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峰
(辽宁省庄河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庄河 116400)
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黄学峰
(辽宁省庄河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庄河 116400)
目的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出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在发病6~7 h行以脑血肿碎吸引流术,对照组26例在发病7~72 h行以脑血肿碎吸引流术,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随访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碎吸引流;超早期;脑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这种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属于神经外科危重疾病的一种,常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1]。一旦患上该疾病,会给患者的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其病因为高血压长期作用导致患者脑部的大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小动脉壁出现变性坏死,同时还会形成微小动脉瘤。若是血压过于剧烈,那么病变部分的血管很容易出现破裂,进而出现脑出血[2]。针对脑血肿应当在早期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对血肿进行有效清除。近年来临床中常用的血肿清除术是碎吸引流术[3],本研究针对不同时机应用碎吸引流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状况展开分析。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出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时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包括男14例,女12例,年龄在36~85岁,平均年龄为(58.4±9.1)岁,出血量在30~50 mL,平均出血量为(41.10±0.26)mL;对照组26例,包括男13例,女13例,年龄在37~86岁,平均年龄为(58.3±8.9)岁,出血量在30~50 mL,平均出血量为(41.10±0.25)mL。二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所有患者在入院前测量血压,都在140/90 mm Hg以上,临床表现为嗜睡、瞳孔改变,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病例纳入标准为:经影像分析确诊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在30~50 mL,年龄在40~90岁,治疗之前,出血时间在72 h以下,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颅内或机体出现感染的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存在外伤、血管畸形以及动脉瘤的患者。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脑出血在发病6~7 h行以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发病7~72 h行以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
碎吸引流术具体方法:首先利用CT确定患者血肿状况,找出最大的层面令其中心为靶点;然后利用CT定位确定体表的穿刺点、方向以及穿刺针长度;应用电钻将穿刺针放置到血肿中心,将针芯拔出,进行封帽处理,连接侧管,令血肿在负压状态下被抽取出来,这一过程要注意转动针体,指导血凝块无法继续抽出为止;向血肿腔中注入20000 U尿激酶,夹管4 h后进行引流,每天1次。应用CT进行头颅血肿状况复查,90%得到引流后拔出穿刺针[4]。
1.3评价标准:对比二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2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分级,患者恢复状况良好,能够正常生活,但是有轻度精神障碍存在,为Ⅰ级;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是仍有重度病残,为Ⅱ级;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但是意识清楚,仍有重度残疾,为Ⅲ级;患者呈现植物人状态,生活无法自理,为Ⅳ级;死亡,为Ⅴ级。Ⅰ~Ⅱ级判定治疗有效,Ⅲ~Ⅴ级判定为治疗无效。
治疗后6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ADL评分,评级标准为:患者能够正常生活,没有明显病症表现,判定为Ⅰ级;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是有轻度伤残存在,判定为Ⅱ级;患者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判定为Ⅲ级;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判定为Ⅳ级;患者呈植物人状态,判定为Ⅴ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包针对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由(n,%)表示,行以卡方检验,若有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术后脑出血有1例,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3/26);对照组术后脑出血2例,感染4例,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10/26)。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2)。
2.2术后2个月生活能力对比:观察组Ⅰ级13例,Ⅱ级10例,Ⅲ级2例,Ⅳ级1例,治疗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Ⅰ级10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4例,Ⅴ级2例,治疗有效率为61.54%(16/26)。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2)
2.3术后6个月ADL评分对比:观察组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1例,Ⅳ级1例,Ⅴ级1例;对照组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3例,Ⅴ级1例。2组对比观察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现如今,高血压脑出血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老龄人口的危重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状态[5],临床中对其进行早期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应当尽量选取最佳时间进行手术治疗,进而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6]。碎吸引流术是一种比较简单安全的微创手术方式,患者承受的痛苦相对较轻,能够满足超早期清除血肿的需要[7]。
本研究针对在不同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以碎吸引流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预后效果更好,该方案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超早期进行碎吸引流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合理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该手术时机值得被推广应用。
[1] 代红朝.CT定位置软管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5):162-163.
[2] 云强,江名芳,苏宁,等.高血压脑出血117例外科治疗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5):713-716.
[3] 杨树安.微创钻孔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5):96-97.
[4] 王晨秋,徐建林,马力,等.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1):19-20.
[5] 吴俊,翁红林.超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6):75-76.
[6] 杨晋生,肖铮铮.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15):1794-1795.
[7] 石滴坚,余野.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碎吸术后血肿引流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11):47-49.
R743.2
B
1671-8194(2016)29-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