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贸易方式与企业出口行为

2016-01-28 10:44林珏彭冬冬
关键词:退税率数量贸易

林珏 彭冬冬

摘要:根据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若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市场中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和出口数量均会较少,而且一般贸易减少得更多。将2004年1月1日我国下调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这一事件作为外生政策冲击,使用倍差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降低出口退税率显著地减少了产品的出口数量,这种抑制作用对一般贸易影响更大,而对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的影响较小;出口退税对出口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对一般贸易集约边际的影响来实现;降低出口退税率对私营企业、贸易中间商以及低效率企业一般贸易的影响更加明显;降低出口退税率将使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出口金额下降。应有步骤、合理地确定出口退税的产品范围和退税率,对不同贸易方式的企业采取不同的退税政策,并实施更加中性的出口退税政策。

关键词:出口退税;贸易方式;企业出口行为选择;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出口边际;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出口退税率

中图分类号: F75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6)01009012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出口规模迅速扩张。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中国对外出口额由1992年的849.4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3 423.4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16.3%,远远超出同时期GDP的增速。然而,2015年以来,我国外贸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出口大幅波动,进口显著下降”,2015年1—9月,我国累计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81%,其中出口额为同比下降1.9%,进口额同比下降15.3%(参见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15/1104/407522.shtm)。中国出口增长奇迹得益于政府积极引进外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鼓励外贸发展等诸多政策的推动,其中出口退税政策是政府鼓励出口的一项重要措施。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是当前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目标,而提升企业活力、优化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因而,在整体出口增长波动的形势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解读出口退税政策所带来的实际效果,进而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合理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林珏,彭冬冬:出口退税、贸易方式与企业出口行为

出口退税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探讨出口退税政策的形成机制。比如,马捷和李飞(2008)指出,当本国政府关注本国企业利润时,出口退税会成为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而当本国政府将福利最大化作为目标时,出口退税就不会成为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王孝松和谢申祥(2010)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形成机制,发现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政府兼顾国家利益和国内各种利益相关群体诉求的折中结果。二是考察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这方面的文献在研究方法上可分为两类:(1)从理论上探讨出口退税对一国福利或出口的影响。比如,Chao等(2001)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尽管对进口的中间产品实行退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出口数量,但是出口退税也可能通过减少税收收入、降低消费者剩余以及提高失业率等途径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Chen等(2006)基于古诺模型分析了出口退税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发现当企业进行产量竞争时,本国出口退税率的上升会提高本国出口企业的出口数量和利润,并降低外国企业的出口数量和利润。(2)更多的文献通过经验研究分析出口退税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比如,陈平和黄健梅(2003)基于误差修正模型证实了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出口退税政策都会通过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盈利能力产生显著促进作用。Chao等(2006)通过一个CGE模型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率的上升提高了出口密集型部门的出口数量,但会降低农业部门的出口规模。此外,万莹(2007)、谢建国和陈莉莉(2008)以及白胜玲和崔霞(2009)的研究都证明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上述研究都是基于宏观数据进行的分析,随着微观数据的获得变得更加容易,学者们开始从产品这一微观层面运用倍差估计法考察出口退税所产生的实际政策效果。王孝松等(2010)分析了2008年8月中国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出口退税率的上升使得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率至少提高9%。白重恩等(2011)检验了2007年7月1日中国大规模下调出口退税率的效果,发现出口退税率的下调降低了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增长率,但是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Chandra等(2013)基于2000—2006年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了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每提高1%,企业出口数量就会增加13%。范子英和田彬彬(2014)基于海关的月度数据探究2004年1月国家调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发现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受到的影响要大于进料加工贸易,而来料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速不受出口退税率变动的影响。还一些文献也讨论了出口退税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影响,比如刘晴和严雷(2013)、范子英和田彬彬(2014)的研究,但是这类文献没有分析出口退税对不同贸易方式下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事实上企业的出口行为不仅仅是出口规模的决策,同时也包括企业的进入或退出行为以及出口价格的选择。

综上所述,关于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的关系,国内外已有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普遍认为出口退税在调控出口贸易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大多数文献基于宏观数据或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进行研究,忽略了基于企业层面(本文将其称为“中观”)数据的研究。学者们在分析出口退税的影响时也较少考虑企业的反应,而作为出口贸易活动主体的企业,其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的选择、出口数量以及出口价格的决策等行为直接受到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鉴于现有文献的缺陷,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出口退税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以期更深入地刻画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出口退税政策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启示。endprint

