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地下水问题

2016-01-28 08:52吴思平
大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预见性水文地质灾害

吴思平

(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水务局 贵州惠水 550600)

分析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地下水问题

吴思平

(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水务局 贵州惠水 550600)

水文地质勘察是地面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勘察中总结常见的地质灾害风险,有助于与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利用率。结合地下水运动问题现状,总结了地质勘察工作的建设性意义,提出切实可行的水文地质建设与管理方案。

水文地质;勘察;灾害问题;对策

地下水运动对水文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水文地质改造建设要考虑地下水引起的危害风险,提前做好针对性的勘察与防护工作,确保地面工程建设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勘察人员要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改造方案,解决地下水运动潜在的危害问题。

1 地下水运动现状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为保证水文地质工程的实施,需要制定时间进度表,进行明确的任务分派,落实资金来源,组织项目评估。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运用那些在评估规划中收集的资料对工程进行正式评估。

2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意义

2.1 指导作用

水文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活动造成诸多危害性,积极完善水文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对区域规划发展起到了保障性作用。“预见性”是水文地质灾害监测中必须树立的意识,只有在预见性条件下才能尽早发现灾害,把灾害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结合国内水文地质灾害发生现状,可以对崩塌、滑坡、塌陷等常见水文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指导,提高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效率。

2.2 技术作用

新时期国家对地质勘察研发提出新要求,号召各地区重视地质勘察推广与发展,加快地区危害防治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针对早期危害防治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政府要做好各方面的调度工作,以科技创新为指导思想,带动地区危害防治规划与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在危害防治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是地质塌陷中常见的特征,作为预见性分析参考的主要标准。

2.3 安全作用

现阶段,水文地质灾害形式更加多样化,造成的地质风险也越来越大,灾区面临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问题更加严重,为了提高水文地质灾害的预见性,可提前做好相应的预见性分析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危害防治建设活动,要坚持以地质勘察推广为中心,全面拓宽科学技术在危害防治建设中的应用。在预见性分析中,可以事先观察岩土结构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抑制水文地质灾害发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区域地质环境构建相对安全的平台。

3 基于地质勘察中常见地下水问题

3.1 对工程岩石结构的影响

我国是水文地质灾害多发国家,由于地质环境特殊而常见发生灾害,导致地区生产、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倡导水文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改革,把“预见性”作为灾害防治的主导思想,为地区构建更加科学的灾害防治方案。通常情况下,工程的岩石结构直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岩石结构的状况对于工程的施工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地下水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地下水不会对该地的岩石结构造成损害。

3.2 对建筑地基的影响

水文地质灾害监测是一项复杂工程,必须要做好预见性分析与管理,才能综合抑制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率,降低灾害发生后对区域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早期地质勘察推广工作尚未全面实施,限制了新科技在地质勘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地基的科学合理性是其能否正常开展的保证,也是基础。如果建筑地基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不可预估的危害。地下水的存在有时会对建筑地基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指标不合规范的地下水来说,建筑地基在这些地下水的影响下会造成严重的损坏,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3.3 对环境改造的影响

我国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各个地方对危害防治建设存在着不同的认知,这直接导致地质勘察推广差异化更加明显,限制了科技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例如,经济贫困地区,尚未开发危害防治地质项目,多数农民以传统灾害监测模式为主,这必然削弱了地质勘察的推广意识。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与当地地下水的自然状况息息相关,水文地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如果一项工程在开展之前没有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进行详细的调查,那么在后来的施工中会因为水文地质的影响而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有时也会造成工程的停滞或返工,从而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带来极大的阻碍。

3.4 对地质保护的影响

地质勘察是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利用生态资源,地下水运动出现异常情况,必须会对地质改造工程造成诸多破坏,影响了区域地质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为了保障水文地质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做好配套设施的开发管理,例如,桩基础开发中,严格按照工程标准拟定方案,确保桩基础安装与开发达到标准要求。水文地质生态化设计是一项复杂性的工程活动,也是对地方生态化建设的综合性指导。对于水文地质设计来说,必须强化管理目标,对关键性项目、部位,新技术的推广项目和部位,应反复、细致地向班组工人进行交底,必要时应作文字交底、样板交底和示范操作交底。

4 地质勘察在水文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4.1 安全宣传

近年来,国家对危害防治发展尤为重视,不仅从财政上给予地方资金支持,在地质勘察传播与推广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然而,由于各地区农科技体制改革,与中央政策执行要求相互配套,大大提高了水文灾害监测科技推广工作的成效。对于国家政策中提到的预见性分析、危害防治机械化等技术,政府的扶持制度也在不断拓宽。

4.2 灾害预警

在勘查完毕后要对整个工程的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与当地的岩石结构现状相适应。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任何产业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贵州省水文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雨量管理、预警分析、灾害管理、地图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推广地质勘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新地质勘察规划具有保障性作用。

4.3 政府调控

在进行水文地质的勘查时必须科学合理的调整地下水的内容,将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从而有效地预防因为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损害而带来的安全问题。科技推广与危害防治服务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地区建立了全面化的服务体系,才能不断提高科技应用效率。目前,国内有大部分地区经济条件日趋发展,政府对危害防治扶持项目工作不断落实,科技服务体制建设存在诸多漏洞。例如,加强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地质活动,完善科技配套服务条件,推动危害防治地质科技化转型。

5 结论

总之,水文地质勘察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勘察人员要发挥技术应用优势,努力提高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的预见性。要不断落实“预见性”分析制度,从技术创新、灾害宣传、系统设置等方面,加强水文地质灾害监测与调度力度。

[1]陈犇,张春伟.浅析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有色金属文摘,2016(01).

[2]范隋新.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5(02).

[3]朱永浩.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J].企业技术开发,2015(22).

[4]丁增,扬平.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技术应用及管理要点之研究[J].珠江水运,2015(20).

[5]马丽.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内容与技术方法及其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视界,2015(34).

P641.7

A

1004-7344(2016)25-0173-02

2016-8-21

吴思平(1956-),男,汉族,贵州惠水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预见性水文地质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