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阔(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股骨远端单髁骨折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刘 阔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股骨远端单髁骨折;治疗效果
按AO系统分类方法,股骨远端骨折可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类,其中B型单髁骨折又分为B1型股骨外侧髁单髁骨折、B2型股骨内侧髁单髁骨折和B3型股骨远端单髁骨折。为使该类患者得到及早康复,笔者以近期吉林省医院诊治的25例股骨远端单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当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以近期吉林省医院诊治的25例股骨远端单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以40岁以下者多见,以高能量和暴力损伤为主,60岁以上者4例,由低能量损伤引起;Letenneur骨折分类,I型15例,Ⅱ型4例,Ⅲ型6例。从合并症看,4例合并同侧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和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从手术类型看,2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例行石膏外固定。
1.2 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手术时应按常规做前内侧和后内侧两个切口。先作后内侧切口,行内侧髁后部骨折复位,用数枚克氏针临时固定该部位。再作前内侧切口,用螺丝钉固定。根据骨折块的大小,经前内侧切口拧入2枚4.5或6.5 mm松质骨拉力螺钉(或用不等距螺钉和圆锥形螺钉),自前方骨折块处拧入分离的后方骨块。尽量置螺钉于髌股关节内侧,拧入时应垂直于骨折部位方向。为减少经关节面置入螺钉损伤关节软骨[1],拧入螺钉时应由前向后,如螺钉必须由后向前固定,则尽量由内后向前外斜形固定,避免经关节面置入螺钉[2]。将所有经过关节面的螺钉做埋头处理,检查确认螺钉未穿透后侧关节面,将临时克氏针拔除。为达到充分显露的目的,需向外侧翻转腓肠肌内侧头的一部分。如存在骨质疏松,则置一垫圈在螺钉头下,以防其头部下沉进入骨皮质。通过植骨恢复压缩性骨折关节面平整。对合并胫骨髁、半月板和膝关节韧带损伤者,均行Ⅰ期手术治疗。
1.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留置负压引流48~72 h,Ⅰ类切口术前1 h开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1次,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加用1次,术后3 d左右,体温正常即停用。用可拆卸式长腿夹板为患肢行外固定;指导患者在术后24 h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肿胀消退后即可开始进行轻微的主动锻炼。术后第2~3天开始拄拐行走,仅允许患肢足部点地部分负重。膝关节活动范围要逐渐增加,并视情况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功能锻炼。如骨折愈合满意,术后8周允许部分负重;术后12~14周逐渐完全负重。至骨折临床愈合前,伤肢不可完全负重。老年患者术后2周给予股骨管型支具(佩戴8~10周),膝关节内侧间室不负重。
1.4 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膝关节功能分四个等级,评定标准为:①优秀指膝关节完全伸直,屈曲约120°,无成角或疼痛,短缩在1 cm以下;②良好指膝关节完全伸直,屈曲约90°,无痛或偶有疼痛,短缩在1~2 cm;③尚可指伸直差约10°,活动范围在60°以上,常有轻微痛,内外成角在10°以下,短缩在2~3 cm;④差指伸直差约10°,活动范围在60°以下,疼痛持久明显,内外成角在10°以上,短缩在3 cm以上。
21例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在100°以上,4例老年非手术治疗患者在90°左右。由于术后未能积极配合康复锻炼,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和2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长时间步行后,膝关节有疼痛感。
25例患者中,按照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优秀15例,良好6例,尚可4例。
股骨远端单髁骨折多见年轻和老年人,分别常见于高能量和重大暴力损伤与低能量损伤。致伤时膝关节部分屈曲,胫骨平台撞击股骨后髁而造成损伤。后髁骨折线在冠状位上呈垂直状,如治疗不及时有效,骨折端未解剖复位,关节内外粘连,可造成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应及早明确诊断,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治疗,得到及早康复。
3.1 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后髁骨折线在冠状位呈垂直状,正位X线片不能明确显示骨折线,侧位X线片可能漏诊移位不明显的骨折。CT可明确软骨、骨与软骨损伤和骨质压缩情况。怀疑合并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时,尽量行MRI检查,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手术和术后康复方案。
3.2 确定治疗方案:无移位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石膏固定后托制动膝关节于伸直位,肿胀消退后改为树脂管型外固定。患者膝关节应轻度外翻位固定,股骨外髁骨折需轻度内翻位固定,此时应密切观察骨折是否再移位。
保守治疗无移位骨折可出现骨折再移位。用石膏固定时,膝部肿胀较明显,膝关节未完全伸直;或膝部肿胀消退后未及时更换石膏有关。膝关节屈曲时,后髁骨折碎块和胫骨平台后方相抵触;此时膝后方关节囊较松弛,对B3型骨折块固定作用不大。对完全伸膝位外固定者,制动时间应在4周以下,否则会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3.3 术中保护软组织:Ⅰ型和Ⅲ型后髁骨折块仍附着部分软组织,部分血液供应尚存。Ⅱ型骨折后髁碎骨块可能无附着软组织,骨折线越靠近股骨髁后方附着可能性越小,Ⅱc型骨折时附着可能性最低,易发生术后愈合延迟、骨不连和骨坏死。
所以,医师手术操作要精细,并仔细保护软组织保护。严禁广泛软组织剥离,不能为了复位而复位,随意切断与骨折块相连的软组织。
3.4 骨折并发症及其防治:高能量损伤尤其是严重骨血供破坏,开放性骨折,广泛软组织剥离,长时间暴露创口,术者经验不足为术后感染的易患因素。所以手术时机选择要适宜,手术操作要细致,术中注意保护软组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内固定可靠,术后引流彻底,可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要求操作轻柔精细,不得在腘窝或小腿下方单独置垫抬高下肢,多做深呼吸和咳嗽,行足踝伸屈活动,穿着下肢逐级加压弹力袜,避免延迟手术老年患者用硬膜外麻醉,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
术中复位不佳、软组织损伤重和术后过早负重可致骨不连、畸形愈合和内固定失效。术前拍健侧X线片以确定正确解剖对线和内植物位置。术后尽早功能锻炼,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辅助训练,之后加强主动锻炼辅被动锻炼。内固定不够稳固者,应延迟活动。术后外固定时间在4周以下。
选择适宜手术时机,细致手术操作,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效果较为满意。
参考文献
[1] 李美宏.股骨内髁后部骨折2例[J].实用骨科杂志,2001,7(1):76.
[2] 戈兵,王培刚,赵楷生,等.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后髁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0,3(1):64.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