二、理论模型

本文首先拓展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分析出口退税率变化对不同贸易方式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

1.基本框架

假设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垄断竞争的生产部门,在该部门中每个企业仅生产一种差异化的产品。

(1)消费者行为

本文假设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具有替代弹性不变(CES)形式的效用函数:

U=∫w∈Ωq(w)σ-1σdwσσ-1(1)

其中,σ>1代表产品间的替代弹性,Ω代表市场上存在的所有差异产品的集合。根据(1)式,可以得到外国消费者对产品w的需求函数为:

q(w)=A*p*1-σp(w)-σ(2)

其中,A*代表外国对所有差异化产品的总支出,p*=∫w∈Ωp(w)1-σdw11-σ代表外国的总体价格水平,p(w)为产品w的价格。

(2)厂商行为

假定厂商使用L和M两种类型的投入要素进行生产,其中L表示属于企业增值的那一部分投入要素,比如劳动;M表示不属于企业增值的那一部分投入要素,比如原材料等中间投入。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q=λL1-μMμ(3)

其中μ∈(0,1),λ=μ-μ(1-μ)μ-1,代表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为了简便起见,本文将L作为计价物。企业的中间投入既有来自国内的部分,又有来自国外的部分,M定义为:

M=δMd1-αMfα(4)

其中α∈(0,1),δ=α-α(1-α)α-1,Md表示企业购自国内的中间产品数量,Mf表示购自国外的中间产品数量。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方式进行出口活动时,一方面需要支付一个固定成本fI和fo,另一方面还需要支付一个相同的冰山型可变贸易成本τ>1。政府对于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出口活动实行“不征不退”的政策,出口退税不直接影响该贸易方式出口(来料加工的出口在本模型中不予以考虑)。对于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活动,政府对出口商品免收增值税,并对企业从国内外购买中间产品(Md和Mf)所缴纳的增值税部分退税;对于进料加工方式的出口活动,政府对出口商品免收增值税,并对企业从国内购买中间产品(Md)所缴纳的增值税部分退税。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和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的成本函数分别表示为:

Co=fo+q(pmd)μ(1-α)(pmf)μα(1+t-s)μφ(5)

CI=fI+q(pmd)μ(1-α)(pmf)μα(1+t-s)μ(1-α)φ(6)

其中pmd表示国内中间产品的不含税价格,pmf表示国外中间产品的不含税价格,t为增值税率,s为退税率(0≤s≤t)。在垄断竞争和CES效用函数的条件下,企业最大化利润会使其价格为边际成本与成本加成率的乘积,因此,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和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的价格分别表示为:

po=στσ-1(pmd)μ(1-α)(pmf)μα(1+t-s)μφ(7)

pI=στσ-1(pmd)μ(1-α)(pmf)μα(1+t-s)μ(1-α)φ(8)

为了区分进料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议价能力,本文借鉴刘晴等(2013)的做法,用γ∈(0,1)表示加工贸易企业的议价能力。同时根据(7)(8)两式,得到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和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的利润函数:

πo(φ)=A*σστσ-1(pmd)μ(1-α)(pmf)μα(1+t-s)μφP*1-σ-fo(9)

πI(φ)=γA*σστσ-1(pmd)μ(1-α)(pmf)μα(1+t-s)μ(1-α)φP*1-σ-

fI(10)

假设fo>fI以及(1+t-s)αμ>1γ1-σ,意味着相对于进料加工而言,以一般贸易方式进行出口活动需要更高的生产率并且收益更高。大量的实证研究皆已表明一般贸易企业比加工贸易企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李春顶,2010;刘晴 等,2013;戴觅 等,2014)。基于(9)(10)两式,可以得到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和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

φ*o=foσA*1σ-1στ(pmd)μ(1-α)(pmf)μα(1+t-s)μ(σ-1)P*(11)

φ*I=fIσγA*1σ-1στ(pmd)μ(1-α)(pmf)μα(1+t-s)μ(1-α)(σ-1)P*(12)

