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延津县环境保护局 延津 453200)
基层县区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建议
——以某地级市Y县为例
杨洋
(延津县环境保护局 延津 453200)
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笔者以某地级市某县为研究对象,对基层现有的环境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基层环境监测体系的特点,就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环境监测;监测体系;对策
当前,国内环境监测运转形式基本上处于“政府主导+企业强制配合”的模式。然而,近几年的恶性环境事件不断增加,民众环境意识的逐步觉醒,对环保要求水涨船高,因此政府职能也随之转变,将环境监测任务逐渐放权给第三方,退出了“运动员”的角色,从而逐渐增强了自身的监督引导职能,使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在平衡的环境下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运行。
(1)县区基层环境检测的概念。从广义上定义是由环境监测服务需求、环境监测服务供给、环境监测实施对象、环境监测的监督和管理构成[1],并通过对周围水体和气体以及固体等物理因素采样分析,最终监测出科学的环境结果,相关单位依据环境监测结果,对现有的环境情况进行评估并为开展后续的环境改善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2)县区基层环境检测的分类。普遍意义上讲,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公益性质类和服务性质类。前者主要是监督性监测、研究性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三大类监测。第一种监督性环境监测是政府部门对污染源排放企业单位进行常规性监督性监测,有利于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整改工作,督查污染源排放企业合格排污,进一步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督性监测,企业年度例行监督性环境监测、执法性环境监督监测等类型。第二种研究性监测是科学研究机构对县区基层污染情况进行科学研究性监测,以便寻找到可靠的环境污染信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真实实时的数据支撑。第三种环境质量监测是政府部门对环境质量进行统一监测,确保普通民众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下生活,进一步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环境辐射强度监测、环境噪声强度监测、水域(江、河、湖、海)水体环境质量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等。后者即服务类的环境监测是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客户通过委托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环境监测获得相监测数据,以期在工业生产、生活活动中高效利用这些数据,服务类环境监测包括环境影响评估中的环境本底浓度监测、污染源排放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等[2]。
(1)环境监测机构体制僵化,竞争力低下。①环境监测人才引进通道不畅。县区基层普遍存在技术差的人员无法淘汰循环,而高端技术人才难以引入,用人机制出现逐渐僵化的现象。同时,多数环境监测站人才考核机制僵化,造成环境监测站督察考核均由地方政府把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站的服务广度和深度。②环境监测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县区基层环境监测站很少从市场角度出发对县域内的环境监测服务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同时,多数环境监测站坐井观天,仅为本部门本单位本区域的监测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而很少开展跨行政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③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欠缺。偶尔存在居民的主观体验和环境监测结果稍有差距,民众对环境监测结果存疑。④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在当前县区基层环境监测体系中,包括环境质量监测、环境验收监测、针对污染源排放企业的监督监测、执法性的环境监测在内的多数检测均由环境监测站完成,而环境影响评价监测、企业环境污染因子自测、ISO14000认证监测等环境监测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县区基层的环境监测站也基本上不参与市场竞争。⑤硬件设施质量参差不齐。环境监测的技术能力和设备与当前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如土壤中的非常规的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基层县区大部分环境监测站的均缺少相关技术能力。
(2)污染源排放企业配合度低。对于县区基层的污染源来说,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活动、个人活动造成的污染源排放是首当其冲,企事业单位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和产业集聚区生产企业,此类污染源排放企业一般了解排放污染物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主动配合政府部门的监测工作。在基层县区,通常情况下污染源排放企业被动参与环境监测工作的表现为受既得利益驱动,比如有的企事业部门受到政府的行政监督,为了获得生产许可,被动进行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监测、运行期的例行环境监测和在线监测、搬迁后的环境污染评估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3]。
(3)环境监测缺乏有效监督。①缺乏有效监督。基层地方环境监测站多数代表地方政府进行自行监测,环境监测过程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缺少第三方的有效监督,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因为环境监测的实施对象,由政府选择性执法,缺少第三方的有效评估,环境监测科学性不够;②信息公开不及时。环境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不及时向公众公布,或者将信息筛选后进行选择性公布,有的部门甚至将环境监测数据篡改后供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使用。
(1)开展技术合作,增强技术创新。笔者建议要合理利用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等高校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研发,积极建立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体系,将研究成果产业化、集群化,避免研发环节和技术生产环节脱节。同时,还要鼓励高校实验室与监测机构开展技术层面的合作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研发成果脱离实际,以及可能出现的研发成果缺少实际使用价值而造成结果过于理想空洞的现象。要逐步加大政府在研发资金以及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开发,积极申请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的财政补贴,通过严格的研发成果认定进行合理的补贴分配。
(2)引导污染源排放企业高效整改。在环境监测体系中,特别是县区一些产业集聚区内的污染源排放企业,必须在政府督查室和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下,由以往的被动接受环境监测转变为主动接受环境监测及整改,从而进一步主动参与到环境监测体系中去。一般情况下采取以下方式:加大宣传,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将环境污染的危害告知污染源排放企业,提高企业参与意识和整改认识。奖惩有度,对于主动接受环境监测及整改的企业予以适度的监测费用优惠,并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提高污染源排放企业的参与意识,同时,选拔出优秀的企业进行表彰,通过优秀企业提高污染源排放企业的参与意识。
(3)理顺第三方环境监测机制。①要健全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完善环境监测技术协议,由环保部门的技术评定和监管科室负责对相关机构进行技术评定和监管,同时,建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评级机制和淘汰机制,认真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技术评级,根据环境监测机构的工作特点,接受监督,若出现严重过错,则应退出环境监测市场。②建立健全市场价格体系。要避免区域性垄断和恶性市场竞争,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规定每年环境监测从业人员需定期接受环境监测知识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③实行环境监测从业人员注册制。从业人员的个人职业道德纳入个人职业道德信用体系,减少人为的数据造假。
在四十多年的环境监测体系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环境监测站为辅的二元环境监测体系,并且长期以来对环境监测技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瑕疵,对于目前显基层环境监测体系而言,需要从转变地方县级政府职能着手,加大加强普通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积极提高污染源排放企业的参与度,并且科学合理配置和增加环境监测机构,才能解决我国县区基层监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胡迪峰,翁燕波,高源.关于环境监测站在事业单位改革浪潮中转型发展的思考.中国环境监测,2013,1.
[2]张梓欣.浅谈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化法律制度的完善.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6.
[3]杨儒石,孔范龙,郎晓辉,吴玉光.第三方运营在中国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探讨.绿色科技,2011,2.
X830
A
1004-7344(2016)24-0291-02
2016-8-11
杨洋(1984-),男,汉族,河南延津人,本科,河南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从事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