨折端容易出现移位,容易出现骨折畸形愈合;而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组织造成的创伤大,容易伤及骨折端血运,不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需再次实施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治疗,这样会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增加临床治疗费用[5]。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可有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该实施方法对患者组织造成的创伤小,有利于保持完整骨膜,不伤及骨折端的正常血运,有利于关节周围组织修复以及骨折端的早日愈合。经皮穿针固定中所采用的克氏针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治疗所需的经济费用低,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骨折复位,以及腕掌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治疗费用、手术时间、平均愈合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其手指活动度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掌骨基底骨折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有利于掌骨骨折功能的早日恢复,减少手术时间,较低治疗费用,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操作简单方便,应用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印文,卫晓恩,高宁阳,等.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J].中医正骨,2014,26(3):54-55.
[2] 李卓伟,高峻青,陈浩宇.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 (10):69-70.
[3] Afshar R,Fong TS,Latifi MH,et al. A biomechanical study comparing plate fixation using unicortical and bicortical screws in transverse metacarpal fracture models subjected to cyclic loading[J].J Hand Surg Eur Vol,2012,37(5):455-456.
[4] 陈亚伟,曹能力,李伟,等.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40例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论坛杂志,2014,35(7):91-92.
[5] Shimizu T,Omokawa S,Akahane M,et al.Predictors of the postoperative range of finger motion for comminuted periarticular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a titanium plate[J]. Injury,2012,43(6):4584-4585.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