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书生 桂吉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丹凤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四点思考
文│刘书生 桂吉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近年来,陕西省丹凤县动物防疫工作以落实《动物防疫法》为准则,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防控方针和“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16字原则要求,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等为重点,实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五强制、两强化”的综合防控措施,规模养殖场全面实行程序免疫,散养户坚持“集中免疫,常年补针”制度,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疫情不发生、不传入,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有力地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1.注重防疫宣传,营造普法氛围。一是网络媒体宣传。在商洛电视台、丹凤县广播电视台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专题报道,滚动播出防疫工作通告。二是会议资料宣传。通过召开会议、书写标语、发放宣传单、入户讲解、张贴通告等形式。三是科技下乡宣传。利用“科技下乡”和讲座等活动,进行《动物防疫法》等涉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动物防疫工作创造舆论氛围。
2.注重疾病监测,关注疫病预警。一是坚持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全县动物分布和区域特点,分别与3个镇级测报点签订目标责任书,25个规模场户、养殖大户签订动物疫情监测协议书,落实了采样畜种和监测任务,逐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统计、分析调查数据,为全县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认真做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抓好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生猪流行性腹泻、禽流感等畜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为丹凤县疫病排查和检测打好基础。
三是坚持抓好兽医实验室疫病检测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结束后,积极开展口蹄疫、猪瘟、高致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专人做好实验室各项工作记录,分类整理化验、检测、采样、送检及“三废”处理等档案资料,做到检测报告手续完备、实验档案管理规范。
四是提升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通过开展县镇动物疫情监测采样技术培训,参加省市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和疫病防控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丹凤县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检测能力,为检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按时做好信息报送。确定专人通过全国兽医实验室管理系统、国家级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管理系统、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及时向国、省、市上报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疫病监测信息。
3.注重预防消毒,构建生物安全。一是指导养殖场落实场区、人员、圈舍、用具、运输车辆、带畜定期消毒制度,有效隔断病毒传播途径,确保消毒灭源效果。二是落实无害化处理措施。对动物粪便进行堆积发酵、沼气转化、有机肥加工等处理,病死动物掩埋等无害化处理,对粪污尿水集中收集,好氧处理,杜绝病原微生物传播。
4.注重养殖监管,落实关键环节。一是开展投入品报备。规模养殖场,推行程序免疫,落实自购疫苗、兽药等投入品报备制度。二是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许可,推进养殖设施配套。三是规范建立养殖档案,确保生产、消毒、免疫接种、疫病监测、兽药使用、饲料及添加剂、病死畜处理等经营行为规范,质量可追溯。四是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外出引种需审批,引进动物需报告,出栏动物需报检,检疫合格准运输。五是健全防疫管理制度。养殖场落实防疫制度、消毒制度、接种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实行规范化管理。
5.注重体系建设,开展应急处置。一是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丹凤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指导全县各镇(办)政府及时制定了本辖区应急预案,为开展疫情处置提供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依据。二是成立应急处置工作机构。县政府成立“丹凤县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指挥部”,指挥长由县政府主管畜牧兽医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指挥部下设“一办六组”,即:指挥部办公室、技术核查组、流调防疫组、安全保卫组、市场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督查组。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县畜牧兽医中心组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诊断和风险评估专家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各镇(办)政府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疫情处置工作,成立拔点灭源工作组织,按照处置程序,组织开展辖区内扑杀净化工作。四是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规范疫苗冷链体系建设,确保物资供应及时。五是强化应急值守,实行节假日、公休日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守,保证信息畅通。
6.注重执法巡查,落实依法治牧。一是加强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执行新建养殖场选址前置审核,建场同步监督,强化布局和防疫设施监督,不断提升养殖场生物安全控制能力。二是结合丹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做好规模养殖场污染源治理,监督养殖场规范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杜绝粪便乱堆乱放和直排现象发生。三是结合羊布病、狂犬病、奶牛布病和结核病防控工作,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四是结合省市畜产品“瘦肉精”和兽药残留监测工作,做好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五是做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投入品使用监管。六是结合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做好签约式动物产地检疫。七是结合畜禽定点屠宰工作,开展畜禽私屠滥宰治理整顿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巡查活动,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监管,确保动物养殖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
1.防疫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有死角死面。一是散养户在集中免疫期间仍有畜禽漏防现象,特别是母畜防疫“四不打”的比例较高,补针不及时,给疫情发生带来隐患。二是辖区防疫检查中普遍存在重视养殖密集区,忽视边远山区;重视大场大户,轻视散户防疫。三是防疫不挂标现象在规模场较为突出。四是疫苗使用质量存在隐患,防疫员在免疫期间由于缺疫苗冷藏包,加之散养户居多,稀释头份大,适宜温度保存困难,影响防疫质量。
2.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防控基础薄弱。一是县级动物疫控机构撤并,给防疫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二是畜牧兽医人才青黄不接。在职技术干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三是实验室检测力量薄弱,任务重、人员少,又缺乏上级经费支撑,开展工作有畏难情绪。四是村级防疫员呈现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待遇低、工作苦、环境差,使得年轻人员不愿从事防疫工作,影响防疫工作进展和免疫质量。五是镇级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借用现象普遍,不能做到专人专用,影响防疫质量和进展。
3.防疫主体责任不到位,存在疫情隐患。一是动物饲养经营活动场所的负责人是动物防疫的直接责任人,在没有自己的专职兽医人员情况下,依赖镇、村畜牧兽医防疫的等、靠思想存在,为疫情埋下隐患。二是防疫工作中存在业务部门单打独斗现象。三是近年来由于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很少发生疫情,部分干部产生了麻痹、侥幸心理,工作有懈怠情绪。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丹凤县地处312国道沿线,西合铁路、沪陕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人流、车流、物流频繁,动物流动量大,疫情传入风险很大。各镇(办)及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疫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意识,切实克服消极麻痹思想、畏难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要求,转变防控观念,采取有效措施,上下一致,各方动员,群防群控,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办)及有关部门要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成立领导机构,强化防疫工作责任,召开防疫会议,夯实工作任务,从行政、业务两个渠道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将防疫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打好动物防疫工作攻坚战。
3.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畜牧业法律法规,提高群防群控意识。加强技术培训,尤其注重技能操作培训,逐级进行严格的培训,保证防疫效果和质量。强化规模养殖场的管理,全面推行免疫程序报备制度和自购疫苗报备制度。健全防疫档案,做到不缺项,不漏项,上下对应,准确无误。
4.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成立防疫工作督查组,在防疫期间巡回督促检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坚决依法查处拒不接受免疫、佩戴免疫标识和屠宰、贩运、销售病死动物的人或事,坚决禁止无免疫标识的动物上市交易和出入境,坚决杜绝未经审批跨省调运动物,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和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严密监视疫情,及时了解疫情动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疫情。防疫结束后由县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按照《丹凤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验收评分标准》和目标责任书逐镇(办)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镇(办),要求重新组织防疫,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