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发酵技术在肉牛配合饲料原料预处理上的应用

2016-01-28 14:38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酵饲料饲料原料菌剂

李 权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农牧局,甘肃 会宁 730799)



微生态发酵技术在肉牛配合饲料原料预处理上的应用

李 权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农牧局,甘肃 会宁 730799)

为提高肉牛养殖效益,本文从肉牛配合日粮的加工调制入手,探索采用微生态发酵技术,对于拓宽牛配合日粮的加工调制途径,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改善了牛舍小气候环境,促进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微生态发酵技术;肉牛;配合日粮调制;应用

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或家畜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1]。其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在生产应用上主要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2]。在农业上,种植业上主要体现在土壤的处理、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微生物活性肥料和微生物农药的制备上,在畜禽养殖业上,主要体现在畜禽生长环境的调控、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肠道菌群的调节和日粮的预处理上。在畜禽养殖业上实际应用较为成熟的有畜禽生长环境调控(如猪的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如畜禽粪污的沼气生产技术和无公害有机肥生产技术)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上(如益生菌在仔猪腹泻防治上的应用),而对于日粮的预处理上,仅限于反刍动物粗饲料处理(如玉米秸秆的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而对于配合日粮的微生态发酵处理尚未见有关的研究和报道[3]。在养牛生产中,配合日粮占据着肉牛养殖成本的一半,配合日粮的原料抗营养物质的处理程度和配方的合理性影响着肉牛养殖效益的提升,为此做好肉牛配合日粮的调配,应用微生态发酵技术进行配合日粮的原料预处理至关重要,文本就采用微生态发酵技术进行肉牛配合饲料原料的预处理进行探讨,提出了肉牛微生态发酵饲料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和使用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

1 微生态发酵技术进行肉牛配合饲料原料预处理的意义

1.1 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料中都含有一定成分的抗营养因子,如豆类中含有抗胰蛋白酶、高粱中含有单宁碱,部分糟粕类饲料中含有一定的霉菌毒素[4]。不经过处理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会产生腹泻等现象。而传统的抗营养因子处理方式是通过加热焙炒或是添加酸类、碱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不当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而采用微生态发酵进行饲料原料的处理,在降低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拮抗成分的同时,产生大量有机酸类和植物菌体蛋白,在牛的消化过程中起到了瘤胃前置消化的作用,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5]。

1.2 改善牛的瘤胃内环境

牛的瘤胃内本身就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饲料原料微生态发酵后的菌类和饲料混合在一起,通过采食摄入到牛的瘤胃内,和牛瘤胃内的细菌和纤毛虫共同完成饲料的消化,在促进饲料消化吸收上起到协同的效果[6]。同时微生态发酵后的饲料呈弱酸性,和牛瘤胃的PH值大致一致,饲料进入瘤胃内后消化快,通过后端肠管后吸收好。

1.3 降低圈舍内的氨气浓度

在牛饲料中,为了维持较高的生产性能通常要添加一定量的蛋白质饲料,但是牛在蛋白质饲料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一部分不能吸收的蛋白质通过粪氮和尿氮的形式排出体外,造成圈舍内氨气浓度升高,影响着圈舍内的空气质量。在微生态发酵条件下,蛋白质饲料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了单肽、多肽,进入体内后能很快的被牛体吸收,排出体外的粪氮和尿氮少,有效的降低了圈舍内的氨气含量。

1.4 为进行无抗畜产品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人民群众对畜产品要求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国家对畜产品的抗生素残留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利用微生态发酵饲料进行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肉牛养殖过程中的抗生素使用,微生态发酵后的有益菌类和有机酸内可有效的维持牛体内的酸碱平衡和肠道菌群平衡,减少预防保健类抗生素的使用,为进行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的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微生态发酵技术进行肉牛配合饲料的工艺

进行微生态发酵技术进行肉牛配合饲料的生产,主要是进行原料的预处理配合维生素、矿物质饲料进行浓缩饲料的生产,在实际应用上作为一种浓缩饲料配合部分能量饲料构成全价饲料饲喂[7]。

2.1 原料的选择

原料的选择主要包括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微生态发酵菌剂的选择。

2.1.1 饲料原料的选择 在微生态发酵饲料的原料选择上应注重饲料的多样性,种类不限。在选择常规的豆粕、棉粕、喷浆玉米皮的同时配合使用酒糟、醋糟、苹果渣、甜叶菊渣等糟粕类饲料,这是因为糟粕类饲料在进行酒、醋生产的时已经接种以一部分的菌种,为下一步的进行微生物菌类接种发酵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苹果渣、甜叶菊渣内含有一定的果糖、果酸和甜菊糖,为益生菌的复活复壮提供良好的能量支撑,共同保障了微生态菌类的发酵效果。

2.1.2 微生态发酵菌类的选择 在市场上销售的微生态菌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液态型、另一种是固态型。液态型使用方便,在进行发酵饲料生产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牛的预防保健品进行内服,缺点是用量大、保存温度控制不当或是运输途中的震荡,常常会造成菌剂失活,引起发酵饲料生产失败。固态菌剂是将菌剂压缩后进行真空包装,最大的优点是便于运输保存,只需掌握好适宜的温度即可;在生产过程中。用温红糖水接种复活后即可使用。根据实际情况相互对比之下,笔者推荐使用固体菌剂。同时应注意菌剂内含的有效活菌量,通常情况下枯草芽孢杆菌应保持在1000亿个。

