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媛
吉林省双辽市东明镇中学
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几个要素
于淑媛
吉林省双辽市东明镇中学
兴趣是中学生开启音乐之门的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他们才能进一步认识音乐、了解音乐,领略到音乐的美妙和美好。作为农村音乐教师,应该深入了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要素,并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力争使音乐课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音乐教学;学习兴趣;提升要素
艺术感受力是一个人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感性能力,拥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往往更加热爱生活,拥有更高远的理想,更宏大的人生观,也更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培养的正是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好的音乐课恰如洒向艺术殿堂中娇艳的花朵的雨露,能使人拥有更敏锐的心灵、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充沛饱满的情感,具备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然而,长期以来,音乐课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体系当中,是被忽视和省略的部分,尤其是在农村学校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为文化课教育质量的提升已经分散了许多精力,对音乐、美术等副科更加显得力不从心,同时,有些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觉得音乐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一件无聊的事。其实在音乐课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学生对音乐发生兴趣,才能积极地投身到音乐学习当中,进而提升音乐修养,增强艺术感受力,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要素,让这些能激发兴趣的要素“协同作战”,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那么,提高农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要素有哪些呢?
与城市的孩子不同,农村学生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音乐的认识往往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想要他们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先要让他们跟音乐“熟络”起来,在熟悉的过程中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产生认识、学习音乐的冲动。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抛开严肃的态度、呆板的面孔,而是先用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演奏或是歌星的现场演唱刺激学生的感官,先给以他们视听的震撼,让他们内心不断地问:为什么这演奏如此气势磅礴?为什么这演唱让人不自觉地潸然泪下?激发起学生们对音乐魅力的好奇,引发他们对音乐技巧和音乐知识的探索欲望,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是顺利开展教学的第一步,这样引起的学习兴趣大都只是暂时性的,并不一定能够长久地维持。想要学生较为持续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还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避免单一和枯燥,只有富于多样性和新鲜感,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比如,教师在安排一节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时,就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穿插,不是每节课都是音乐欣赏开头,示范练唱结束,让学生感觉课程流程一成不变,而是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练唱与欣赏相结合,知识与趣味相结合,让学生提升音乐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养。
课堂上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教师尊重和关心,与教师是合作分享的关系,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地表达想法,这也是让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怎样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呢?首先,教师应放低姿态,不能老是板着脸、高高在上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讨论、沟通,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的喜好,这样才能给到他们想要的“自由”。比如教师要讲皮影戏的“演”“唱”知识,可以先不要拿起课本就讲(因为很多学生在学音乐时是很讨厌课本的,老师照课本来讲他们不自觉地就会产生抵抗情绪和厌烦心理),而是先与学生聊聊他们知道的皮影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与之的结合和对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皮影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放松的,有足够的自由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都是顺着讨论的脉络自己总结的,因而特别有成功感和收获感,而这将会激起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更大的兴趣。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回顾我们的学习生活,大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因为喜欢某位老师,对他所教的科目产生特别的学习热情,因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告诉我们,努力爱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大有裨益的。音乐教师虽然一般并不是所教学生的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情”往往只是一周的几节课而已。但我们要抓住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机会,用亲切的眼神、热情的赞美,用自信的演唱、激情的讲解,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用真诚的心来爱学生,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更信任教自己音乐的这位教师,才会对音乐这门课产生亲切感,产生学习、学好它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夸奖,教师如果在音乐课上能多肯定、鼓励学生,将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这首歌唱得太动人了,老师都被感动了”“你的节奏感真强,老师的身体都跟着跳起舞了”……这样真诚的赞美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自信心,使他们对音乐学习产生浓烈、持久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学生创造应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舞台,学以致用才能体现出学习的最大价值。音乐教师可以积极与本学校的领导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校内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文艺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音乐方面的才华,还可以与其他学校联欢,开展艺术交流,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实践中来,从而感觉到音乐与生活的密不可分,让学生的生活被音乐环绕,他们自然对音乐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能够把音乐当成终生的朋友。
综上所述,以上五个要素能够激发出农村中学生心灵深处的对于音乐强烈探索欲望,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提升农村中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1]赵淑云.音乐知识与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5-20
[2]郑莉.初中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