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中看见你的身影

2016-01-29 05:52杨洪全
神剑 2015年5期
关键词:山沟营区硝烟

杨洪全

每每观望硝烟弥漫的靶场,聆听炮弹炸响的轰鸣声。我总会想起一个人。透过浓浓的硝烟我仿佛看见了他似利箭般冲锋的身影,穿越隆隆的炮声我似乎听到了他追梦的呐喊。他便是我的老副营长——王铁明。

或许是与草原有关。自小在内蒙古大草原长大的他。身上秉承了塞外草原爽朗的性格和雄鹰翱翔蓝天的气魄,他身上散发出的大草原天然纯真的气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战友。每每想起总会令人敬佩不已。

2011年9月。单位突然接到上级命令,需抽调一名干部前往人烟稀少的老一营营区去驻守。单位里的每一个人都清楚驻守老一营意味着什么。那里穷乡僻壤。山多林密,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后勤补给全靠战士们翻越几十公里的崎岖山路运抵。生活犹如回到了原始社会。营党委会上,很多干部都在心里泛起了嘀咕。产生了为难情绪,总能找出一堆脱不开身的理由。就在营党委左右危难之际。王铁明主动请缨,前往最艰苦的老一营去驻守。

当时。王铁明的媳妇已身怀三个月的身孕。加之父母年迈。本想把媳妇接到部队。有个照应。谁料,刚刚从老家内蒙古随军到部队的妻子还未来得及看一眼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却又要跟着丈夫辗转到荒山野岭的老一营去驻守。妻子很不解。埋怨说:“放着好好的城市不待,偏要去什么鬼山沟。那么多人都不愿去。就你傻,主动请缨l我吃点苦倒没什么。可怜了这肚子里的孩子。”

妻子的话深深地刺痛了王铁明的心。妻子跟了他这么多年没过上几天好日子。照顾父母、放牧耕种,家里的大小事全靠她一个人扛着,如今怀有身孕。还要跟着他一起受罪。看着面前委屈的妻子,王铁明咬着牙说:“我是一名炮手,组织需要我的地方就是阵地,无论前方多么艰险。我都要锁定目标,义无反顾地向靶心打去。”

妻子带着满腹不解。随从王铁明来到了鬼山沟。山沟里气候异常恶劣,一入冬。暴风雪便如期而至。王铁明和妻子居住的简陋营房无法抵御寒冷的山风。加之妻子水土不服,染上风寒,呕吐不止:村子里居住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很多居民的屋舍经历暴风雪后。都变成了危房:山沟里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山路也被大雪封死。王铁明所在的部队刚刚经历了编制体制调整。眼看老兵退伍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很多战士开始考虑个人问题,面对进退走留这些现实问题。犹如一片蒲公英飘忽不定,战斗力急剧下降。

一边是怀有身孕患病在床的妻子,一边是急需抢修的村民危房,如何说服官兵抛开个人思想顾虑全身心投入工作?这些千头万绪犹如一道道伪装的障碍阻挡着他的瞄准镜。王铁明伟岸的身躯显得有些独木难支。就像矗立在营区门前的那棵老树一样,身上承载着厚厚的积雪,摇摇欲坠。瞬间便能压垮它的枝干。

他是一名炮手。在没有到达靶心之前。他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更不会丢下自己的阵地。硝烟中我们又看到了他雄鹰般的身影。危难之际。王铁明首先想到的不是患病的妻子。他火速成立党员突击队。身先士卒,如一发离膛的炮弹般冲向目标。抢修危房、打通山路。许多思想漂浮的战友。都被他的大义凛然所感动,劝他回去好好照看嫂子,这里的一切交给他们。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山沟里又迎来春天的气息。王铁明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凭着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乐观豁达的态度战胜了驻守期间的一切困难。以“零事故、零问题”的可喜成绩践行了一名炮手的铮铮誓言。

望一眼丛山密林。看一眼绿树山阴。这片被人们称作鬼山沟的地方成了他依依不舍的阵地,在这穷乡僻壤中留下了他追逐梦想的身影。充满荆棘的崎岖山路上烙下了他冲锋的足迹。

刚回营区不久。部队进行实弹演习训练。王铁明既放心不下即将临盆的妻子,又不舍错过难得的演习机会。战友们都苦口婆心劝他留在营区好好照顾妻子,但王铁明隐忍万般不舍。把妻子送到了回家的列车上。

妻子挺着肚子委屈地说:“你眼里只有炮弹。根本就没有我们娘俩。”

王铁明擦了擦妻子眼角的泪水,决然不顾妻子的感受。将妻子送进车厢。像个木偶一样转身便走。

“你就是一个无情的炮弹。你就守着你的阵地过一辈子吧!”妻子眼里噙着泪水。望着车窗外王铁明渐行渐远的身影喊道。

听着妻子沙哑的声音在茫茫人海中渐渐消逝,王铁明如雄鹰般决然、毅然。没有回头。面对妻儿王铁明是这般的冷漠无情,但面对演习,面对阵地。面对炮弹他却充满了火一般的热情。在实弹射击任务过程中。有一辆炮车在击发时炮弹突然卡壳。刹那间。硝烟弥漫的实弹射击场仿佛被静止了。所有人员目光呆滞地看着这个庞然大物。不知所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火炮在每一次开闩过程中若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引爆炮弹,排弹人员就会有生命危险。

千钧一发之际。王铁明又冲了出来,“大家不要慌,不用怕,全部撤到安全地带不要出来”。

王铁明像个医生一样小心翼翼地给这个“庞然大物”做起体检来。豆大的汗珠如水晶般挂在他的额头。淌过他的脸颊。不一会儿迷彩服便如同在水中浸透一般。贴在他的后背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第一次将炮闩从容关上,没有成功:第二次,再次关闩。依然没有成功。

第三次。只见利剑出鞘。硝烟冲天。被卡住的榴弹炮成功打出。生死一瞬,王铁明再一次挺身而出。硝烟中他伟岸的身影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炮手的誓言。

演习还未结束。王铁明却收到一封家里的电报。“妻子临盆的那天下大雨,路滑,在去医院生产的路上,父亲的腿不幸被摔伤。速归。”

王铁明是本次演习的炮兵阵地指挥官,负责阵地的专业训练。如若中途退场整个演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此次演习使用的是某新型榴弹炮。教材缺乏,大多数都是年轻军官经验不足,处置突发问题的能力欠缺,如若演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就会造成大量科研经费的浪费。

出于为国家利益考虑。王铁明再一次强忍心中的悲痛。望着北方茫茫大草原。咬紧牙关,带领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凭借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多年的火炮操作、战术协同等实践经验步步为营,稳中求进,最终克服了训练中面临的一道道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此次演习任务。

也许在家人眼里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在战友们心中他却是一个好党员、好战士、好干部。无论在训练或是在生活中,他关爱士兵的身影处处皆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琐事如春雨般沐浴着我的心灵。使我时刻感受到春天般的关爱。当兵的日子短暂也漫长。短暂是因为时光飞逝不等人,漫长是因为我从王铁明那里取得的丰硕收获。每当听到隆隆的炮声,我的脑子里都会涌出那个从硝烟中走来的身影。时刻指点着我,指点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成为一名勇往直前的好战士。

本栏目特约编辑/王欣阁

猜你喜欢
山沟营区硝烟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儿子的“山沟”生存记
部队“小远散”营区异常声音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战疫时间线
运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提高营区安防效能
硝烟无尽
聂一菁 探访西山沟村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丽的小山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