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成
(上林县大丰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广西上林 530500)
林业造林质量控制措施
石建成
(上林县大丰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广西上林 53050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和房地产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一些地方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也包括了对林业的破坏,造成一些地域频繁发生泥石流等地质自然灾害,俗话说:百年树木,林业的发展有其固有的特点,就是周期长,出现毁坏不易进行恢复。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重视林业造林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要看到差距还比较大,造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希冀给读者以启示。
林业造林;质量控制;措施
林业造林工程与其他工程的不同点就是时间长、见效慢,从苗木的栽培到成林,少则十几年时间,整个过程还要遇到病虫害、树苗的管理和成才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就有可能造成造林工程的重大损失。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林业部门不断加大造林工作监管和抚育,增强森林综合功能,在增加林区种植户经济收入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1)可以纯净空气和降噪。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空气粉尘的污染和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主要的污染源,空气中的尘埃可以通过树木的阻挡而大量减少,所以树木又被称之为“天然除尘器”,一些汽车和大型机械的的噪音对于城市的环境和人员听力的伤害是不可低估的,还能诱发人的焦虑和多种并发疾病。
(2)可以减少水土的流失,有效防止自然灾害发生。土壤的沙漠化是当前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沙漠化整治的不断加大,不断扩大的问题有所改变,但要从根本上根治,还要靠造林来解决,这不仅仅可以解决防风固沙作用,还能建起一道绿色屏障,为人类提供很好的保护。通过减少泥沙的流出,可以很好的起到稳定坡地的作用,减少土壤表面冲蚀,有效的增加土壤的含水蓄水功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3)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好的林业还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如果有针对性的种植一些水果、药材和茶叶等经济作物,还可以种植材林和竹林等经济林,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1)造林工程的规划不够合理。绝大多数造林工程都是比较巨大的,所以造林前的工程规划是必须的,规划主要用来解决细节的管理问题,这是造林的基础,但从笔者的实践调研来看,林业规划不合理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①我国林业的管理层观念上不够重视,有的仅仅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可有可无的工作;②由于我国林业造林工程起步较晚,这方面还缺乏一些规划专业方面的人才,不能为造林规划提供较好的支撑,造成有的规划不够合理,缺乏生态平衡的设计,有的常识缺乏,把规划重点仅仅放在原来资源的重组和组合。
(2)育苗技术不够成熟。在进行林业造林规划后,育苗环节就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从当前林业工程现状来看,很多都可以从育苗环节找到原因,树苗的质量对于后来成材的优劣至关重要,从当前我国现有的育苗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山地和农田等地区,由于管理不到位和技术不成熟造成育苗质量不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成活率低,有的虽然勉强成活了,但在移栽后成活率急剧下降,这些都是育苗不够好造成的。此外,种植的树种较为单一,缺乏对新品种的开发,有的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局部优势,另外还存在种源来源不清,有了就种,有苗就栽的问题,有的还存在优良资源匮乏等问题。
(3)林业管理栽种不够科学。虽然前面两个阶段较为重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栽种和管理环节,此工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栽培管理,这个环节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一般种植户仍然采用密植的栽培方法,这种密度极易造成生长空间较小,树木缺乏自身生长的自然环境,在干燥的季节还极易造成火灾和病虫害的危害。笔者通过调研,一些发达的国家从技术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一般对密度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控制。这一点相比他们,我国做得还是不够的。还有一些地区不能根据生产季节特点进行预整地,对于预整地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边造林边整地,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还有一些区域不能按照生物学的特点进行整地,必定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从而影响经济效益;有的地区不能根据气候和季节特点进行栽植,错过良机。还有的在起苗、移栽等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保护苗木,还有的就是栽植不够认真仔细,栽种不实。②对于树木的管理责任体系不够完善和明晰,所以在具体林业管理中,有的林业地域重复管理,有的区域是管理空白,这些现象不同程度的可以看出一些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不够重视的现象。
(4)各级监管不够得力。一般来说,对于造林后的检查都是在林业造林工程完成之后,这种方法往往忽视了对过程的监管,对过程也没有制定奖惩分明的举措,导致激励作用不够明显,检查的结果也不能与上级的拨款支持进行有效挂钩,这些都是下一步需要着力改进的。
(5)专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始的种植方式长期存在造成了专业的种植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缺乏,现代林业需要掌握林业新知识的人员,没有造林熟练经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就会造成造林举措的不当,导致造林得效益低下。
(6)林地环境不当。大家都知道,造林是保护环境,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造林的措施不当一样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水土的流失,比如在浇灌、锄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中,如果处置不当,也是造成林地环境不好的主要原因。另外,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管理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在林业造林实践中出现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和地区实际,为促进林业造林工程的健康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科学造林规划。①思想上要高度对工程规划的重视,通过多年的发展,对林业的重视已经深入到各级政府理念之中,在规划设计上,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保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促进和互为加固。②要加强林区林木的多样性建设,在不同的林木间建立隔离带,不同种类进行相互配置,增加多样性的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甚至对于火灾等隐患也能有效降低,很好的提高了林木的经济性。
(2)要进行科学合理栽培。栽培主要要在合理控制密度和精心管理上下功夫,在合理控制密度上,主要要考虑经济性、生物性,例如根据国家林业权威部门论证,杉木最大的初植密度为3000株/hm2,桉树的最大初植密度则为2500株/hm2,松树的最大初植密度为3700株/hm2,所以合理控制栽植密度是十分必要的。在管理上,需要抓好预整地建设,其规格要求必须按照设计质量要求来落实,要合理选择气候和季节,要遵守造林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标准,改进栽植技术工艺,确保栽植质量,要根据树苗特点来整治预整土地,成立专用育苗区,减少临时育苗区,提升树苗移栽成活率,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根据林业的生物性特点,科学进行锄草、松土、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要抓好林业的综合性保护,有力组织管理和检测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处置,减轻风险隐患。此外还要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采取学习、实践再到学习的过程加强自身业务素养培养,为林业建设提供较好的人才支撑。
(3)加强林木遗传控制。要认真落实《种子法》等相关规定,选择质量好的种苗和树种,这是培育的基础和前提,也关系到后来林业的发展和成败,要选择良种和壮苗来进行培育,要高度重视林木资源的采集和资源挖掘工作,大力进行改良遗传育种,加强新品种种苗的培育,为造林提供优良的遗传性好的优良苗木。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引进,当前的基因改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科学严格的规范性条件下开展育苗工作。另外,还必须严格种子的检疫,落实经营许可证制度,确保造林的种子都是优质母树上采集的种子,其必须达到行业内、地区规定的种用标准以,要抓好苗圃中心建设,与中心苗圃签订育苗委托合同,实施“定点供种、定向供苗、定点育苗”。
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林区造林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和复杂性工作,在具体工程进展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给林业成长造成影响,这就要求要从整体上提升工程质量,严格执行造林计划,加强育苗栽培管理,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文贤状.提高林业质量的策略[J].北京农业,2015,06.
[2]李梅英,包世勇.林业造林主要质量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4,03.
[3]刘书明.如何提高林业中营造林质量管理措施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1.
[4]袁红娟,郑家平.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
S725
A
1004-7344(2016)25-0221-02
2016-8-18
石建成(1965-),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林业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