2.2 微生态发酵菌剂的复活复壮

为保证良好的发酵效果,在进行发酵前必须进行微生态发酵菌剂的复活复壮,将菌剂用20%的红糖温水按照1:2的比例混合混匀,红糖水温度控制在30-45℃之内,同时加入谷氨酸钠2 g,在常温下静置120 min后备用。菌剂的用量可按照饲料原料的量进行适当扩大,不必拘泥于既定的比例,这是因为较大量的菌剂能有效充分的发酵饲料原料,避免菌量少引起发酵效果差的现象发生。

2.3 原料的混合

将豆粕、棉粕、喷浆玉米皮和酒糟或醋糟+苹果渣或甜叶菊渣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要注意混合必须均匀,糟粕类饲料和精饲料必须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2.4 菌剂的添加

将制备好的发酵菌剂按照每1000 kg混合原料搭配复壮发酵菌剂300 kg的比例,边搅拌边均匀的喷洒在混合好的原料上,要注意掌握好原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40左右,具体标准方法是用水抓住料使劲挤挤不出水,用手提高到60 cm丢开后均匀的散开为宜。

2.5 密闭发酵

将混合好菌剂的原料装在密闭的塑料袋内,压实挤出袋内的空气,置于常温温17-25℃的室内进行发酵。同时在发酵塑料袋背面打孔安装温度计于发酵料中层,待发酵温度达到25-30℃后维持48 h即可开袋与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进行混合。通常需要15 d即可完成微生态发酵饲料的发酵,发酵完成打开袋口,饲料出现酒香味,呈原有的饲料色泽时为宜。

2.6 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添加

由于堆积发酵后的原料会有部分的结块现象,为此应将发酵的原料进行初步破碎后过筛装袋,并加入5%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

2.7 配合使用

将装袋后的发酵饲料按照40:60的比例混合玉米后即可饲喂,在饲喂时应注意一次饲喂量不宜过多,控制在每日0.5 kg为宜,应逐步过渡添加,注意牛的适口性,不能一次饲喂太多,防止造成消化不良。在度过一周左右的饲喂适应期后正常添加至1.5 kg/日。

3 微生态发酵饲料制作的关键技术点

本文就小规模状态下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探讨,在保证良好的发酵效果的同时,还应掌握如下关键技术点。

3.1 重视原料的选择

在原料的选择上要注意不能选择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重视原料的质量,防止霉菌的侵入,导致发酵失败。

3.2 严格发酵菌剂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发酵菌剂品种繁多,在进行发酵饲料生产时应严格菌种的选择,选择品牌大、取得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和饲料添加剂批准文号、使用效果明显、菌种含量高的生产企业的产品,为取得良好的发酵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突出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

温度是发酵饲料发酵效果好坏的前提,为此在微生态发酵饲料制作过程中要重视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采取人工升温的方式,在夏季发酵场所温度过高,应采取降温措施[8]。密切关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防止发酵过程中原料温度过高、造成发酵过度,使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或发酵温度过低,造成发酵时间延长,达不到预期的发酵效果[9]。

4 讨论

微生态发酵饲料是对于饲料原料预处理的一个探索,是应用微生物技术提高牛饲料转化率、改善圈舍小气候环境的一个创新。但是,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推广微生态发酵饲料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4.1 制定微生态发酵饲料的质量标准

就目前的饲料质量标准而言,微生态发酵饲料因为涉及到微生态的活菌数量、发酵后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在产品质量标准层面上尚未制定微生态发酵饲料质量标准,导致微生态发酵饲料处于一种地下小作坊式生产,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和发酵成效好坏的评价指标,阻碍着微生态发酵饲料的健康有序发展。

4.2 改革微生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

本文所述的微生态饲料的生产工艺是在一种小规模、小范围生产条件下的简单的操作流程,而在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条件的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生产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4.3 加强实验研究为推广微生态发酵饲料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对不同温度条件、不同设备状态下微生态发酵饲料发酵效果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饲喂效果、在牛体内消化吸收状况、圈舍环境的改善情况的实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微生态发酵饲料,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保障。

[1] 景元享,孙静.制药发酵工艺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5):57-57.

[2] 权永妮.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生物知识延伸[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5(6):98-98.

[3] 陈绍国,邓绍刚.山地农区短期育肥牛方法的探索[J].贵州畜牧兽医,1997,21(4):14-15.

[4] 谭清华.饲料中危害因素的分析[J].饲料研究,2005,28(6):10-12.

[5] 吕永智,刘宏,程文超.发酵饲料的生产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2):8-9.

[6] 韦学玉,阎宏.反刍动物瘤胃功能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J].养殖与饲料,2006,5(7):34-37.

[7] 陈开阳.完善饲料工业配套提高配合饱料水平[J].新疆畜牧业,1993,16(5):30-32.

[8] 贾朋辉.发酵饲料用乳酸菌培养条件及保藏工艺的研究[D]. 江苏:江南大学硕士学问论文,2009.

[9] 李丹,谷巍.沼气干发酵技术在畜禽粪便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0,31(4):67-69.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in Beef Cattle Feed Raw Material Pretreatment

LI Quan

((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BureauofHuiningCounty,Baiyincity,Huining,Gansu, 73079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eef cattle breeding, based on the processing and modulation of beef cattle diet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could broaden the modulation processing way of cattle diets, improve the feed palatability and nutritive value, improve the microclimate of the cowshed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bout promoting the cattle industry healthy development.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beef cattle;cooperate with the diet modulation;application

2016-02-10

2016-03-15

李权(1980-),男,甘肃会宁人,助理畜牧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饲草料加工调制工作。

S816.6

C

1001-9111(2016)03-0056-03

猜你喜欢
发酵饲料饲料原料菌剂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三种因素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施用功能微生物菌剂对重度盐碱地向日葵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生物发酵饲料,禁抗大旗下的“爆点”已经来临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新型液体菌剂研制成功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