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先进性别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

2016-01-28 23:10李玉华刘艳玲
学周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发展

李玉华,刘艳玲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高校先进性别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

李玉华,刘艳玲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先进性别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也是大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先进性别文化是高校的社会职能,有利于高校和谐发展。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应做到以下几点:发挥好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先进性文化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大学生头脑;创新宣传教育的活动载体,使先进性别理念融入大学文化;研究并创新先进性别文化,以先进的性别文化去引领社会。

高校;先进性别文化;传承;创新

先进性别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传播、继承、创新是大学的使命。大学在构建先进性别文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主动摒弃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性别文化成分,弘扬与继承中外文化中的先进性别文化,同时发挥自身研究专长,不断创新性别文化,使其永葆先进性,以确保自身在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上始终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一、先进性别文化与高校的关系

高校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才能真正科学发展。先进性别文化是一种引领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也是实现高校和谐发展的先进理念,它与高校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一)传承创新先进性别文化是高校的社会职能

大学一直在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职能。高校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内容比较宽泛,传统的文化要继承,优秀的外来文化也要吸收。先进性别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成分,大学要很好地传承,同时西方文化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分,大学在先进性别文化研究中应该积极吸取其精华。总之,大学在传承与创新先进性别文化上身担重任,也定会不辱使命。

(二)先进性别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性别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扬男女平等不分国界,不分意识形态,实现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有利于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是全人类的共识。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具有封闭性和包容性,一方面它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会主动传承社会文化,积极吸取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益成分,使得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这个大系统中既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又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先进性别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大学应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大学文化的优秀内容,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先进性别文化有利于高校和谐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把人民摆到了文化建设的中心位置。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则强调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以人的和谐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

再看先进性别文化,它是以男女平等这项基本国策为政治前提而提出的,同时性别公平又是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的发展,就不能称其为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其科学发展必然也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因此,弘扬先进性别文化,实现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有利于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先进性别文化的传承

大学主要围绕高深知识进行活动,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育人作为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大学传承文化最重要的途径。

(一)发挥课堂这个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任务中指出,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党中央把国民教育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具体部署和明确要求,说明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责任重大。从当前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情况来看,一些高校是把性别教育作为文化素质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凭自身兴趣去听课,没有硬性要求;一些高校是把性别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课让学生来选修;个别高校是把性别教育作为必修课引进入了思想政治课堂。从性别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它需要一个学科作为支撑,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这样来看,性别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另外,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和提升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面对其教育对象时,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其性别的存在,在尊重和培养人的个性时,往往也忽略了性别的差异和对性别个性的关注。而性别是人在社会中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决定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将性别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大学校园中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拓展和方法论的改进。

(二)创新宣传教育的活动载体

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宣传部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马列主义教研部)、团委、工会及妇女组织、学生社团等多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调动起思政教师、辅导员、管理干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并利用校内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中央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积极倡导男女平等、男女和谐发展的进步观念,努力营利性别和谐的良好舆论环境,使先进性别文化深入人心。

(三)将先进性别理念融入大学文化

传承文化其实也是建构文化的一个过程。先进性别文化只有融入大学文化,才能真正进入大学人的头脑,变被动的灌输为一种习惯的养成。先进性别文化也只有融入大学文化,才算是对这一文化最好的传承。大学文化包括内层的精神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外层的物质文化。先进性别文化的传承要由内而外,在办学理念上体现先进性别文化,在领导决策上体现性别文化,在制度设计上体现先进性别文化,并在各种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确保先进性别文化的落实。

三、先进性别文化的创新

文化创新实际上是多元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整合过程。所谓文化整合,是指对本土文化进行选择性继承,对异源文化进行吸收、融化、调和的过程,先进性别文化的创新也理不开这个过程。

(一)积极吸收社会文化的优秀成分

这里之所以说是社会文化的优秀成分,而没有用传统文化的字眼来表述,是因为传统文化中实在是很难找到先进性别文化的成分。我们要继承、创新的是当下社会文化中有关性别文化的优秀成分,而有别于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是以文化继承为前提的,只有较好地继承文化,才具备了创新文化的资本。因此,要以当下先进性别文化为创新的源泉,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大学独有的价值理念为取向,进一步明确先进性别文化的选择标准,把符合标准的先进成分较好地继承下来。

(二)善于借鉴外国先进性别文化

大学是多元文化传播、交流和整合的中心,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中,面对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博弈,先进性别文化的创新要努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实现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就是在两种文化碰撞、交流后进行整合,让异源文化中精华部分经过改造,加入本土文化这个大家庭;二是要实现本土文化的国际化,就是把异源文化作为一面镜子,通过照镜子看到自身文化存在的不足,并以异源文化中先进成分为标准,将本土文化中落后成分进行剔除或者改造、完善,使本土文化与异源文化在存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求同。

(三)研究先进性别文化理论

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都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研究,因此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也是现代大学传承文化、交流文化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现代大学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创新中心。高校要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进行现代妇女理论、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理论研究过程中,大学既要加强与政府、妇联、兄弟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还要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共享科研成果,共同繁荣和发展先进性别文化及其理论。创新的文化最终还要传播出去,为外界所知才算完成了文化创新的整个过程。大学可以通过学术研讨会、媒体、学术期刊和其他出版物等,将创新了的文化从“象牙塔”内传播出去,以先进的性别文化去引领社会。

[1] 胡晓红.性别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2] 刘智运.现代大学:积极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12).

[责任编辑 房晓伟]

G64

A

1673-9132(2016)32-0224-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44

李玉华(1972- ),男,硕士,辽宁大学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从事大学文化、战略规划、高等教育研究等。

刘艳玲(1980- ),女,硕士,讲师,辽宁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辅导员,研究方向:从事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发展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