2.比较静态分析

Chaney(2008)在异质性贸易模型的基础上将出口数量分解成扩展边际(extensive margin)和集约边际(intensive margin),前者是指出口企业的数量,后者是指企业的平均出口数量。下面分别讨论出口退税对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

(1)出口退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行出口活动的生产率必须满足φ>φ*o;企业通过进料加工方式进行出口活动的生产率必须满足φ>φ*I。(11)和(12)式两边同时对s求导得:

φ*os=-foσA*1σ-1στμ(pmd)μ(1-α)(pmf)μα(1+t-s)μ-1(σ-1)P*

<0(13)

φ*Is=-fIσγA*1σ-1στμ(1-α)(pmd)μ(1-α)(pmf)μα×

(1+t-s)μ(1-α)-1(σ-1)P*<0(14)

由(13)和(14)式可知,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会提高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和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的生产率门槛值,进而减少以一般贸易方式和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的企业数量。同时比较(13)(14)式易知φ*os>φ*Is,这意味着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会使更多的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退出市场。这一结论的经济含义非常直观:出口退税率的下降提高了企业的可变成本,特别是一般贸易企业的可变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利润,迫使原先一些低效率、低利润的企业退出出口市场。endprint

由此,我们得到命题一: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市场中一般贸易企业和进料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均会减少,其中一般贸易企业数量减少得更多。

(2)出口退税对集约边际的影响

由(7)和(8)两式对s求导可得:0>pIs>pos。这表明出口退税率下降会提高一般贸易企业和进料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价格,并且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价格提升幅度更大。又因为qp<0,因此出口退税率下降会减少一般贸易企业和进料加工贸易企业出口的数量,其中一般贸易企业出口数量的下降幅度更大。这一结论的经济含义也非常直观:出口退税率的下降提高了企业的可变成本特别是一般贸易企业的可变成本,进而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价格,降低了国外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使得企业的出口数量减少。

由此,我们得到命题二:出口退税率降低,一般贸易企业和进料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数量均会减少,其中一般贸易企业出口数量的减少更为明显。

三、实证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1.实证模型的设定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3年10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中的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7%下调到13%。本文选取机电产品进行实证研究,如此选择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第一,机电产品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自2003年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该比重在2009年甚至高达59.35%。第二,2004年的出口退税调整中只有部分机电产品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其他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保持不变,这使得我们可以将机电产品区分成处理组(受到政策影响的产品)与对照组(不受政策影响的产品)。第三,出口退税的调整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与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无关,因此该政策变化可以看做是外生变量。

本文采用倍差法来检验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按照倍差估计的基本思路,将回归方程设定为:

Yit=β1(Treati×Postt)+λp+λt+εit(15)

其中,i代表产品种类,t代表时间;Yit为被解释变量。在本文中被解释变量包括产品出口数量的对数值、出口企业数量的对数值以及产品出口价格的对数值;Treati为处理组的虚拟变量,如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降就取1,反之取0;Postt为时间虚拟变量,2004年1月1号以后取1,反之则取0;λp为产品虚拟变量,λt为时间虚拟变量,εit为误差项。β1是本文最感兴趣的系数,如果β1<0,表明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会降低出口数量。企业—产品层面的回归方程与方程(15)一致,只是被解释变量变成企业—产品层面出口数量的对数值以及出口价格的对数值。

2.数据说明

本文中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中国每一个进出口企业在HS 8位产品层面月度的交易记录,包括进出口企业的基本信息(名称、法人代表、地址、邮编以及企业所有制类型等)、贸易类型(出口或者进口)、贸易数量、贸易金额、贸易方式、出口对象国或者进口来源国、运输方式以及出入海关名称等。本文以机电产品作为分析对象,因此只保留HS 2位编码在84—92之间的产品;同时参考范子英和田彬彬(2014)的做法,选取政策变动的前后15个月(即2002年10月到2005年3月)的数据。使用倍差法进行分析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处理组与对照组是可比的。为了避免产品的异质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我们参考Lu等(2013)的做法来构建对照组,如果一个HS 8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降,那么该产品所属的HS 3位产品类别中出口退税率保持不变的HS 8位产品将被纳入到对照组中去;在稳健性检验中还将借鉴Konings等(2008)的方法构造一个匹配的对照组,以考察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图1显示了受影响的产品和不受影响的产品出口数量的时间趋势,从中可以发现:在2004年以前处理组产品与对照组产品出口数量的时间趋势基本一致,并且处理组产品出口数量的时间趋势远远高于对照组产品出口数量的时间趋势;但是2004年以后受政策影响的产品(处理组)出口增长呈现出放缓的态势,而不受政策影响的产品(对照组)出口增长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说明出口退税对产品出口的影响因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图2显示了受影响的产品和不受影响的产品一般贸易出口数量的时间趋势,从中可见: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前受影响的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趋势高于不受影响的产品;但是在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后受影响的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缓慢,而不受影响的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迅速,且其增长趋势很快超过受影响产品的增长趋势。图3和图4分别显示了受影响的产品和不受影响的产品进料加工出口数量和来料加工出口数量的时间趋势,可以看出处理组与对照组产品出口数量的时间趋势在政策变动前后并没有出现比较

