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这个叫嚣“日不落”“共荣圈”的军国主义精神病人吞下了第一颗药丸。东京湾成腥的海风吹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侧舷,散布着血的气息。一纸降书面前。九个受降国的代表都攥紧了拳头。无数个惨绝人寰的现场、数不清的家仇国恨在这艘沉默的军舰上停下了狂怒的脚步。但这场永远无法清算干净的战争绝非几个妥协的署名可以遮掩消弭。是时的中国依旧青筋震额,骨血沸腾,自此,轰鸣不息的民族魂魄彻底改造了中国人的精神质地,速率之快让外国人的眼眸填满了质疑。很不确信那个“灰白大褂长辫子”的形象能够将人类文明形态变迁的漫漫历程高度压缩在八个春秋的烽烟战火里。
此后,我们长久地探寻、触摸苦难的真相,这件事实在太过重要。一个弹丸岛国将四万万中国人民卷入战火。惨烈的杀戮在狰狞的史页里久久咆哮,让后辈子弟难以从容持卷。为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诞生了《凡尔赛和约》。可以说。这是侵略者之间近亲私通的畸形“产儿”。学会的第一个词汇就是“瓜分”。国际关系尊卑有别,国际制度极其失衡。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饱受欺凌,然而退让终究无法孕育和平。强权政治的壮大横行让侵略者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捷径。从资源掠夺到国土侵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侵略者畸形分娩的“第二胎”。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短短20余年。火山爆发了,二战阴云笼罩全球,列宁一语成谶。可怕的岩浆顺着一战还未愈合的伤口不断撕裂蔓延。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人口4/5被卷入,犹太人的种族之殇成了西方大地上最醒目的创痕,而东方的中国同样血肢横飞。
屠杀军民、强掳劳工、摧残妇女、生化毒害、南京大屠杀!在这个星球上,无论从人文法则还是丛林法则都难以找到日本侵略者的精神根基。那些病态的杀戮无疑是对生命尊严的反叛,对人性底线的踩踏。受难的人群开始意识到。这绝非法西斯主义为了加重利益筹码的一次胁迫。而是泯灭自由、良善和光明的大毁灭。是一次决定人类文明发展样式的大决战。
但凡决战,无人可置身事外,这不是一党一派一国一个地区的使命。诺曼底的海浪、中途岛的风暴,库尔斯克的硝烟、阿拉曼的沙尘、台儿庄的怒吼……一次次背水对决平息了太平洋的怒涛,夺取了欧洲、北非战场主动权。进发了中华民族的不屈血脉。沉痛打击了法西斯主义的嚣张气焰。惨烈的战场、残破的躯体、干涸的血液成为人类命运重大转折的庄重的养分,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自由、平等、和平的种子悄然扎根。
事实上,中国抗战自清朝已底火暗引、浓烟滚滚。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仿佛被整个西方世界插上了草标。待价而沽。这桩买卖的两大要素,是战败和不平等条约,可谓逢战必败、无约不损。直到对日抗战大对决的胜利。中国才将封建王朝的拱手退让凝变为攥拳反击。解放了中华儿女负压于灵魂的屈辱枷锁。这个过程无比惨烈。却异常决绝而彻底,相较于百年隐忍可谓决国家生死于气节轰鸣的一瞬间,置民族存亡于东方睡狮的一睁眼。为此。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老幼皆兵、同仇敌忾。付出了躯体、抛离了血肉。代价不可谓不惨痛。但在战火中胜利的中国已然褪去暮气沉沉的古旧长袍。雷击木一般枯槁的中国近代史由此抽发新芽。改头换面。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人延续了抗日战火中无所畏惧的内心力量和向死而生的前进步伐。复兴崛起的汹涌威仪仿若工业时代的柏油公路迅速捆扎了全世界,进程之快令七大洲姿态万千的民族、宗教、政权无不神色凛然、瞠目结舌。
这样的局面颇具深味,英国戏剧家毛姆的作品《在中国的屏风上》,同样以瞠目结舌的语调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涂抹的尽是神秘、古旧、落后、散漫的色彩,他评价自己的中国见闻。简直是一个比世界普遍认知之现实离奇百倍的虚构。可见旧中国老迈的封建仪态在世界大工业时代的罅隙里是何等颤颤巍巍、茫然无措。一百年过去了。如果毛姆还活着。当那个离奇如虚构的中国以另一个离奇如虚构的强势跃变再次呈现时,他是否也会一如他在书中摇头慨叹时那般瞠目结舌?
翻阅中国近代史。几乎整部世界近代史都一齐露出了狰狞面目。当中国开始对自我陶醉的后花园失去了耐心。睡眼一抬。就兜住了无数不怀好意的目光。西方列强乃至军国主义怪胎将搭载枪声炮火的原始欲望伪饰成斑斓颜料,争相在中国国土上画落自己的落款。可以想见,当代中国人何以对国土、主权等字眼万分敏感并凝神戒备。
且剥去层层险恶的油彩。可以看到。“中国”二字最初的线条勾勒于1689年9月。是时,康熙全权使派索额图赴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在条约行文中首次出现了“中国”一词。值得注意的是。《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旨恰恰是划定国界,仿若一个平淡的抓周仪式。“中国”一词刚诞生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领土尊严上。且不论当时的国土得失。至少中国的历史属性随着蜿蜒的边界线勾勒出了越发明朗的轮廓。但对于高寿近妖的封建王朝来说。这些意义还远未萌发,最多不过是弥留之际的一次医疗保健,妄想迟暮回春的清政府正是在一次次换汤不换药的保健治疗中走向了末路。而年轻的“中国”概念却如同潜藏在皇权积弊沙海中的一粒种子,在辛亥革命的分娩下褪去了老迈的封建躯壳,跃出了新生的步伐。在抗日先驱的血肉滋养下,强健了“中国”二字的苍劲年轮,不容剥离一枝一叶。无论当代的日本右翼分子如何歪曲、篡改历史。这个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见证的历史现场都将永恒铭刻在人类向往和平的精神丰碑上。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在卢沟桥畔,习近平总书记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时。对中国的抗战做出这样的评价。中华儿女的目光已然越过定格于雕塑棱角中的抗战烈焰。越过玉门关外的千山万水。溯黄河、长江之源。过壶口、闻关东、走三峡,莽莽荡荡、千帆竞发…踏访河西走廊、华北平原。看祖国妖娆山河、烟波苍茫……翱旋塞外草原、边疆星月,眺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念江山如此多娇。想必今日之中国必然铭记了途中每一个血色的足迹,怀梦存思,翘首未来。破晓露珠折射七彩曙光。长虹倒转直挂万里云天,复兴之路璨若星河。
阅兵盛日后。我辈逐梦之足音何尝不是深得告慰的先驱意志荡彻万古河山的喜极垂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