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李岳
(国网四川省江油市供电分公司 四川江油 621700)
浅谈反违章保安全
乔李岳
(国网四川省江油市供电分公司 四川江油 621700)
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事故的源头。杜绝习惯性违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是一个烦琐的工作,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作。在年度各项工作中,公司始终把反习惯性违章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以零违章,零缺陷,确保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牢固竖立违章不除,事故难绝的宗旨。本文主要针对发生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剖析,然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于其他人有所帮助。
电力企业;反违章;保安全
习惯性违章是酿成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翻开电力安全通报,一起起人身伤害事故,大部分是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习惯性违章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多年以来它以其顽固的习惯势力,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遵章守纪行为,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剖析惯性违章的原因,找出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对策,下大气力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心肠反违章保安全生产。
(1)思想上放松了警惕,行动上降低了要求和标准。面对我们电力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人散等特点,有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为各种违章“开脱”,从而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进而在具体工作中纵容违章行为。
(2)安全规范意识淡薄。由于每一次习惯性违章不一定都会发生事故,使员工模糊了习惯性违章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产生了值得冒险的念头;还有部分员工,自认为技术好、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形成了胆大妄为的工作作风;另外,由于不能正确处理任务进度、效益成本与安全质量之间的关系,对片面赶进度、抓效益可能引发的事故及后果的严重性缺乏估计和预想,因而产生了“该投机时就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的错误思想。
(3)部分员工素质不高。①部分员工对标准规范吃得不透,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技术不高,安全意识欠缺,是非鉴别能力不强,衡量对错的标准尺度没有彻底成型;②有的员工安全专业技术知识不够,原有的经验与新设备、新技术的要求脱离;③有的管理者虽然知道却不愿用新的安全技术理论指导实践,依然沿用旧的方法,存在思想上的惰性。
(4)责任监管效果欠佳。①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还需完善,有些制度未能及时修正,有些制度部分内容相互矛盾,还有些方面则缺少相应的制度;②有的管理者对自身的监管不力,导致上行下效,使反习惯性违章层层弱化;③有些监管人员无所作为,不深入基层,不跟踪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或者碍于人情,在考核时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甚至“刀下留情”、“一放了之”。
(5)员工间监管不够。有的因为自身技术能力原因无法对他人实施监管,有的从思想和行为上排斥他人的监管,还有的员工常以“与己无关”的态度对待周围发生的习惯性违章,乐于当“老好人”,这些都使反习惯性违章效果大打折扣。
(1)强化规范性教育培训与分层次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在规范性教育培训方面,主要做好三项工作:①加强计划性教育培训,各级按专业分工确定一个系统教育培训周期和效果目标,明确各级在周期内应做的事项和完成的指标,各级在总体框架下各司其职,按照计划如期完成,对应掌握的内容要严格考核,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和修订新一轮的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周期循环教育培训保证员工对各项标准、规范系统全面掌握;②加强指令性教育培训,主要是上级单位根据当前形势、任务和需要,将必须强化的某些标准、规范以文件的形式印发下级单位,要求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对于指令性教育培训,有条件的可专门进行,没有条件的可结合单位安全生产活动或例会一并开展,但关键是要保证教育培训效果;③加强经常性教育培训,主要是在各级内部,根据习惯性违章的现实表现开展适时性、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其形式可以是随机性教育培训、一对一教育培训,也可以是特意安排的活动等。分层次培训,就是指在主管部门统筹下,按各分系统、专业技术分支、同类型技术员工数量、各层次教育资源占有状况和可能达到的培训能力,区分不同级别对不同专业人员培训的任务及目标,主管部门应当在对现状进行彻底调查摸底基础上,编制统一的技术培训大纲,明确规定各级的培训任务、内容、时间、效果等,基层班组,则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结合安全生产活动,有针对性地搞好岗位练兵、现场培训、技术问答等传统培训,做到有什么条件就培训什么内容。规范教育与分层培训既有交叉,又有区别,在实际运用中应相互结合,统筹安排,共同作用,提升员工素质。
(2)做好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强化违章监管。强化规范化管理,将事前和事中控制抓实抓好,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事前控制要注重日常监管与重点防范的结合。在日常监管中,注意使员工通过集体参与方案制订,养成事先谋划的习惯,通过各种检查,养成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的习惯,通过各种会议,养成运用集体智慧民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让员工参与事故预想制订、修改和演练,培养员工重点防范意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事中控制要注重责任监管与齐抓共管的结合。①所有人员的自我监管。不管是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都要严于律已,按照各种标准、制度、规范、规程、法律、法规管好自己的行为。②各级监督的职责监管。包括各级监督部门,业务部门都应明确责任,经常检查规范、标准执行情况,掌握监管效果,奖励或惩处有关人员,找出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提出下阶段监管的重点和方向。③班组内部人员的齐抓共管。班组负责人和安全员、一般工作人员和其他员工都应各负其责,形成四种监管方式,即:责任者与非责任者之间的监管,责任者与责任者之间的监管,作业者与督查者之间的监管,作业者与作业者之间的监管。
(3)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在激励实施的指导上,既要予以物质奖励,使积极主动与习惯性违章行为作斗争的员工得到实惠;又要充分重视精神激励,满足员工在安全、生存、发展等需求基础上对精神的更高需求;还要运用“多次重复成习惯”的原理指导对违章与反违章行为的反复奖惩,使员工真正形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正确、什么不正确的思维定式和行为表现;在激励活动的开展上,认真开展“三无”活动,积极在不同的层面和范围内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各种丰富的形式和载体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在违章行为的处罚上,不仅要保持过去对习惯性违章引发事故惩处的力度,还要加强对引发未遂事故的查处力度;在奖励实施的把握上,对那些职责范围内员工反习惯性违章的一般行为少给奖励或不给奖励,但有突出表现的(如直接避免了事故发生)必须给予奖励;对那些超越责任范围而主动反习惯性违章的员工要次次给奖,若避免了事故或未遂应给予重奖;在奖惩时机的选择上,在发现并确认反习惯性违章行为后,应当场宣布对违章员工的处罚和对反习惯性违章员工的奖励。之后立即上报有关部门或上级,以便在更高层次上发布,扩大奖惩激励的宣传、教育、影响、警示效果。
习惯性违章与安全生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当然,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但是每一次事故中肯定伴随着违章。企业要安全、高效安全的完成生产任务,就要与习惯性违章作斗争;不纠正违章作业,也就无法实现安全生产。因此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遵章守纪,杜绝违章作业,特别是要坚决纠正习惯性违章作业。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始终是放在所有电力工作的第一位,然而在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导致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违章现象屡屡发生,电力建设施工中的各类问题不断的呈现,使我们对违章现象开始不断的反思和深究。在各级领导和专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反违章行动在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全面开展。作为电力行业的一位员工,必须深知电力企业反违章工作的艰巨和复杂。
[1]郭朝燕.浅谈电气误操作的原因[J].建材与装饰,2015,11.
[2]程鹏.供电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心理学的实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34~35
[3]唐文静.浅谈电力企业反违章工作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4,11.
TM08
A
1004-7344(2016)25-0052-02
2016-8-17
乔李岳(1965-),男,汉族,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乡镇供电所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