明显的差异化的发展趋势。

四、回归结果分析

1.出口退税率降低对产品出口总量的影响

这里首先考察出口退税率降低对产品出口总量的影响。根据上面(15)式所示的计量方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1的第(1)列可知,在国家降低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后,相对于那些出口退税率保持不变的产品而言,出口退税率降低的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幅度约为39.3%。该结果表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很有效,出口退税对出口有着非常大的调控作用。前面分析中已经说明,出口退税对产品出口的影响因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进一步将贸易类型分解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三种,表1的(2)~(4)列报告了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出口退税率降低对一般贸易的出口数量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而言,相对于那些出口退税率保持不变的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的产品一般贸易出口数量下降了42.7%;而出口退税率降低对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出口数量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出我国口退税政策对出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一般贸易的影响实现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一般贸易有着显著的影响,说明在一般贸易出口中成本因素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也反映出我国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质量不高,企业出口的成本加成率比较低。endprint

2.出口退税率降低对出口边际的影响

显然,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会降低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上面理论分析中也说明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会通过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种渠道影响出口增长率,下面分别考察出口退税率降低对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15)所示的计量方程,这里首先考察出口退税率降低对出口企业数量(扩展边际)的影响,表2是回归结果。由表2可知,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使得出口企业的数量减少了15.4%;其中,一般贸易出口企业数量减少更加显著(减少了16.5%),而出口退税率降低对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出口企业数量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本文理论预期基本一致。

下面分析出口退税率降低对企业出口数量的影响,表3显示了回归结果。从表3可知,出口退税率降低使得出口企业的出口数量减少了16.6%;其中,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20.2%),进料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数量也有比较显著的减少(减少了11.2%),而来料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数量的变化不显著。在现实中存在很多同时通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对外贸易的混合贸易企业(刘晴等,2013),根据前面理论分析,与加工贸易相比,出口退税对一般贸易的影响更大,因此可以推导:出口退税率下降会使混合贸易企业中一般贸易的比重下降。表3的第(5)列显示了回归结果:出口退税率降低以后,混合贸易企业中一般贸易的比重下降了2.3%。

比较表2和表3的结果可以发现,出口退税对出口的调控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一般贸易集约边际的影响来实现的,下面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出口行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赵伟 等,2010;Manova,2011)。这里按照海关数据中对企业所有制的分类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的(1)(2)(3)列:出口退税率降低对私营企业出口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而对外资企业出口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考虑到私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大规模持续的出口退税削减可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成本。

大量研究指出直接出口厂商和贸易中间商在出口行为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本文借鉴Ahn等(2011)的做法识别出贸易中间商,分析结果见表4的(4)(5)列:出口退税率下降更多地抑制了贸易中间商出口的增长。这表明我国的贸易中间商更多地是为买家和卖家提供简单的中介服务,当其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时,贸易中间商的出口就会出现较大的下滑。

根据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会对出口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针对不同生产率的企业进行分析。由于在海关数据库中我们无法直接得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Bernard等(2011)和Melitz等(2014)的研究均表明高效率的企业会出口更多的产品,因此本文将出口企业中多产品出口企业作为高效率的出口企业,将出口企业中单产品出口企业作为低效率的出口企业。表4的(6)(7)列回归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下降显著减少了低效率的一般贸易企业出口数量,而对高效率的一般贸易企业出口没有明显影响。换言之,出口退税对低效率出口企业出口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高效率出口企业出口的影响较小。

3.出口退税率降低对出口产品价格和出口金额的影响

前面的理论分析指出,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数量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企业出口价格来实现的,下面实证检验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后企业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回归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后,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价格上升5.4%,并且企业的出口金额减少14.9%;出口退税率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料加工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使得该类企业的出口金额减少了9.6%;但出口退税率降低对于来料加工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均没有显著影响。上述分析结果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也印证了前面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五、稳健性检验

1.共同趋势检验

在使用倍差法进行回归分析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处理组与对照组在政策变化以前要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为了检验这一点,本文参考Lu等(2013)的做法,在回归中加入一个新的回归元Treati×Pret。Pret是一个时间虚拟变量,当时间处于2003年9月至2003年12月之间时取1,所有其他时段取0;Treati的含义与前文一致。Treati×Pret的系数显著表明政策变化以前处理组与对照组不存在共同的时间趋势,系数不显著则表明政策变化以前处理组与对照组存在共同的时间趋势。表6报告了具体的回归结果。检验结果显示,不论是对扩展边际还是对集约边际,各类贸易方式的回归结果中Treat×Pre的系数均不显著,这表明在国家调整部分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前,受影响的产品(处理组)与不受影响的产品(对照组)在时间趋势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2.构造一个匹配的对照组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的对照组包括了处理组产品所属的HS 3位产品类别中所有出口退税率保持不变的产品。为了更加严格地控制商品范围,本文借鉴Konings等(2008)的方法,构造一个匹配的对照组来进行分(限于篇幅,这里不给出具体的构造方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表7是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即使将产品范围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估计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说明出口退税率下降对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一般贸易出口数量,特别是减少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出口数量来实现的。

3.调整窗宽

在运用倍差法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时,由于有的出口合同是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前签订的,因此会存在政策反应时滞的问题,这意味着分析中政策前后窗口期的设定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参考范子英和田彬彬(2014)的做法,本文选取政策变动前后的9个月作为一个新的窗口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8。分析表明,出口退税率降低显著地减少了一般贸易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且其对集约边际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这与前文的结论一致。同时,与前面的分析结果比较可以发现,政策实施后15月的效应要大于政策实施后9个月的效应,说明政策反应时滞问题的确是存在的。endprint

4.处理异常值

在回归的过程中,异常值往往也会影响到估计结果。为了避免异常值对回归结果所造成的偏误,我们将被解释变量在1%的水平下进行缩尾处理,分析结果见表9。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处理了异常值以后前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六、结论与启示

出口退税作为调控出口贸易的重要手段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出口规模的变化上,也体现在贸易结构的调整上。作为对外贸易主体的企业,其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出口数量的多少以及出口价格的高低均受到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本文使用异质性贸易模型和倍差分析方法,基于2004年1月国家下调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一政策变动,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了出口退税率降低对企业以不同的贸易方式出口产生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出口退税率降低显著地抑制了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相对于未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而言,出口退税率下降的产品一般贸易的出口数量下降了约42.7%。这种抑制作用对一般贸易的出口影响显著,而对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的出口影响不显著。

第二,出口退税率变化对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通过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种途径实现。出口退税率降低不仅减少了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数量,同时也抑制了一般贸易企业出口数量的增长。具体而言,出口退税率降低以后,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数量减少16.5%,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数量减少202%,这表明出口退税对出口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对一般贸易集约边际的影响实现。

第三,相对而言,出口退税率降低后私营企业、贸易中间商以及低效率企业的一般贸易出口数量减少更加显著。

第四,出口退税政策通过产品价格影响一般贸易企业出口数量。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后,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价格上升5.4%,出口金额减少14.9%。

近年来为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调节过高的贸易顺差以及缓解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压力,中国的出口退税率进行大范围的下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成本,使得大量一般贸易企业退出出口市场或者转向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出口活动。由于一般贸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加工贸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出口退税下降所带来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可能是有限的,它不能将生产效率低的企业挤出出口市场。出口退税的降低也带来了加工贸易的过度繁荣,从而使中国的经济更易受到国外市场的影响。此外,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大大地减少了私营企业的出口数量,考虑到私营企业在创造就业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大范围连续地降低出口退税率很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成本。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应有步骤、合理地确定出口退税的产品范围和退税率,切不可操之过急,尽可能地规避出口退税率降低给中国出口以及整体经济带来的风险;第二,对不同贸易方式的企业采取不同的退税政策,税率调整时应更多地考虑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影响;第三,实施更加中性的出口退税政策,政府可以尝试对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中间产品征收增值税,这样出口退税率降低以后,既可以使最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又可以防止加工贸易的过度繁荣,进而保证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增长。

参考文献:

白重恩,王鑫,钟笑寒.201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3):799820.

白胜玲,崔霞.2009.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主要贸易国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9):3740.

陈平,黄健梅.2003.我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管理世界(12):2531.

戴觅,余淼杰,Madhura Maitra.2014.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加工贸易的作用[J].经济学(季刊)(2):675698.

范子英,田彬彬.2014.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J].世界经济(4):4968.

李春顶.2010.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J].世界经济(7):6481.

刘晴,史青,徐蕾.2013.混合贸易企业形成机制及选择行为分析——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J].财经研究(6):2838.

刘晴,严雷.2013.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经济效应的进一步思考——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5):2738.

马捷,李飞.2008.出口退税是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吗?[J].经济研究2008(4):7887.

万莹.2007.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4):6267.

王孝松,李坤望,包群,谢申祥.2010.出口退税的政策效果评估:来自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4):4767.

王孝松,谢申祥.2010.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基于产品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10):101114.

谢建国,陈莉莉.2008.出口退税与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一个基于长期均衡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5):312.

赵伟,赵金亮.2011.生产率决定中国企业出口倾向吗——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5):100105.

AHN J,KHANDELWAL K,WEI SJ. 2011.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Facilitating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1(1).

BERNARD A,REDDING S,SCHOTT P. 2011. Multiproduct Firms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6(3).endprint

CHANDRA P,LONG C. 2013. VAT Rebates and Export Performance in China: Firmlevel Evidenc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02.

CHANEY T. 2008. Distorted Gravity: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8(4).

CHAO CC,CHOU W L,YU S H. 2001. Export Duty Rebates and Export Performance: Theory and China's Experience[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2).

CHAO CC,YU S H,YU W. 2006. China's Import Duty Drawback and VAT Rebate Policies: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 China economic Review,17(4).

CHEN CH,MAI CC,YU HC. 2006. The Effect of Export Tax Rebates on Export Performance: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17(2).

KONINGS J,VANDENHUSSCHE H. Heterogeneous Responses of Firms to Trade Protec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76(2).

LU Y,TAO ZG,Zhang Y. 2013. How do Exporters Respond to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91(2).

MANOZA K,WEI SJ,ZHANG ZW. 2011. Firm Exports and Multinational Activity: under Credit Constraints[R]. NBER Working Paper,No.16905.

MELITZ M,THIERRY M,GIANMARCO. 2014. Market Size, Competition, and the Product Mix of Export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4(2).

Abstract: According to heterogeneous firm trade model, if the export drawback rate is lower, the general trade and the number of the processing firms as well as export quantity will decrease, furthermore, the general trade decreases sharply. On January first, 2004, China decreases export drawback rate of parti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which is regarded as external policy shock, the empirical test is conducted by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rease of export tax drawback obviously decrease the number of export products, this kind of inhibition effect mor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exports of general trade while has small effect on exports of feed processing trade and processing trade, that the regulation of export tax rebates on exports is implemented mainly through the impact on the intensive margin of general trade, that after the decrease of export tax rebate rate, the general trade export volum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rade intermediaries and inefficient enterprise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at after the reduction of export tax rebate rate, the export prices of the general trade enterprises rise and the export value declines. China should plannedly and rationally determine the products scope and drawback rate for export drawback, use different export drawback policy for different trade methods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ake more neutral export drawback policy.

Key words: export tax rebates; trade type; firm's export behavior choice; general trade; feed processing trade; foreign feed processing trade; export margin; extensive margin; intensive margin; export drawback rate

CLC number:F424.7;F127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48131(2016)01009012

(编辑:夏冬)endprint

猜你喜欢
退税率数量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国家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超700种化工类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统一数量再比较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2018年9月5日 财税〔2018〕93号)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